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了青山,美了景致,红了日子。这十年,牢牢把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踩准“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时代节拍,舟山乡村日新月异。
十年来,市农业农村局加力发展农业科技,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推动农业提档升级。
深化农业“双强”组合拳,送才送智送技下乡,发展省农民田间学校11家、省高品质绿色科技示范基地60家,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提至71.7%。随着机械化、智能化提升,我市渔农业生产效益显著提高,去年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达7.9万亩、2.9万吨,蔬菜播种面积达10万亩、产量约11.9万吨,生猪存栏7万头、出栏10.3万头,百姓“饭碗”越端越牢。
传统农业做优做强的同时,依托农旅融合,让产区变景区、产品变商品的休闲农业方兴未艾,丰富现代农业内涵。截至去年底,全市有各类渔农业经营主体1450家,培育农创客620名。
从量变到质变,截至目前,我市有国家级一二三产业融合先导区1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和田园综合体各1个,省级特色农业强镇5个,市级重点农业乡镇7个。
十年来,市农业农村局大刀阔斧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从实施“千万工程”到美丽小岛、美丽乡镇、美丽风景带和空心岛(村)激活振兴的“3+1”全域推进,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提高村民生活质量,让乡村化身靓丽风景线。
硕果累累映幸福:垃圾分类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覆盖率99.7%,生活污水处理行政村覆盖率100%,在全省率先实现省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县全覆盖,建成省市美丽乡村精品村145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乡镇27个、历史文化村35个、3A级景区村庄39个、美丽宜居示范村75个。定海新建村、嵊泗花鸟村、普陀白沙港村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十年来,市农业农村局连续实施“强村富民行动”,以闲置农房盘活、低收入农户奔小康、“飞地抱团”、乡村旅游等为发力点,多措并举壮大村集体经济,拓宽增收致富路,托起村强民富梦。
2021年,我市渔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945元,全省第三;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1.61:1,全省第二;低收入渔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21137元,全省第二。全市280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总收入7.3亿元,67.8%的村经营性收入达到50万元。
以乡村为纸、以奋斗作笔,市农业农村局描绘的业兴、村美、民富、人和的美好画集还在不断更新。越来越有奔头、有盼头、有看头的乡村,有无限可能。
十年“数”说
●全市行政村集体经济总收入
2012年4亿元增长到2021年7.3亿元
●全市渔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012年18601元增长到2021年42945元
●城乡居民收入比
2012年1.84:1缩小到2021年1.61:1
●低收入渔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
2012年6510元增长到2021年21137元
●2017~2020年,四个县区先后创成省美丽乡村示范县,在全省率先实现省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县全覆盖,省、市级美丽乡村精品村覆盖率达60%。
●普陀展茅街道成功入选2021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十亿元镇,嵊泗枸杞乡成功申报国家级特色农业强镇创建名单。
●岱山东沙镇、定海马岙村、普陀南岙村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镇和示范村;全市建成清廉村居示范点97个,定海区新建村荣获全省清廉建设成绩突出单位;全市县级及以上文明村镇建成率90.7%。
●行政村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率100%,区域乡村学校受援覆盖率100%、县域医共体建设覆盖率100%。
【作者】沈晏;张慧敏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