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给大家介绍一位宝藏学员,将中医馆开在了远在海外的澳大利亚,不仅为外国人调理身体,还将中医思维带进了外国人的生活中,被他们亲切的称为“中国小仙女”。她就是红杏林气血疏通百期面授学员——闫存芳。
“我从来都是一个说做就做的人”,在闫存芳在采访中说出这句话时,长沙红杏林觉得,她会是一个率性、任性的人,但在真正听完她的故事,却发现她的每一次心血来潮,背后都藏着属于她的细腻与谨慎。
我想这才是她能够抛却一切,远赴异国他乡,也能在一个全新的环境下,收获属于自己的事业的关键原因。
快跟着长沙红杏林一起去看看闫存芳带着中医在异国他乡中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
母亲刮痧板下的中医启蒙
闫存芳的这一系列人生经历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有人说这是“叛逆”,也有人说是“行动派”,但其实你仔细去探寻她的每一次叛逆背后,都是一次又一次的深思熟虑。
她的母亲是当时村里的推拿高手,邻里邻居有点不舒服,都会找闫母推一推,刮一刮。渐渐的,五岁的闫存芳对刮痧来了兴趣,随身带着一个刮痧板,亲戚朋友有点什么不舒服,她就会冲上去举起刮痧板就开始刮,看似是小孩子的胡闹,但最终这些小毛病都能被他调理的七七八八。
家里人不但没制止,还夸她是家里的“刮痧小能手”,也就是从那以后,闫存芳的心里埋下了一颗中医的种子。
但是在那个中医文化还没有被“正视”的年代,当闫存芳走出她的小圈子,突然发现成为一名中医,不是一份理想的职业规划。并且市场上与中医相关的职业基本没有,所以毕业后的闫存芳为了更好的生存,选择暂时压抑了这颗种子发芽的冲动。
但很快,这颗种子遇到一个机遇与风险并存的机会,更幸运的是,她有了一个帮手。
重新开始的好帮手
在完成学业后,闫存芳并没有选择加入中医行业,而是中规中矩的进入一家外企工作,但中医一直是她心中的一缕白月光。工作几年后,闫存芳遇到了一个澳大利亚的男人,“当时他觉得我就是全中国最好的女人。”冲着这份情感他们顺利的结为夫妻。
闫存芳的婚后生活平淡又幸福,有一个堪称“金饭碗”的工作,又有一个爱自己的丈夫;但自己的事业一直得不到很大的突破,她开始把目光放到国外,在调查清楚国外的发展前景后,闫存芳放弃了这份平淡,义无反顾的跟着丈夫定居在了澳大利亚,去国外寻找新的机遇和挑战。
但在完全陌生的环境,对于闫存芳来说,所有的一切都相当于重新开始,她没有过多的犹豫,立马对新的生活展开攻略,但压力和挑战接踵而至,纵使她心绪再坚定,也抵挡不住思乡之情在她心里渐渐被无限放大,直到全球新冠疫情相继爆发,这种情感达到顶峰。
看着国内新闻报道,中医在这次疫情攻克的战役中大显身手,再看看周围的亲朋好友因为新冠病毒到来束手无策的样子,感觉世界变了,中国也变了,一直没有太大突破的她,小时候在心里种下的那颗中医种子,慢慢的开始发芽,中医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个中国人不论走到哪都应该引以为傲的国粹。
一个大胆的想法在闫存芳脑海里闪现——在澳大利亚开一家中医养生工作室。说做就做,从想法到实施准备就三个月时间。
但在准备的同时,闫存芳也在不断地精进自己,自己小时候靠观察积累起来的中医知识是远远不能支撑自己去面对各种病症的,所以闫存芳每天都会看大量的关于中医药以及中医技术技巧的文章,偶然的机会,她看到了红杏林气血疏通武大鹏老师的公益课直播。
“我记得当时是在将点按疏通缓解疼痛,正好我身边有人腿痛,我就在他身上试了一下,结果第二天他就说好多了,然后我就越学越有兴趣,就一直学到现在了。”
闫存芳的丈夫就是气血疏通的受益者之一,年轻的时候热爱滑雪和冲浪,因此膝盖就有风湿,有一次在打网球的时候受伤,就一直有持续的疼痛,医生说再这样就只能动手术了。
闫存芳当时在学气血疏通的中级班,在进行了简单的触诊之后,闫存芳决定利用循环六部曲去调理膝关节,结果没想到一星期,就一点不疼了。
“气血疏通的六部曲,就像一个“万能公式”,只要找到堵点,然后按照公式一步一步去做,学习简单操作方便。自从调理后,我丈夫到现在做任何运动都没问题了。然后他就特别支持我去做这个工作室,他觉得这样一个宝藏技术应该被更多人知道。”这也带来了闫存芳中医事业上的新转折点。
中医之花在异国海岸绽放
对于这样一个私人的中医工作室来说,闫存芳的客户都是口口相传,但自从有了丈夫支持,他开始帮助闫存芳投放广告,渐渐的有了很多慕名而来的人。
但也有很多麻烦随之而来。
“你这个有科学依据吗”
“你说的这些理论我听不懂,不认可”
“为什么你做完之后的效果不持久?”
……
闫存芳耳边不断地出现质疑的声音,当问及她当时的感受时,她笑眯眯的说:“我觉得是开心的,正愁没有机会去向他们科普一些中医知识,他们能够主动提出来,就是一个好现象,因为这就代表着我有很多机会去跟他们普及中医知识。”
她会在给客人做调理之前,先花大段时间去解释中医原理,尽管有些东西用英文根本解释不清楚,她也会通过举例子的方式让客人理解并认同中医的这些理论和文化,然后才会开始正式的调理。
事实上,闫存芳真的做到了,首先是她的丈夫,从早上一杯咖啡到现在早上一杯玉灵膏,有时候喝完了,还会询问她能不能再做一点。
还有无数客户听取闫存芳的建议,少喝或不喝冰水,改为早上一杯温水,要知道在国外,他们从来不喝热水的,出于对她的信任,对中医文化的理解,就这样一个小小的改变,成功让他们体重减半!
一位72岁的老太太,因为肩周炎,手臂抬不起来,严重影响正常生活,闫存芳在经过简单的触诊并询问后,决定采用耳穴疗法,和传统耳穴不一样的是,气血疏通的耳穴常用的只有24、25个穴位。套公式即可,一下就能根据痛症准确掌握。
但是老太太开始不相信,认为肩膀痛为什么要在耳朵上调理,闫存芳就用英语给老太太解释起了气血疏通里的“全息”。在扎了几次耳穴以后,老太太的肩膀真的好多了,连连夸中医神奇,说闫存芳是“中国小仙女”。
“这位老太太真的非常可爱,我给她调理之后,她恨不得把我告诉全世界,跟身边所有人说中医的神奇。每当收到这种反馈的时候,我真的很自豪,这就是中医的魅力。不仅仅是调理身体,还能让生活往好的方向发展。“
在她身上有一种特殊的矛盾感,一边说着“我想到什么就会去做”,但又会在行动之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只是在她眼里没有困难。跨国三小时时差不是困难,学习课程可以看回放;文化底蕴不同不是困难,可以一遍一遍用中医的思维去解释,她说,这是中医带给她的改变,也是中医给她的底气。
在如今网络发达的时代,学习中医似乎变得容易了许多,孩童时期的闫存芳只能每天寸步不移的跟着母亲学习,才略知一二;但如今即使远在国外依然能没有丝毫障碍的学习中医。
中医也从几年前的无人问津,到如今渐渐走入大众视野,正是因为有闫存芳这样一群坚持传播中医技术,弘扬中医文化的人,才让如今更多备受病痛折磨的人,得到中医的帮助。
也吸引了更多人加入传播中医的队伍,闫存芳表示,其实她的用户中有很多外国人都想学中医,但是他们语言不通,更别说去理解传统中医理论中一些专业词汇。
对此,闫存芳还是一如既往的说做就做:“这件事一直在我我来的规划里,但目前我觉得我还需要更多的积累,只有当你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够多的时候,你才会有底气去跟别人分享,去传授这些知识的时候也更有说服力。”
相信自己的文化,相信中医,去做,这就足够。其实传播中医不是一件多么远大的一个梦想,因为只要你足够相信足够热爱就能实现,像闫存芳一样,让中医之花在异国海岸绽放,让全世界享受中医之美!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