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工商学院国际商学院“谛听非遗故事,寓目四蟹风韵”—非遗不遗社会实践团队在2024年2月赶赴具有两项非遗文化“四蟹灯”和“猫蝶富贵”的济南市堤口庄,探寻非遗之美,激活传承密码,助力乡村振兴。
谛听非遗故事,增强文化自信
锣鼓声、吆喝声此起彼伏,一派热闹景象。济南市天桥区堤口庄的居民开始了一年一度“闹元宵”的排练。2月20日下午,寻着震天响的锣鼓声,山东工商学院学院国际商学院实践团队来到堤口庄探寻非遗的故事。
在实地走访过程中,实践队员了解到非遗项目“四蟹灯”和“猫蝶富贵”的历史渊源、发展历程、传承与创新。堤口庄社区居委会党支部书记杨磊给实践团队成员们介堤口庄社区所在的地方以前地势低洼,这里的人们以捕鱼为生,闲暇时,便模拟捕鱼的情节自娱自乐。最初只是用竹竿当做道具,慢慢地增加了情节和道具,最终发展成现在的“四蟹灯”。而省级非遗花灯舞蹈《猫蝶富贵》中的“猫蝶”是“耄耋”的谐音,有祝福人们长寿之意;“富贵”即牡丹,寓意富贵吉祥;蝴蝶自由飞舞象征和谐,而老鼠出没也说明粮食喜获丰收,深受群众喜爱。
图为堤口庄演员们排练,崔润嘉 摄
图为饰演小云朵的小朋友活动身体,崔润嘉 摄
感受非遗魅力,助力传承创新
在时间团队成员走访过程中,演员们正在为元宵节表演进行排练,他们披着鱼、虾、蚌、青皮四种动物形状的道具,做出各种动作,还有演员扮成坐船捕鱼的渔夫和渔娘。“为四蟹灯表演伴奏的乐队成员都是老人,他们使用的乐器主要是锣鼓和唢呐,所以鼓点和节奏格外干脆利索,铿锵有力,你们可以来试试。”非遗传承人马玉亭向社会实践团队成员介绍。
图为实践队对员体验非遗文化,徐子瑄 摄
关注村庄发展,探索非遗振兴
泱泱黄河水,汩汩文化升。实践团队成员了解到,堤口路街道积极促成了辖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四蟹灯》《猫蝶富贵》等列为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了更好地把这项独特的非遗表演传承下去,马玉亭先生担任起堤口路小学的校外辅导老师,每周要到济南市交校路小学给孩子们上一节“非遗”课,讲解非遗文化知识,排练传统节目。“只要还能跳得动,就一直把咱的非遗节目演下去。”马玉亭对实践团队说。在实践过程中,团队成员参观了堤口庄的民族文化景点,游览回族文化展列馆以及民居,对“四蟹灯”和“猫蝶富贵”非遗项目的独特性和人文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进一步激发了对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思考与关注。
图为团队成员向工作人员了解非遗发展现况,徐子瑄 摄
团队成员与非遗传承人积极交流,对非遗文化的传承提出自己的建议,可以通过直播、拍摄视频等电商方式宣传与弘扬堤口庄非遗文化,让非遗在“互联网+”的浪潮中绽放光彩。
随后实践团队化身采访小组,对堤口庄的小朋友进行非遗文化的采访,询问他们对于“四蟹灯”和“猫蝶富贵”文化的了解。其中有三分之一的小朋友能基本描述出两项非遗文化背后的人文意义,实践团队送给了孩子们代表奖励的糖果并对其他孩子讲解了非遗文化的相关知识。
图为团队成员正在采访小演员,徐子瑄 摄
图为实践团队与非遗文化演员合影,徐子瑄 摄
(崔润嘉 吕前)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