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商业快讯 > 正文

“成长陪伴 逆风飞翔”——社会支持理论介入困境儿童案例

2024-02-27 18:18:05       来源:今日热点网

本案例是一个“五社联动”的困境儿童个案管理,在政府的支持下,以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支撑,社区志愿者为辅助,慈善资源为补充,社会工作者为载体,为案主及其家庭提供了“建档评估-物资帮扶-团体活动-家庭监护支持、政社联动”等服务内容,从经济、能力、心理、情绪、监护、陪伴等多方面为困境儿童提供了深度支持,搭建了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帮助案主恢复社会功能,健康成长。

一、背景介绍

案主小友(化名),11岁,社工通过社区儿童主任了解到:案主家中4人,父亲多次被强制戒毒,母亲患有三级精神残疾,案主三岁时便由外婆照顾。案主有逃学、偷盗、暴力、情绪不稳定、撒谎等问题,与母亲、外婆的关系紧张,社会融入低,孩子成长过程中面临很多挑战。

二、分析评估

从案主微观、中观、宏观三大因素入手,对小友的问题及社会资源进行分析:

1、微观系统

首先,案主身体健康,但是在小区中与社会人士交往,半夜不回家,且其母亲发病时会不顾案主安危,对案主有暴力行为,案主在家庭、社区范围内存在人身安全问题。

其次,案主通过与孩子交流发现,孩子心理自卑,对他人不信任,有不安全感,时有焦虑。

最后,案主逃学、偷盗、暴力、撒谎等行为问题,会让案主及其家庭面对来自学校、朋辈的舆论压力,让案主的社会支持网络更加有限。

2、中观系统

首先,家庭层面,案主是四口之家,父亲吸毒,母亲精神残疾,外婆对案主期望过高,希望案主学习好,长大之后学有所成,能够照顾案主的母亲,案主在家里面感受不到温暖和支持,长期的监护不当、不足,让案主出现了心理及行为问题,这又让监护人更加心力交瘁;其次,同辈群体层面,案主没有朋友,同学对其排斥,社区中有社会青年诱导案主偷盗,案主同辈群体支持几乎没有。

3、宏观系统

案主所在社区属于城乡结合部,社区治理水平及社区文化尚处于发展中,有偷盗、打架等社会问题。但是,社区儿童主任能够积极作为,及时发现案主家中基本情况,及时跟进,且主动转介到社工站,为案主链接社会组织资源。

三、服务计划

1、理论模式

社会支持理论指的是一组个人之间的接触,通过这些接触个人得以维持社会身份并且获得情绪支持、物质援助和服务、信息与新的社会接触。依据社会支持理论的观点,一个人所拥有的社会支持网络越强大,就能够越好地应对各种来自环境的挑战。个人所拥有的资源又可以分为个人资源和社会资源。个人资源包括个人的自我功能和应对能力,后者是指个人社会网络中的广度和网络中的人所能提供的社会支持功能的程度。案主家庭问题复杂,身心面临诸多问题,首先要通过针对性的服务,改善案主对自己的认知,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其次,需要改善案主的家庭环境,提升案主家庭监护的能力,搭建案主的朋辈群体,增加案主的社会支持网络。

2、服务目标

(1)改善案主对自己的认知,提升案主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自信心;

(2)提升案主监护人的家庭监护能力,同时减轻监护人的压力;

(3)通过小组活动、团体活动等方式,为案主搭建同辈群体支持网络,提升案主人际交往能力,提高案主的社会融入度。

(4)为案主链接社会慈善资源,减轻家庭经济压力。

四、服务计划实施过程

1、建档评估-为案主确定需求

社工接到社区的转介之后,社工便通过家访、社区提供资料、询问案主老师等多种方式,为案主建立基本信息档案,评估了案主的家庭情况、案主行为、学习、心理、监护人监护能力等状况,社工决定开案,经过再次仔细的梳理与讨论,整理案主存在心理孤独、焦虑问题,有逃学、偷盗、暴力、撒谎等行为问题,案主监护人监护能力不足,且情绪不稳定,身心疲惫,故此社会工作者从这几个方面进行介入。

2、物资帮扶-与案主建立关系

接案之后,社会工作者根据介入计划开始与服务对象建立信任关系,社工首先整合社会慈善资源,以“微心愿”的方式,满足案主在生活、学习中的小心愿,同时也是增加聊天的话题,让案主感受到来自他人的温暖与支持,同时,社工也是希望通过物资帮扶与案主建立信任的关系,为后期开展服务奠定基础。

3、走访陪伴-为案主赋能

在物资帮扶之后,案主开始认识社工,社工通过一年至少8次“走访陪伴”活动,增加与案主互动频次,为案主赋能,提升案主对自己的自我认知。首先,社工与案主讨论制定“陪伴清单”,让案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确定陪伴的时间、地点、内容,社工根据项目人财物等资源,与案主修改调整陪伴清单;其次,社工将招募陪伴志愿者,根据陪伴清单,策划每一次陪伴活动,链接企业资源等,为案主创建温暖、有爱、信任的场景,同时社工将“安全教育”、“自我认知”、“人际交往”、“亲子关系”、“法律法规”等内容融入陪伴活动中,以故事的方式分享给案主,让案主能够在故事中习得以上知识;最后,社工将会制作一本回忆录,把陪伴的过程和案主的改变进行记录,赠送给案主,同时对案主的正向改变进行巩固,激励案主继续坚持。小友通过长达三年、24次的陪伴服务,陪伴服务内容包括煮小龙虾吃、看电影、做志愿者、跆拳道、参加正向教养活动、打游戏等,和案主建立了稳定持久的信任关系,案主每当生活、学习出现问题时会主动联系社工寻求帮助。

4、团体活动-为案主搭建朋辈支持系统

社工邀请案主参加了“抗逆力”小组活动、“心理健康”小组活动、“职业体验”小组活动、趣味运动会等团体活动,让案主在小组活动中不仅学习到了知识,提升抗逆力,学会自我保护,打开了视野,案主还和另外两个困境儿童成为朋友,让案主习得与人交往的能力,收获语言表达、人际交往等能力。

5、家庭监护能力支持-改善案主家庭环境

案主实际监护人为其外婆,社工邀请案主外婆参加“家长正向教养”小组活动,和其他家长一起学习长颈鹿语言,当案主外婆与案主发生冲突时,社工为其提供情绪支持,调解家庭矛盾,社工还为案主外婆提供喘息服务,让外婆有时间放松身心。通过长时间的支持,案主外婆收获了社工朋友,也得到了心理、情绪、教养技能等方面的支持,让外婆不崩溃,有能量去面对问题频出的案主,继续为案主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其次,社工跟进案主父亲,帮助案主父亲找工作,让案主父亲振作起来,建立起来了承担家庭责任的意识,父亲的变化也激励着案主朝着好的方向改变。

6、政社联动-为案主链接资源

社工通过联动社区、县民政局社会救助政策资源,为案主家庭申请到了城市低保,缓解了家庭经济压力,解决了案主的温饱问题。通过个案会商,链接法院志愿者、团委志愿者资源,为案主提供专业的法治宣讲服务、关爱服务活动,让案主拥有更多的社会资源,帮助案主获得成长。

五、总结评估

经过三年多的服务,在社会工作者和监护人的陪伴下,案主现在已经读初中了,案主父亲、外婆的生活状况都有很大的变化,家庭矛盾减少,案主能够在学校里面安心读书,与社工保持联系,有着自己的朋友,并且发展出了自己的兴趣,在跳舞中收获自信,案主从心理、行为、家庭支持系统等多层面都有很大的改善,案主从一个自卑者变成了自信者,自信心得到了提升,个案介入的效果非常明显。建立专业关系、改变认知、提升人际关系、链接慈善资源、为服务对象增能、增强案主监护人监护能力、融入朋辈群体的目标也全部达成。在理论的选择上,社会支持网络理论得到了充分的应用,也符合服务对象的需求情况。后期会持续与监护人跟进案主情况,视情况,必要时进行入户回访。

六、专业反思

1、个案经验

此次个案服务,历时近三年半月,首先社会工作者通过与案主的监护人、民政工作人员、儿童主任走访,对案主的家庭情况、生活情况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随后社会工作者制订了总目标和分目标,有针对性的解决案主面临的问题,以“建档评估-物资帮扶-团体活动-家庭监护支持、政社联动”等服务内容为载体,而为案主全方位赋能,改善案主的微观、中观、宏观系统,调动资源为案主搭建了丰富的社会支持网络。在介入服务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能够按照个案工作的方法和技巧开展实务工作,针对案主的具体情况和现有的资源制定合适的个案计划。在开展服务的过程中能够运用社会支持网络理论分析解决案主的问题。总的来说,这次个案介入是成功的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为个案工作介入困境儿童自信心提升提供了有益经验。

2、专业层面的反思

在个案的介入过程中,社会工作者用了倾听、鼓励、同理心、澄清、对焦等技巧,有助于个案的顺利完成。社会工作者熟练掌握介入技巧,自然的与个案交流,且为案主提供长时间的稳定的心理、情感支持与个案服务,有利于个案服务顺利地开展,促进案主正向的改变。


关键词:

责任编辑:kj005

商业快讯

“成长陪伴 逆风飞翔”——社会支持理论介入困境儿童案例

2024-02-27 18:18:05   今日热点网

本案例是一个“五社联动”的困境儿童个案管理,在政府的支持下,以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支撑,社区志愿者为辅助,慈善资源为补充,社会工作者为载体,为案主及其家庭提供了“建档评估-物资帮扶-团体活动-家庭监护支持、政社联动”等服务内容,从经济、能力、心理、情绪、监护、陪伴等多方面为困境儿童提供了深度支持,搭建了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帮助案主恢复社会功能,健康成长。

一、背景介绍

案主小友(化名),11岁,社工通过社区儿童主任了解到:案主家中4人,父亲多次被强制戒毒,母亲患有三级精神残疾,案主三岁时便由外婆照顾。案主有逃学、偷盗、暴力、情绪不稳定、撒谎等问题,与母亲、外婆的关系紧张,社会融入低,孩子成长过程中面临很多挑战。

二、分析评估

从案主微观、中观、宏观三大因素入手,对小友的问题及社会资源进行分析:

1、微观系统

首先,案主身体健康,但是在小区中与社会人士交往,半夜不回家,且其母亲发病时会不顾案主安危,对案主有暴力行为,案主在家庭、社区范围内存在人身安全问题。

其次,案主通过与孩子交流发现,孩子心理自卑,对他人不信任,有不安全感,时有焦虑。

最后,案主逃学、偷盗、暴力、撒谎等行为问题,会让案主及其家庭面对来自学校、朋辈的舆论压力,让案主的社会支持网络更加有限。

2、中观系统

首先,家庭层面,案主是四口之家,父亲吸毒,母亲精神残疾,外婆对案主期望过高,希望案主学习好,长大之后学有所成,能够照顾案主的母亲,案主在家里面感受不到温暖和支持,长期的监护不当、不足,让案主出现了心理及行为问题,这又让监护人更加心力交瘁;其次,同辈群体层面,案主没有朋友,同学对其排斥,社区中有社会青年诱导案主偷盗,案主同辈群体支持几乎没有。

3、宏观系统

案主所在社区属于城乡结合部,社区治理水平及社区文化尚处于发展中,有偷盗、打架等社会问题。但是,社区儿童主任能够积极作为,及时发现案主家中基本情况,及时跟进,且主动转介到社工站,为案主链接社会组织资源。

三、服务计划

1、理论模式

社会支持理论指的是一组个人之间的接触,通过这些接触个人得以维持社会身份并且获得情绪支持、物质援助和服务、信息与新的社会接触。依据社会支持理论的观点,一个人所拥有的社会支持网络越强大,就能够越好地应对各种来自环境的挑战。个人所拥有的资源又可以分为个人资源和社会资源。个人资源包括个人的自我功能和应对能力,后者是指个人社会网络中的广度和网络中的人所能提供的社会支持功能的程度。案主家庭问题复杂,身心面临诸多问题,首先要通过针对性的服务,改善案主对自己的认知,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其次,需要改善案主的家庭环境,提升案主家庭监护的能力,搭建案主的朋辈群体,增加案主的社会支持网络。

2、服务目标

(1)改善案主对自己的认知,提升案主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自信心;

(2)提升案主监护人的家庭监护能力,同时减轻监护人的压力;

(3)通过小组活动、团体活动等方式,为案主搭建同辈群体支持网络,提升案主人际交往能力,提高案主的社会融入度。

(4)为案主链接社会慈善资源,减轻家庭经济压力。

四、服务计划实施过程

1、建档评估-为案主确定需求

社工接到社区的转介之后,社工便通过家访、社区提供资料、询问案主老师等多种方式,为案主建立基本信息档案,评估了案主的家庭情况、案主行为、学习、心理、监护人监护能力等状况,社工决定开案,经过再次仔细的梳理与讨论,整理案主存在心理孤独、焦虑问题,有逃学、偷盗、暴力、撒谎等行为问题,案主监护人监护能力不足,且情绪不稳定,身心疲惫,故此社会工作者从这几个方面进行介入。

2、物资帮扶-与案主建立关系

接案之后,社会工作者根据介入计划开始与服务对象建立信任关系,社工首先整合社会慈善资源,以“微心愿”的方式,满足案主在生活、学习中的小心愿,同时也是增加聊天的话题,让案主感受到来自他人的温暖与支持,同时,社工也是希望通过物资帮扶与案主建立信任的关系,为后期开展服务奠定基础。

3、走访陪伴-为案主赋能

在物资帮扶之后,案主开始认识社工,社工通过一年至少8次“走访陪伴”活动,增加与案主互动频次,为案主赋能,提升案主对自己的自我认知。首先,社工与案主讨论制定“陪伴清单”,让案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确定陪伴的时间、地点、内容,社工根据项目人财物等资源,与案主修改调整陪伴清单;其次,社工将招募陪伴志愿者,根据陪伴清单,策划每一次陪伴活动,链接企业资源等,为案主创建温暖、有爱、信任的场景,同时社工将“安全教育”、“自我认知”、“人际交往”、“亲子关系”、“法律法规”等内容融入陪伴活动中,以故事的方式分享给案主,让案主能够在故事中习得以上知识;最后,社工将会制作一本回忆录,把陪伴的过程和案主的改变进行记录,赠送给案主,同时对案主的正向改变进行巩固,激励案主继续坚持。小友通过长达三年、24次的陪伴服务,陪伴服务内容包括煮小龙虾吃、看电影、做志愿者、跆拳道、参加正向教养活动、打游戏等,和案主建立了稳定持久的信任关系,案主每当生活、学习出现问题时会主动联系社工寻求帮助。

4、团体活动-为案主搭建朋辈支持系统

社工邀请案主参加了“抗逆力”小组活动、“心理健康”小组活动、“职业体验”小组活动、趣味运动会等团体活动,让案主在小组活动中不仅学习到了知识,提升抗逆力,学会自我保护,打开了视野,案主还和另外两个困境儿童成为朋友,让案主习得与人交往的能力,收获语言表达、人际交往等能力。

5、家庭监护能力支持-改善案主家庭环境

案主实际监护人为其外婆,社工邀请案主外婆参加“家长正向教养”小组活动,和其他家长一起学习长颈鹿语言,当案主外婆与案主发生冲突时,社工为其提供情绪支持,调解家庭矛盾,社工还为案主外婆提供喘息服务,让外婆有时间放松身心。通过长时间的支持,案主外婆收获了社工朋友,也得到了心理、情绪、教养技能等方面的支持,让外婆不崩溃,有能量去面对问题频出的案主,继续为案主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其次,社工跟进案主父亲,帮助案主父亲找工作,让案主父亲振作起来,建立起来了承担家庭责任的意识,父亲的变化也激励着案主朝着好的方向改变。

6、政社联动-为案主链接资源

社工通过联动社区、县民政局社会救助政策资源,为案主家庭申请到了城市低保,缓解了家庭经济压力,解决了案主的温饱问题。通过个案会商,链接法院志愿者、团委志愿者资源,为案主提供专业的法治宣讲服务、关爱服务活动,让案主拥有更多的社会资源,帮助案主获得成长。

五、总结评估

经过三年多的服务,在社会工作者和监护人的陪伴下,案主现在已经读初中了,案主父亲、外婆的生活状况都有很大的变化,家庭矛盾减少,案主能够在学校里面安心读书,与社工保持联系,有着自己的朋友,并且发展出了自己的兴趣,在跳舞中收获自信,案主从心理、行为、家庭支持系统等多层面都有很大的改善,案主从一个自卑者变成了自信者,自信心得到了提升,个案介入的效果非常明显。建立专业关系、改变认知、提升人际关系、链接慈善资源、为服务对象增能、增强案主监护人监护能力、融入朋辈群体的目标也全部达成。在理论的选择上,社会支持网络理论得到了充分的应用,也符合服务对象的需求情况。后期会持续与监护人跟进案主情况,视情况,必要时进行入户回访。

六、专业反思

1、个案经验

此次个案服务,历时近三年半月,首先社会工作者通过与案主的监护人、民政工作人员、儿童主任走访,对案主的家庭情况、生活情况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随后社会工作者制订了总目标和分目标,有针对性的解决案主面临的问题,以“建档评估-物资帮扶-团体活动-家庭监护支持、政社联动”等服务内容为载体,而为案主全方位赋能,改善案主的微观、中观、宏观系统,调动资源为案主搭建了丰富的社会支持网络。在介入服务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能够按照个案工作的方法和技巧开展实务工作,针对案主的具体情况和现有的资源制定合适的个案计划。在开展服务的过程中能够运用社会支持网络理论分析解决案主的问题。总的来说,这次个案介入是成功的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为个案工作介入困境儿童自信心提升提供了有益经验。

2、专业层面的反思

在个案的介入过程中,社会工作者用了倾听、鼓励、同理心、澄清、对焦等技巧,有助于个案的顺利完成。社会工作者熟练掌握介入技巧,自然的与个案交流,且为案主提供长时间的稳定的心理、情感支持与个案服务,有利于个案服务顺利地开展,促进案主正向的改变。


责任编辑:kj005

相关阅读

美图推荐

金融科技下,金融企业如何保障信息安全
主播雨化田们再接新活,这次让网友们下载的是交管12123APP
深圳看到科技发布Kandao Meeting S 180°超广角智能视频会议机
QQ音乐做了“一件有意义的小事”,让这些孩子听见“听不见”的音乐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