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太极集团(600129.SH)亮出了国药集团入主以后的首份年度成绩单。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1.49亿元,同比增长8.4%。扣除资产减值准备、员工设定受益计划等非经常损益因素后,公司主营业务经营状况改善明显。
今年年初,太极集团发布了《太极集团“十四五”战略规划》,公司将坚定不移聚焦医药健康主业,以现代中药智造为核心主线、麻精特色化药和区域商业领军企业为两条并行辅线为战略发展方向,布局中药全产业链,力争成为国药集团在中国西部地区的战略增长极。通过内生发展加外延扩张,力争“十四五”末营业收入达到 500 亿元,净利润率不低于医药行业平均水平,并努力成为世界一流的中药企业。
加码研发产品管线不断丰富
毫无疑问,研发创新是医药企业的核心驱动力。2021年,公司了启动4类化学药盐酸羟考酮缓释片临床试验;完成了6个品规的一致性评价研究及申报;“芪灯明目胶囊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等多个在研创新中药项目进展顺利。
在太极集团“十四五”战略规划中,公司将科技创新列为企业发展战略之首,明确了发力创新药研发和主力品种二次开发。公司表示,将加大研发投入,“十四五”末全公司研发投入强度力争达到5%(工业销售占比);重点聚焦“6+1”重点领域(消化系统及代谢用药、呼吸系统用药、心血管用药、抗感染药物、神经系统用药、抗肿瘤及免疫调节药物+大健康养生产品)12大产品赛道;同时加快太极科创中心建设,完善科研基础设施。随着公司不断完善科技创新机制,实现生产驱动向战略驱动转型,公司产品管线将不断得到丰富和优化。
源头把控创新驱动,掌握中药资源主动权
中药材种植业是中药产业的第一车间。作为中药产业的“国家队”,早在十年前,太极集团即在全国道地中药材产区启动建设中药材种植基地,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西南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等院所建立技术合作,从“零”开始,推进“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发展模式,严格执行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通过产地种植、产地直收、分级加工等方式从中药资源源头掌握主动权,确保“基源明确、产地稳定、质量可控、保证供应、疗效确切”。
以河北南和基地为核心,积极推进打造N个全国有影响力的大品种规模化道地种植战略,所掌控的半夏、金荞麦等多个品种种植面积和产量已位居全国首位。以半夏为例,2021年公司签订半夏种植面积5800亩,带动周边种植达5万亩,总产量突破5000吨,突破半夏连作障碍,实现全程“机械化、标准化、规模化”种植,不但大幅降低了半夏采购成本,还彻底扭转了半夏市场多年来劣币追逐良币的局面。
2021中药材涨价消息不绝于耳,而太极医药工业中原材料占成本比例为75.11%,与上年基本持平。对于原材料的战略把控,也为太极中药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截止现在,太极集团的中药材种植基地版图已覆盖华北、西北、华东、西南、华南和华中地区,中药材种植规模达到13万亩,已建成4个初加工中心、1个趁鲜分级加工中心、10个规模化种植基地中药材种植大品种11个。半夏、金荞麦、前胡等单品种植规模行业领先。承担省级科技攻关项目8个。“白花前胡野生变家种栽培技术研究”获重庆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太极紫苏0901”获品种鉴定证书,前胡优良株系F2代和组培快繁前胡F1代质量稳定。重庆太极中药材种植开发有限公司多次被评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2020年认定为重庆市高新技术企业、重庆产学研合作试点企业。
十四五期间,太极集团中药资源版块将坚持以“双基地建设”为本,增强源头把控能力。在全国七大道地药材产区全面布局,建设药材种植基地“5230”(50个品种,20万亩基地,30个加工中心)工程,控制中药材资源高地。启动大品种集群建设,抢抓分级(趁鲜)加工机遇,力争做大中药材50万吨规模,培育不低于10个千吨级大品种分级加工与储备经营;突破中药饮片销售,提升产能,打造百亿规模饮片品牌。建立全流程中药溯源质量体系,完善建立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质量可控的标准化、数字化、可视化“太极中药全程质量追溯平台”,实现中药材资源全流程可追溯,提升中药材、中药饮片销售竞争力。
2022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也是公司“融合、重塑”转入“提高”的关键之年。随着太极集团与国药集团在品牌OTC、特色处方药、麻精产品线、流通及药店等多个业务层面产生的协同效应,公司优质资产价值的潜力正在加速释放。在2021年年报中,太极集团表示将力争2022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业绩再上新台阶。从更长期的视角来看,这只是公司实现“十四五战略规划”目标迈出的第一步,道阻且长,行则必至。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