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三位一体”统筹安排、一体部署。这对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有何意义?
党的二十大是一次高举旗帜、凝聚力量、团结奋进的大会,报告内容高屋建瓴、总揽全局,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具有极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战略性、指导性。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更要深刻认识和领会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积极把思想认识转化为真抓实干的动能和效能;要深刻认识和领会教育对国富民强、经济发展、人的发展的重大意义,思考拓展教育强国的内涵外延和实践路径。党的二十大还做出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部署,要求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充分体现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中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战略地位。
关于科技创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到,要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报告强调,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而科技创新离不开人才提供的智力支撑,人才是创新的根基,是创新的主体,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新世纪以来,无论是科技竞争、综合实力竞争说到底都是人才之间的竞争。正如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所强调的,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教育、科技、人才,这些大国发展中的重要基石对走好现代化建设之路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其中,教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要发挥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必须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教育的形式在改革开放后更是迎来了巨大的变化,教育不再拘泥于教室,不再拘泥于讲台,知识的传播突破了时空的限制,海外教育的需求应势而生。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经济产业结构、技术结构、人才需求结构升级的需要,教育的重心已逐渐从高中阶段教育转向本科层次及以上的高等教育,以适应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创新强国建设的需要。在此背景下,研究生教育的需求也不断增长,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留学归国群体作为教育、科技、人才三者的重要结合点,在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新征程上,要积极发挥作用,创造更大价值。
一要不忘科教报国的初心使命。多年来的海内外高校合作已助力我国成为名副其实的教育大国、科技大国。无论在何处接受教育,我们终不能忘记养育我们的脚下这一方沃土。作为归国人员,更是要利用在海外的所学、所见,创新教育机制,开放学习思维,融会贯通,结合国内实际,因地制宜地开展创新性教育教学回报社会、回报祖国,将满身的本领投入到科教兴国的重大战略中去。
二是搭建海外引才的沟通桥梁。留学归国群体一直以来是各个国家和地方争夺的重要资源。他们不仅自身拥有较高的素质,同时也具有广泛的海外关系网络。归国人员可以通过自身归国后的经历与体会现身说法,凝聚共识、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国特色文化魅力、经济社会发展新貌和良好的营商环境,搭建起海内外人才沟通桥梁,推动海外人才回流。
三是争做跨国交流的文化大使。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在文化交流上,要始终保持积极的态度探索合作共赢,开辟新的发展道路。留学归国群体应以身边资源为引,打开中外交流新思路,运用海外大平台,开展跨界经贸洽谈、侨界联谊、科技文化合作等活动,牵线搭桥,让更多的海外人才看到中国,选择中国。
全博集团作为专注聚焦教育、科技、人才等领域的高综合实力集团,近年来已联合海外高校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输送了大量高学历人才,为当地的人才引培事业作出了一定的贡献。特别是在全球疫情、局部战争的影响下,学员基本可以足不出户,仅利用业余时间即可开展跨界跨区学习与交流,顺利完成学业并取得相应的学位。全博集团为所有企业家们提供的定制化项目使得企业家们无需脱产即可进行学习,跟上教育强国的步伐,实现事业、学业两手抓。
未来,集团加快优秀企业家人才培养建设,加大软硬件投入,致力于“提质培优”、升级创新人才教育,培养具有全球化视野,全融化思维,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思想家。
(张益波博士:宁波全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宁波市人大经济预算审查监督专家、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