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里本身,就是一个生态系统。”
“再荒凉的沙漠,它也是有植物的。”
当被问及如何反驳“沙漠里没有生机”这个论点的时候,他略加思索,给出了两句意味深长的回话。他叫王黎元,是驻守在中国内蒙古的库布齐沙漠的一名采种研究员。由于地壳版块运动的原因,许多古老的植物经过漫长的时空演变,仍然留存在这里。王黎元和他的同事们一起,在这里从事着遏制沙漠化和保障生态平衡的工作。
这批研究者的工作,常常在酷热的户外进行。他们有两项主要任务,一是搜集种子,二是采集植物标本。
种子的采集存在一定的难度,并非简单的采摘,而要从植物的上半部,取得完整的部分,再通过实验室的科学分析,获得这些濒危植物的基因,以录入基因库。
单纯的采集工作虽然也存在一定难度,但外部环境给研究者带来的压力也并不小。长期的户外作业让他们的皮肤干燥开裂,许多年轻人已经过早地长出皱纹。更加严酷的是心理上需要承受的压力:一场狂风,能够刮上半年;两个月的时间,都看不到一个陌生人。
对于在沙漠里驾驶汽车,王黎元好像已经得心应手。“这次选择了这样一条路线,沿着库布齐沙漠的西段,一直去采集,直到巴拉贡那。然后就是到草场上访问牧民,问一问牧民草场植物的变化。”
来到牧民的家里,王黎元十分轻车熟路地打起招呼来。他们喝茶、谈天,便如亲密的家人。在这片荒凉而孤独的沙漠上,研究人员和本地居民是互相取暖的两个群体,彼此分享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和牧民走在一起的王黎元,看起来也像个地地道道的牧民。左手提着一只大编织袋,右手握着一只铲子。蹲在泥土里干活,姿态十分接地气。“种质资源库实际上就是基因库。”王黎元介绍说道。
研究工作,要与专业的科研设备打交道,披上白大褂,进入无菌环境;又要脱下白大褂,走进荆棘丛生的草堆里,裤腿鞋袜上沾满泥土。王黎元晒得黝黑的侧脸上,看不见一点抱怨的神情,而是流露出一种深情而温柔的神态。
“植物的生存太不容易了。有时候刮风,就把它的部分根系吹出来了。不是说人类有多高级,它们(植物)有多卑贱;实际上就是生命嘛。从伦理学角度说,生命都是平等的。”王黎元摘下了墨镜。面对着镜头,似乎有些腼腆;但一字一句,都流露着赤诚,如一名哲学家一般,解说着大自然和生命的意义。
在被称为“死亡之海”的库布齐沙漠,有这样一群倔强的中国人和“沙漠化”进行着顽强的对抗。他们以自己的青春为代价,守护着沙漠上的生命的奇迹。每一粒沉默的风沙都铭记着守护自己的人,每一页历史也都铭记着这些无言的英雄。
(江苏海洋大学文法学院 王熙蕾)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