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丽敏 齐 思 成 波
“选择上虞,是一个无比正确的选择。”这一来自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的心声,道出了对这里投资环境的认可。
杭州湾上虞经开区,这一地处长三角南翼的发展热土,拥有得天独厚的交通区位、产业生态与开放活力,而更为人称道的是其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良好的营商环境,已成为杭州湾上虞经开区招商引资的一张“金色名片”。
企业投资的热情与信心是检验营商环境的重要标尺。换言之,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能催生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放眼杭州湾上虞经开区,一个个纷至沓来的投资商、一批批落地生根的大项目、一幅幅欣欣向荣的新图景……或许正印证了那句上虞城市品牌口号——“今在上虞,遇见未来”。
一盘盐水河虾引发的投资加码
管委会一把手带队赴北京招商引资;在“上海·上虞周”活动上推介签约……迎着春光,杭州湾上虞经开区招商队伍奔赴一线,走访企业、考察项目、座谈交流,千方百计把优质项目引进来。
今年一季度,杭州湾上虞经开区共签约重点产业项目8个,总投资192.8亿元。其中,一个重量级项目颇受关注。这一项目并非八亿时空在杭州湾上虞经开区的首次投资,追溯其落地杭州湾上虞经开区的故事,还得从一盘盐水河虾说起。
2020年八亿时空在科创板上市,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公司董事长赵雷正在寻找新的项目地址。考虑到要贴近产品市场,他将目光首先锁定在长三角地区,这里城市密集,不少地方得知其新建项目的消息,纷纷抛来“橄榄枝”。
哪里才是最佳的投资地?犹豫之际,雅本化学公司负责人向赵雷推荐了杭州湾上虞经开区。巧的是,赵雷正是绍兴人。
彼时,雅本化学落地杭州湾上虞经开区不过一年时间。更值得一提的是,雅本化学的落户也是来自区内企业龙盛集团的推介。
这是杭州湾上虞经开区“以商引商”的一个缩影。有口皆碑的营商环境,在此形成“以商引商”的集聚效应。正如杭州湾上虞经开区招商部门负责人所说:“我们说百句,不如企业说一句。”
近年来,杭州湾上虞经开区形成了以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三大主导产业和半导体装备及材料、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两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核心的“3+2”产业体系。根据这一发展方向,杭州湾上虞经开区细致描绘产业链招商“鱼骨图”。
手上有“谱”,聚焦“链”上招商更精准。对于杭州湾上虞经开区来说,八亿时空这一项目与区内主导产业契合度高,是新材料产业链的重要补链、强链项目,市场前景广阔,将极大助力杭州湾上虞经开区打造“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
有了中间人的“牵线”,杭州湾上虞经开区与八亿时空顺利实现对接。“在这之前,我们已经对项目落地的整体可行性和企业的诉求进行了全面分析。”在招商部门负责人看来,这是一场志在必得的突围战。
经过几轮洽谈,双方相谈甚欢,距离达成合作只差临门一脚,但一纸签约未定,招商人员悬着的心始终未能放下。
直到一次接待中,杭州湾上虞经开区管委会负责人特意点了一盘盐水河虾,这道绍兴特色菜,让赵雷更深切地感受到招商人员细致入微的观察与招商引资的诚意。
诚然,盐水河虾是杭州湾上虞经开区打出的一张“感情牌”,但更像是一个“催化剂”,背后是服务意识、产业优势与营商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
没多久,总投资16.8亿元的八亿时空电子专用材料项目签约落户。自此,杭州湾上虞经开区翻开了与八亿时空合作共赢的新篇章。这一项目还未投产,八亿时空又加码投资新项目,为当地营商环境投下“信任票”。
一次项目撞上台风的严峻考验
“现在回忆起来,跟经历了一场战役一样,忙碌的场面还历历在目。”谈起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难忘经历,杭州湾上虞经开区经济发展办公室工作人员打开了话匣子:“那段时间经常是6点多起床,赶在8点前到项目现场,确保项目每天要有新进展。”
事情发生在2022年9月初,当时,卧龙智慧新能源装备产业化项目已成功申报浙江省重大产业项目。卧龙智慧新能源装备产业化项目总投资60亿元,达产后预计实现年产值150亿元。其中一期储能项目投资10.5亿元,用地110.1亩。
按照浙江省统一要求,申报项目需在9月底完成入库。然而,卧龙智慧新能源装备产业化项目才刚刚于8月9日摘地。该工作人员介绍:“速度要再加快,才能赶上进度。区里给出了‘9月15日前提交资料申报入库,9月30日前完成项目入库’的要求,各项工作迅速部署下来。”
时间紧、任务重,杭州湾上虞经开区吹响攻坚冲刺的号角。然而更糟糕的是,一场强台风已经直奔华东沿海而来。据天气预报,台风“梅花”预计将于9月14日在浙江沿海地区登陆。
“台风期间要保障安全停止作业,这意味着本不充裕的时间更加‘捉襟见肘’。时间压缩、难度增大,还要划拨部分人手应对区内项目的撤离和防御,让我们压力陡增。”讲到这里,经发办工作人员愈加忧心忡忡。
越是忙碌紧张的局面越要思路清晰,上虞区和杭州湾上虞经开区高度重视,成立项目推进专班,由区里牵头,每天一个专报,明确当前进度与翌日计划,倒排工期,确保项目如期申报入库。
协调部门解决临水临电问题、明确规划方案、完成施工合同签订、办理工规证、设立施工牌基架、桩机进场试桩……多线并行,环环相扣,杭州湾上虞经开区在保证安全与质量的前提下,推动项目建设进入“快进”模式。
经过高强度的推进,这场与天抢时间的攻坚战,最终以杭州湾上虞经开区的胜利告终。尽管台风期间停工了几天,该项目仍于9月19日完成入库,比原计划时间提早11天。
这是杭州湾上虞经开区对“项目为王、企业至上”理念的践行,也是对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的一次考验。从摘地到入库仅用时41天,杭州湾上虞经开区跑出了项目建设“新速度”。目前,该项目一期主体结构已经基本完成,预计今年10月投产运行。
以点见面,企业看到的是项目大干快干的不息热潮,是杭州湾上虞经开区为保障项目顺利推进的服务保障。通过“赛马晾晒”“挂图作战”、驻企服务、协调解难等多措并举,杭州湾上虞经开区项目建设不断提速提效。
一场政企携手成长的变革升级
“我们是第一批入驻企业,可以说是杭州湾上虞经开区跨越发展的亲历者、见证者与参与者。”浙江国邦药业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王益锋对杭州湾上虞经开区的最初记忆,还是江边滩涂与那一大片芦苇荡。
时间拉回到2002年7月31日,王益锋入职第一天,公司大门还掩映在一片芦苇当中。彼时,这个2000年开建的项目,正迎来第二个生产车间的投产。
“来公司第一件事,领导就带我去办理新项目审批事宜。当时还是在上虞区便民中心办理,消防、安监、经贸等各个部门的驻点人员告知我们所需资料,再统一收集处理,在这过程中,经开区服务中心都有专人陪同我们。”王益锋至今还记忆犹新,当时诸多事项都还要在区里办理。
随后,国邦药业发展一路高歌猛进,2003年,成为浙江首个通过兽药GMP认证的企业;2009年,销售额首次突破10亿元;2022年,实现销售额26.7亿元。目前,国邦药业在盐酸环丙沙星、恩诺沙星、阿奇霉素等7个品种的原料药上都是世界产量最大的生产商。
从无到有,从有到强,这是国邦药业的真实写照,也是杭州湾上虞经开区的崛起之路。从1998年建区起步,杭州湾上虞经开区发展实现“三级跳”,2006年经国家发改委核准为省级开发区,2013年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2019年国家级杭州湾上虞经开区和省级上虞经开区“两区合并”,开启发展新征程。
整合后的杭州湾上虞经开区,规划面积达175平方公里,目前已有企业1565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320家,集聚上市企业45家。2022年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全国化工园区排名成功跻身前10强,获评浙江省亩均领跑者(高新区)。
平台能级不断提升,审批管理权限下放,让杭州湾上虞经开区经济职能更加凸显。一组数据见证了杭州湾上虞经开区的“蝶变”:2022年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654亿元,较2019年增长58.4%;规上工业增加值399.61亿元,较2019年增长84.69%;规上工业利润177.5亿元,较2019年增长65.5%。
与之相对应的是,服务水平的提质升级,这进一步赋能企业发展,激活市场活力。
“原来我们办事要跑很多部门,现在从项目签约、开工到投产的全过程,都有专门的联企干部与我们对接,政府主动问需、主动服务,很多事项在线办理,工作越来越高效。”王益锋亲历着办事之变,也感受到来自杭州湾上虞经开区为民助企的初心。
此前,国邦药业在项目施工过程中遇到雨水外排难题。仅这么一件小事,对企业来说面对的是市政绿化、公用事业、规划局等五六个部门,全跑下来起码要个把月。管委会得知这一情况后马上介入,协调各个部门召开现场会,问题当场得以解决。
服务之变,只是一个方面。二十多年的砥砺奋进,杭州湾上虞经开区已然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茫茫滩涂到产业集聚,从工业园区到集群智造,一座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新区以全新姿态拔地而起,汇聚起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千帆竞发,潮头而立。当前,浙江正在深入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全面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升级版。
作为国家级大平台,杭州湾上虞经开区将持续以高站位谋发展,在细微处下功夫,营造起亲商、安商、富商的浓厚氛围,打造更具吸引力的投资环境,荡起优化营商环境之桨,弄潮时代浪尖。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