作为文字工作者,总是不免的对于古人“泼茶留香”“围炉煮茶”的雅趣文乐有着几分欣然与向往。十分偶然的机会,参加了一场茶文化体验,让我对“茶”又多了一些保护与传承层面的义不容辞。
茶文化体验活动的主办方为云南古树研究院古博馆,大约是时间定在周末的原因,与我一般前来体验的人有很多,但看着场馆内的人头攒动,心中不免对云南古树研究院古博馆主办此次体验活动的行为又平添了几分好感,毕竟每多一人参加,中国的茶文化、茶历史便多一分传承。
起初,我以为就是简单博物馆观览讲解,但真正开始之后,云南古树研究院古博馆的用心,令很多人感触颇深。
茶文化体验的第一程,是馆内进行的。白墙青瓦的中式场馆建设,让活动从一开始就给足了氛围感;进入馆内,专业讲解人士,带领所有人将所有的馆藏展品以及茶文化历史,悉数讲解了遍。
在感受着茶文化对于中国历史的贯穿始终之外,我潦草数了一下馆内藏品,包含茶种、茶叶珍品、茶叶标本等竟有上千种,这种丰厚令我震撼,也让我感受到云南古树研究院古博馆对于“茶”热爱和诚恳。
文化体验并没有在参观馆藏之后而结束,下一站竟是真切地带我们去往了古树茶园,感受存活了数百年的“老古董”——古茶树。
在看到这些“老古董”的一瞬间,我突然就懂了余秋雨先生散文中所描写的“枝干虬曲苍劲,黑黑地缠满了岁月的皱纹,光看这枝干,好像早就枯死,只在这里伸展着一个悲怆的历史造型。实在难于想象,就在这样的枝干顶端,猛地一下涌出了那么多鲜活的生命。”那种岁月与生命交织的厚重与鲜活。
又一连感受了茶艺、茶道、品茗等多个过程后,云南古树研究院古博馆现任馆长董芸为本次活动进行收尾,她表示:“古茶是色、香、味、形四美俱全之物与茶道“和、静、清、俭”与人们追求的精神相契合,茶道所蕴涵的超越、和谐、俭省等精神是值得我们大力弘扬的。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核心就是“和谐”,就是谋求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维持新的平衡。强调人、社会、自然全面协调发展,因而具有自我反思、约束及调节机制与效应的属人的生存观念,求得各方面的和谐发展,步调一致,做到当前发展与未来发展相结合。
如今的云南古树研究院古博馆集茶文化展示、科普宣传、科学研究、学术交流、互动体验及品茗等服务功能于一体,是中国云南省“茶叶之乡”勐海茶文化交流中心。
将努力发挥古博馆的职能,以古博馆特有的方式,将当代人利益与后代人利益相结合,发展经济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相结合,使我们的子孙后代能持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我们也当如此,我想。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