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商业快讯 > 正文

川农学子三下乡:谋“双碳”新发展,我们在行动

2022-09-04 12:57:51       来源:财讯界

为扎实推进低碳社区建设,助力落实中国“双碳”目标下的“1+N”政策,2022年7月15日起,四川农业大学“环愿·环境清道夫——‘碳’路人联盟”社会实践团队30名成员在四川、重庆、安徽、辽宁、河北、湖南等省市中二十一个社区开展了为期30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依托专业特色,精心组织“碳足迹、碳减排、碳汇”主题基层调研活动,为家乡社区“把脉问诊”,以青春之眼寻访绿色低碳发展“良药”。

团队结合专业、学科特点和低碳发展新需求,开展了“实地问卷调研、理论宣讲、社区土质评价”等各类活动,旨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民生建设及居民个人生活角度提供碳减排的建议,为绿色城市、绿色低碳社区的构建积极献策。

低碳惠民调研,实地走访民生

7月15日起,实践成员在积极配合实践地疫情防控要求的基础上,前往各自的家乡社区,深入基层调研双碳背景下的民生问题。问卷内容紧扣“居民生活消费碳排放情况”的主题,收集居民“衣、食、住、行”方面碳排放的数据以洞研居民生活消费所产生的碳排特点及不同社区影响碳排的主导因子的异同。问卷调研线上线下同步进行。线上问卷的同步填写,扩大了调研涉及人群,使调研数据更具有代表性。线下发放纸质问卷克服了部分老人对智能手机使用不够熟练、调研对象填写问卷不够认真等问题,保证了调研结果的真实性。调研过程中,部分居民听闻此次活动与环境保护相关后,参与热情大大提高了,对活动的主题表示支持及肯定。一位爷爷在了解到国家正在积极推行双碳政策后,语重心长地说道:“现在人民生活水平都高了,但是我们的环境却不比当初了,你们这一代人可要好好地跟着国家的政策走,保护好我们的环境啊。”

图为实践队员在进行问卷调研。通讯员 徐灿灿 供图

在实地走访过程中,团队成员重点观察并记录了社区内低碳示范性举措与高碳排乱象。西部地区因地域广阔,风力发电、水力发电技术成熟,成为低碳发展的风向标。太阳能灯、太阳能热水器在社区内也较为常见,成都、天津等地的社区绿化情况向好,社区周围的绿道从增加碳汇的角度促进了低碳事业的发展。在走访中还了解到部分社区有举行定期的停电活动,并出台一系列天然气使用的优惠政策,以此减少居民对液化气和煤的使用。另外,团队成员调查发现,农村地区正成为低碳减排的主力军,部分农村社区不仅减少了路灯的使用时间,提倡沼气发电,而且制定了相关红利政策,倡导农户减少对农药化肥的使用,有效推动了农村地区碳循环。但值得注意的是,农村社区垃圾焚烧的情况仍较为严峻,社区多处于开展垃圾分类的初期或处于摸索阶段。

聚焦理念普及,传递双碳之声

理论宣讲是新时代社会实践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紧密联系群众的工作纽带。在向社区居民发放调研问卷的过程中了解到,农村地区的多数老年人和中年人对双碳政策从未听闻,而城镇地区的老年人多数也只在电视上听过,但其认知与实际的政策并不太相符。针对这种情况,实践队员联合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低碳环保主题的宣讲,以宣传简单易懂的低碳环保小方法向居民普及“双碳”理念,并结合社区的实际情况,分析了新时代下社区的低碳发展方向,引起了社区群众的强烈共鸣。

社区土壤“义诊”,共护绿碳之行

15天的问卷调研及实地走访结束后,团队共收集到有效问卷900余份。在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农村社区的人均碳排放量相对城镇社区较低,因此如何实现城镇社区的减碳发展是当前研究的重点问题。经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到,土壤作为重要的碳汇工具,对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具有重要意义,而不同种植结构的土壤碳汇潜力大有不同。例如:在相同土地种植年限下,水稻土比园林土的有机碳库储量更高,汇集二氧化碳的能力更强。基于这一研究背景下,团队结合社区居民人均碳排量情况选取了若干个高碳排社区进行周边土壤碳汇潜力分析,为土壤健康“把脉问诊”,通过对其进行理化性质检测后评估碳汇潜力,从而针对性的开出“良药”——优化社区土地种植结构, 最终从促进社区内自然碳循环的角度实现“碳减排”的目标。

图为实践队员在采集社区林地土样。徐灿灿 供图

四川农业大学环愿·环境清道夫——“碳”路人联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实践内容日益丰富,实践地域持续拓展,实践队员秉承环境人的初心和使命,扎根基层探寻当代社会低碳发展的新路径,切实将个人专业知识及学科优势融入到社会实践中,在推行“碳达峰、碳中和”的时代背景下贡献青年智慧!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关键词: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
商业快讯

川农学子三下乡:谋“双碳”新发展,我们在行动

2022-09-04 12:57:51   财讯界

为扎实推进低碳社区建设,助力落实中国“双碳”目标下的“1+N”政策,2022年7月15日起,四川农业大学“环愿·环境清道夫——‘碳’路人联盟”社会实践团队30名成员在四川、重庆、安徽、辽宁、河北、湖南等省市中二十一个社区开展了为期30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依托专业特色,精心组织“碳足迹、碳减排、碳汇”主题基层调研活动,为家乡社区“把脉问诊”,以青春之眼寻访绿色低碳发展“良药”。

团队结合专业、学科特点和低碳发展新需求,开展了“实地问卷调研、理论宣讲、社区土质评价”等各类活动,旨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民生建设及居民个人生活角度提供碳减排的建议,为绿色城市、绿色低碳社区的构建积极献策。

低碳惠民调研,实地走访民生

7月15日起,实践成员在积极配合实践地疫情防控要求的基础上,前往各自的家乡社区,深入基层调研双碳背景下的民生问题。问卷内容紧扣“居民生活消费碳排放情况”的主题,收集居民“衣、食、住、行”方面碳排放的数据以洞研居民生活消费所产生的碳排特点及不同社区影响碳排的主导因子的异同。问卷调研线上线下同步进行。线上问卷的同步填写,扩大了调研涉及人群,使调研数据更具有代表性。线下发放纸质问卷克服了部分老人对智能手机使用不够熟练、调研对象填写问卷不够认真等问题,保证了调研结果的真实性。调研过程中,部分居民听闻此次活动与环境保护相关后,参与热情大大提高了,对活动的主题表示支持及肯定。一位爷爷在了解到国家正在积极推行双碳政策后,语重心长地说道:“现在人民生活水平都高了,但是我们的环境却不比当初了,你们这一代人可要好好地跟着国家的政策走,保护好我们的环境啊。”

图为实践队员在进行问卷调研。通讯员 徐灿灿 供图

在实地走访过程中,团队成员重点观察并记录了社区内低碳示范性举措与高碳排乱象。西部地区因地域广阔,风力发电、水力发电技术成熟,成为低碳发展的风向标。太阳能灯、太阳能热水器在社区内也较为常见,成都、天津等地的社区绿化情况向好,社区周围的绿道从增加碳汇的角度促进了低碳事业的发展。在走访中还了解到部分社区有举行定期的停电活动,并出台一系列天然气使用的优惠政策,以此减少居民对液化气和煤的使用。另外,团队成员调查发现,农村地区正成为低碳减排的主力军,部分农村社区不仅减少了路灯的使用时间,提倡沼气发电,而且制定了相关红利政策,倡导农户减少对农药化肥的使用,有效推动了农村地区碳循环。但值得注意的是,农村社区垃圾焚烧的情况仍较为严峻,社区多处于开展垃圾分类的初期或处于摸索阶段。

聚焦理念普及,传递双碳之声

理论宣讲是新时代社会实践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紧密联系群众的工作纽带。在向社区居民发放调研问卷的过程中了解到,农村地区的多数老年人和中年人对双碳政策从未听闻,而城镇地区的老年人多数也只在电视上听过,但其认知与实际的政策并不太相符。针对这种情况,实践队员联合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低碳环保主题的宣讲,以宣传简单易懂的低碳环保小方法向居民普及“双碳”理念,并结合社区的实际情况,分析了新时代下社区的低碳发展方向,引起了社区群众的强烈共鸣。

社区土壤“义诊”,共护绿碳之行

15天的问卷调研及实地走访结束后,团队共收集到有效问卷900余份。在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农村社区的人均碳排放量相对城镇社区较低,因此如何实现城镇社区的减碳发展是当前研究的重点问题。经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到,土壤作为重要的碳汇工具,对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具有重要意义,而不同种植结构的土壤碳汇潜力大有不同。例如:在相同土地种植年限下,水稻土比园林土的有机碳库储量更高,汇集二氧化碳的能力更强。基于这一研究背景下,团队结合社区居民人均碳排量情况选取了若干个高碳排社区进行周边土壤碳汇潜力分析,为土壤健康“把脉问诊”,通过对其进行理化性质检测后评估碳汇潜力,从而针对性的开出“良药”——优化社区土地种植结构, 最终从促进社区内自然碳循环的角度实现“碳减排”的目标。

图为实践队员在采集社区林地土样。徐灿灿 供图

四川农业大学环愿·环境清道夫——“碳”路人联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实践内容日益丰富,实践地域持续拓展,实践队员秉承环境人的初心和使命,扎根基层探寻当代社会低碳发展的新路径,切实将个人专业知识及学科优势融入到社会实践中,在推行“碳达峰、碳中和”的时代背景下贡献青年智慧!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相关阅读

美图推荐

金融科技下,金融企业如何保障信息安全
主播雨化田们再接新活,这次让网友们下载的是交管12123APP
深圳看到科技发布Kandao Meeting S 180°超广角智能视频会议机
QQ音乐做了“一件有意义的小事”,让这些孩子听见“听不见”的音乐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