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文化艺术中心 刘姗姗
泰安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世界文化遗产3处,居全省第1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处、省级105处、市级120处、县级235处,居全省前列。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而文化遗产活化利用恰好强调创新的引领作用,通过数字技术培育文旅新业态,这与新质生产力的内涵不谋而合。面对“新质生产力”命题之下的文化需求新变化、市场供给新特点、产业体系新格局,本文从五个“创新”入手,通过实施五项“工程”,加快推动泰安市文化遗产“活”起来、文化“热”起来。
(一)创新展示形式,实施“数字化+文博”工程。文物活化利用,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一是加快文物旅游资源数字化转换及开发利用。引入5G、VR、AR等新一代信息科技,创新推出更多数字文化遗产产品,做好文化遗产数字化与数字化产业链、数字经济的结合文章。在实体文博场馆营造虚拟展示空间,在空间内展示海量的数字化文化展品,访客能通过AR导览眼镜可以看到“动”起来的文物,创造沉浸式体验;二是加大数字藏品的研发力度。在泰山限量数字藏品的基础上增加产品种类,推出更有影响力的藏品;三是利用互联网打造全市文化遗产数字化展现与交流平台。通过直观、简洁、模块化的界面,以历史沿革、精华推荐、遗址经典展示、大事记、遗址概况及价值等各具特色的板块,全方位展示中华泰山深厚的历史、文化和艺术底蕴,帮助用户从地域分布、属性、时间轴等多维度了解泰安市的文化遗产情况,提高知名度,扩大影响力。
二、创新功能利用,实施文化遗产古建筑活化工程。对于文物古建筑来说,最好的保护就是合理利用。在积极保护文化遗产历史原貌的同时,将遗产保护利用同国家文化发展事业相结合,赋予文化遗产新的文化活力,打造新的文化地标。文物建筑具有服务类性质的,可以建设乡史村史馆和社区博物馆,并在文物建筑及周边增加社区书屋、公益讲堂、文化站、艺术馆等,打造成文化娱乐阵地,发挥服务功能;具有文化展示作用的,可以进行文物建筑现状展示或陈列布展,发挥文化传播、科研和教育功能。对革命旧址的活化利用可通过革命历史展、居住场景再现、军服主题展、军粮体验区及文化创意的有机组合,打造成各年龄阶段观众所乐见的军事博物馆,并面向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群体开展各类体验活动。
三、创新文旅业态,实施“文化遗产+文创”工程。积极寻求合作,邀请专业团队对泰安市文物进行扫描,以文物为原型创作文创产品,采用富含新鲜有趣的创意和年轻活泼的形式,不断更新文创产品的内涵与外延,开拓文创市场的蓝海。将挖掘出的文物文化元素不断衍生深化,通过综艺节目、影视剧、舞台剧等形式,实现与其他业态的跨界融合。将富含文化遗产特色的表演、文物专家的科普和传奇历史故事串联起来,打造爆款文化节目。探索与其他知名IP、品牌进行跨界合作,共同推出限量版产品,或者举办主题展览、文化活动等,引入更多的创新元素和资源,增加产品的曝光度和吸引力,推动文创产品多样化发展。
四、创新场景体验,实施文化遗产挖掘转化工程。深度研究、挖掘、梳理本土古今舞蹈、书法、诗词、典故等文化元素,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文物景区、文物街区,通过现代技术等对历史情景进行合理的重构,创设旅游体验与消费新场景,形成一批具有知识产权和商业价值的文旅IP。优化文化遗产地和各类文博场馆旅游功能,创设一批可作为非遗体验场所的非遗创意基地。举办非遗精品展,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并邀请非遗传承人进行技艺表演。同时,进行青少年研学游等形式的文化实践大课堂,充分发挥人文教育功能,讲好泰山故事。
五、创新体制机制,实施文化遗产活化评选工程。坚持全市上下“一盘棋”,凝聚合力,实施文博数字化转型升级、馆校常态化联动共建、文化遗产旅游有机融合等项目,全方位推动文化遗产活化利用。加大泰山博物院建设的推进力度,加快推进大汶口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加强文物鉴定、修复、拍卖、展览、经营、管理等领域关键人才培养,发展壮大讲解员及博物馆之友、志愿者队伍等社会力量。开展全市文化遗产活化评选活动,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激励文化遗产活化利用火爆出圈,将文化遗产优势转化为文旅发展增势。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