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 智能硬件

浓缩精华 存储时代60年的变迁浅析

2016-10-05 16:52:39   中关村在线

第1页:2.52GB硬盘大如冰箱

你有没有想过自己的数据那么多,是怎么保存的?你有没有想过几十年前电脑容量不是按照GB或者TB计算的,而是按照MB衡量的。如今我们的网盘容量经常达到数TB,这在几十年前是无法想象的。

2.52GB硬盘大如冰箱

如今我们已经习惯在电脑、U盘或者网盘中存储大量的数据,而在几十年来,存储几GB的数据还需要冰箱那么大的体积才能实现。

打孔卡(图片来源于网络)

打孔卡(图片来源于网络)

早起,人们记录数据的方式还是打孔卡或者叫做穿孔卡。它的工作原理也十分简单,就是有空的地方为1,没有空的地方是0,然后用光电或者机械触点来检测时候有孔。打孔卡的历史可以准速到1725年,并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盛行,这也是IBM早期比较成功的产品之一。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电子及其可以每分钟读取 150多张打孔卡,而这已达到了纸卡计算的上限。

在距今六十年前,1956年9月,IBM305RAMAC计算机和IBM Model 350硬盘,也是世界上第一款硬盘正式问世,是现代硬盘的雏形。这款最传统的硬盘由50块24英寸磁盘构成,总容量为5百万个字符,也就是不到5MB(大约相当于一首普通流行歌曲的大小)。它却拥有相当于两个冰箱的体积。

当时,《圣何塞水星报》刊登了一篇题为《拥有超级记忆的计算机!》的文章。文中写到:“磁盘上的信息可以随意添加、修改或擦除。一度作为最耗时的办公机器流程——卡片分类——彻底消失,或者大大减少。”

随着RAMAC的问世,硬盘技术开始逐渐向世界推广,几乎改变了当时的日常生活。到了20世纪50年代后期,许多客户都开始使用RAMAC存储510MB的数据。虽然在现在看来,这么大的存储空间似乎微不足道,但是已经开始改变当时的业务发展模式。

IBM Model 350大如冰箱的硬盘(图片来源于网络)

IBM Model 350大如冰箱的硬盘(图片来源于网络)

到了1980年,磁盘技术已经有所提升,第一款容量超过1GB的硬盘(2.52GB),不但体积大如冰箱,重约250KG,价格更达到8-14万美元。

试想如果我们还在应用打入冰箱的硬盘,那之后依托存储的PC、手机、游戏机、2U服务器应该都不会出现了吧……

第2页:机械硬盘的衰落

磁带是80年代的记忆

在1963年飞利浦发明了一种存储成本相对较低的磁带式存储,这也成为80年代人的珍贵记忆。这种磁带存储,在经过几十年的进化后,现在已经成为冷存储的绝佳解决方案。

索尼CDP-101(图片来源于网络)

索尼CDP-101(图片来源于网络)

激光光盘的出现再次颠覆了存储世界,虽然现在我们已经很少购买娱乐光盘,但是在1982年8月的最后一天,CD光盘改变了娱乐音频的世界格局。应用光盘的CD机也在一个月后发布,价格为168000日元(索尼CDP-101)。

在to C消费级存储设备中,继CD光盘之后,DVD光盘、蓝光光盘、全息光盘纷纷上市。而在to B企业级领域机械硬盘和SSD固态硬盘则是数据存储的主力军。

机械硬盘的衰落

从目前的市场份额来看,机械硬盘仍然占据主要地位,但是随着SSD闪存的价格不断降低,同时闪存由于在数据的存储方式上不再需要可旋转的磁盘和可移动的读写磁头,所以相比HDD抗震性更强,噪音更低,延迟更少,读取速度更快。

希捷企业级硬盘

希捷企业级硬盘

从物理组成上讲,SSD是闪存+主控+缓存+PCB+接口。因为SSD没有机械部件,数据读写都是电子讯号,所以不存在马达转速这样的瓶颈因素,性能上自然更容易提升,延迟也低于HDD。如今每秒15000转的传统机械硬盘已经逐渐停产,闪存虽然没有大批量进驻数据中心,但是其增长速度十分可观,同时服务器SSD的部署也达到29.5%

如今距离1956年第一块硬盘的出现已经60年,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数据的存储方式都发生了改变,世界产生的数据越来越多,硬盘的容量越来越大,读取速度越来越快。传统硬盘的磁盘读取方式仍占据重要位置,但未来,闪存SSD一定会成为下一代主流存储。

相关阅读

美图推荐

生鲜电商 送上你的餐桌美味 产品供应链日趋完善
重压之下谋突围 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实现突破
回家路:大数据护航“摩托大军”
电子支付的发展比较有代表性 中国风景独好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