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情感障碍(BD)又名双相障碍,是一类常见的精神障碍疾病,患者情绪就如“过山车”一样大起大落,在躁狂和抑郁情绪之间反复。其首发高峰年龄处于15~19岁,近年来发病年龄(首次情绪事件年龄)越来越早, 已提前至12-15岁,早期识别的窗口期卡得更紧。
3月30日是世界双相情感障碍日,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主任医师马燕桃接受媒体采访,解读如何及早识别并干预双相障碍,并让更多人认识和了解这种精神疾病。
一些早期预警信号可以帮助医生有效识别双相情感障碍。主观信号如睡眠障碍、失忆、情绪不好等生理心理症状,以及暴食、厌食、厌学、自残自伤等行为改变;客观上也可通过患者对不同抗抑郁剂的临床治疗反应(treatment response),通过对高风险人群进行遗传基因检测,或进行早期人格筛查等方式进行识别。
从临床和诊疗上看,双相情感障碍似乎在扮演一个过渡角色,像是界于抑郁和精神分裂之间的一种模糊的中间地带。然而双相情感障碍依然存在特殊性,主要表现就是外显性行为突出。患者常常突破规则、突破既往戒律,伴随相对恰当的情感体验。比如患者躁狂的时候,情感体验未必愉悦但一定是亢奋的;而抑郁的时候主观情绪则是低沉和退缩的。其情绪和行为尽管激荡却不失协调,明显区别于精神分裂症。而与抑郁症相比,双相情感障碍的情绪摆动更明显、更极端、持续时间更长。
2015年以前的指南曾将“青少年突出且显见的情绪摆荡超过24个月(成人缩减到1年)”作为双相情感障碍的“非典型特征”。随着发病人群年龄的提前,当下研究热点逐渐向情绪摆荡的节律性(或与睡眠节律相关)聚焦,双相情感障碍的非典型特征可能成为其核心特征。
自2015年《中国双相障碍防治指南(第二版)》推出至今,双相情感障碍的一线推荐用药并没出现太大的格局改变。一些新型抗精神病药出现,传统的经典心境稳定剂也没有退出主战场。“弹药库没有增加,而疾病人群更加广泛、精细化治疗的需求更加强烈,医学界对新药的呼吁也就更加迫切。”
近些年也有医生尝试突破抗精神药和心境稳定剂联用的治疗方法,将免疫类、认知缺损类甚至肠道菌群制剂用在双相障碍的治疗中,不过尚未达成共识。“未来也许能在标准化规范化治疗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探索个性化的精细治疗。”
她表示,目前药物治疗依然是双相情感障碍的主要手段,但不再是“绝对主力”手段。未来心理治疗、物理治疗、光照治疗和艺术疗愈等也将占据相当的比例。
随着自媒体时代医学知识的普及化,医生的诊断权威也在发生变化。有些患者或家属可能会依据网络科普内容进行“自我诊断”。当患者(尤其是青少年患者)预期结果与医生临床诊断出现分歧时,如何沟通就成了一门技术难题。马燕桃主任建议,对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沟通策略要有所不同。比如对14岁之前的患者谨慎使用“某某障碍”的说法;16岁以后可以通过充分讨论与患者和家属达成协商。期间医生需要保持必须的医学态度。
值得注意的是,在双相情感障碍漫长的照护过程中,家属的心态也会发生一些趋异的变化。有些家庭一开始无限包容,三五年后会出现抱怨或不理解;也有些家庭反过来,从不理解到无奈接受。
“家长往往要么认为自己无所不能,要么认为自己无能为力。实际上,照护者的角色是动态变化的,家庭在不同阶段要对自己的“能”与“不能”有充分认知。”她建议,18岁以前家庭的照护角色很重要,最好不要缺失。18岁以后就要逐渐展示自己的“不能”,把情绪主导权还给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