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商业快讯 > 正文

江西残疾父亲6岁女儿患上罕见病,赴上海欲割肝救女

2024-04-04 15:16:34       来源:财讯网

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33岁的余加露和妻子余丽青已经守了他们的女儿余若薇三天。这对来自江西省景德镇市乐平市的农民夫妻,一个是肢体残疾人,一个是乡村代课教师,他们从没有想到,会以这种形式来到小时候心心念念的国际大都市上海。

深夜,闹腾了一天的女儿开始渐渐睡去。但面对着窗外斑斓的夜色,一脸愁容的余加露和余丽青与过去大半年一样,迟迟没有睡意。

有人说,上海是个拥挤的城市,挤满了两种人。一种是可以享受灯红酒绿的富有人群,一种则是从全国各地赶来的怀揣着最后一丝希望的重病人群和家属。无疑,余加露是后者之一。

遭遇车祸右手粉脆性骨折

乐平市双田镇耆德村,全国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自古民风淳朴。和祖辈一样,余加露勤劳诚恳,虽然只有初中文化,但跟着隔壁村泥瓦师傅学了一门好手艺。日子虽不富裕,但夫妻俩也温饱有余,并生有两个可爱的女儿。

前几年,靠着多年在外务工的积累,余加露和妻子一起筹划新建三层小洋楼。本想日子会越过越好,不想天有不测风云。

2021年6月,余加露从浙江温州回老家时突遭车祸,右手遭大货车碾压导致粉碎性骨折,前后医药费花费40多万元。在血肉模糊的情况下,他没有怨言,积极配合医生,忍着剧烈疼痛,从腰上肋骨截断来修复,并经历一年之久的漫长康复期后,慢慢恢复了部分活动能力,至今仍残缺一根手指。

手艺人没有完整的右手,听起来是一件很残酷的事情,但余加露是个不轻易服输的人,他想要给家里人更好的生活。看着家里建了一半的新房,他克服右手用力时的钻心疼痛,重新拿起砖刀,继续外出打零工赚钱。同时,用赚来的钱购买建筑材料,继续建房、装修,并砌好围墙。

村里人在同情之余,又多了一丝敬佩,纷纷竖起大拇指,开玩笑地对他说:“大难之后,必有后福,你的好日子在后头!”

女儿患上罕见病月花销万元

平静的日子就这样持续了不到1年,余加露没有想到,厄运会再次降临。

2023年8月,小女儿余若薇经常呕吐,且吵闹着不睡觉。当时,他们也没有太在意,以为是小孩吃坏了东西。后来发现,症状越来越频繁,送到乐平市第一人民医院时,医生一脸凝重地建议他们最好转到更高级别的医院进行全面检查,他们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可能已经超乎他们的想象。

转到江西省南昌儿童医院后,拿到检测报告时,上面一行大字十分清晰: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缺乏症。对于文化水平不太高的他来说,有些字都不认识,但医生告诉他“这是先天性遗传代谢病,很难治,可能要终身服药,也可能会失败”,犹如一个当头霹雳,让他久久怔在原地说不出话来。

然而,病情如猛兽,并不是他们不相信就会自己退去。作为一种罕见病,男性患儿常在出生后数日内出现呕吐等症状,甚或不治死亡,女性患儿发病时间和临床症状轻重不一。余加露在庆幸女儿6年来平安长大的同时,也看着女儿发病越来越频繁,痛苦地与时间赛跑,努力与病魔作斗争。

去年10月,得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有这方面的顶级专家,夫妻俩毫不犹豫地买了普快的车票,第一次来到上海。医生了解到眼前这个小家庭的不易,结合孩子检查数据情况,建议他们先吃药控制。不过,由于是稀缺病的特殊药物,平均每月药费都近万元,妻子还需要辞职贴身照顾,加上大女儿的日常生活费,全家的重担全部压在了这个肢体残疾的男人身上。

余加露没有时间抱怨,甚至连夏天偶尔喝的啤酒也“戒”了。他疯狂地给各工地包工负责人打电话,问他们要不要人,做什么都可以。一些人心疼他的不易,跟他说,你来吧,即使你现在不能动手,但相信你的人品和技术,你也有经验,帮我当个监工就可以。

然而,他想像普通人一样安心赚钱并不容易。余若薇的病情越来越不稳定,经常半夜哭闹吵着要爸爸,一哭就是一个多小时。牵挂女儿的余加露又只能火急火燎地请假赶回家,隔几天安顿好后,又再出来。

“花的路费和我赚的都差不多了。”他苦笑。

再坚强的人都有脆弱的时候,他有时候很想喊出来,可是只会加重妻子和父母的忧愁,而别人听了也无法感同身受,他只好又生生憋了回去。

“不瞒你说,我常常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抑郁症,几次都在想,是不是和古时候献祭一样,如果我把自己献出去,是不是一切都会好起来?”

放手一搏准备进行亲体肝移植

上天并没有完全把窗锁死。医生告诉他,有一个办法可以试试,那就是肝移植。

不过,代价很昂贵,前后需要准备数十万元,而且成功率也无法肯定地说100%,这需要他们自己做选择。

“不管怎样,只要有办法,都要试一试。”为节省费用,余加露夫妻第一时间想到了亲体移植,检查下来,余加露与女儿配型成功。

“你现在是家里唯一的劳力,万一对身体有影响怎么办?”一些朋友得知消息后忍不住劝他。“没有办法,谁叫她是我女儿,我们把她带到这个世界上,就要对她负责。看着她每天这么痛苦,我也没法安心工作。”这个每天被重压压得喘不过气来的男人选择放手一搏,再次带着妻子和女儿来到了上海。

在抖音账号“1800844888”上,余加露常常会发些小视频,记录生活的琐碎、女儿的哭笑和求医的旅程。这是他唯一的休闲方式,他也怕万一的万一,女儿真的离她而去,他也有个可以怀念的地方。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手术将在约10天后展开。水滴筹爱心筹款员被他的父爱和坚强打动,帮他在网上发起了筹款。10元、20元、50元……看着全国各地汇聚来的爱心,和一点点多起来的数字,他似乎又看到了一点希望。

怕自己躺进手术室后,妻子一个人照应不来,4月4日,余加露把母亲也带到了医院来。这个在景德镇市当环卫工,一个字都不认识的农家妇女,没想到第一次出省,竟是为了守护即将同时被推进手术室的儿子和孙女。

如果苦难终有尽,长夜终有头,那么余加露的跋涉终有停歇的时候。“万一失败,我只希望,女儿下辈子生个好人家,不要再跟着我们受苦。”余加露说。(战宇)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关键词:

责任编辑:kj005

商业快讯

江西残疾父亲6岁女儿患上罕见病,赴上海欲割肝救女

2024-04-04 15:16:34   财讯网

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33岁的余加露和妻子余丽青已经守了他们的女儿余若薇三天。这对来自江西省景德镇市乐平市的农民夫妻,一个是肢体残疾人,一个是乡村代课教师,他们从没有想到,会以这种形式来到小时候心心念念的国际大都市上海。

深夜,闹腾了一天的女儿开始渐渐睡去。但面对着窗外斑斓的夜色,一脸愁容的余加露和余丽青与过去大半年一样,迟迟没有睡意。

有人说,上海是个拥挤的城市,挤满了两种人。一种是可以享受灯红酒绿的富有人群,一种则是从全国各地赶来的怀揣着最后一丝希望的重病人群和家属。无疑,余加露是后者之一。

遭遇车祸右手粉脆性骨折

乐平市双田镇耆德村,全国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自古民风淳朴。和祖辈一样,余加露勤劳诚恳,虽然只有初中文化,但跟着隔壁村泥瓦师傅学了一门好手艺。日子虽不富裕,但夫妻俩也温饱有余,并生有两个可爱的女儿。

前几年,靠着多年在外务工的积累,余加露和妻子一起筹划新建三层小洋楼。本想日子会越过越好,不想天有不测风云。

2021年6月,余加露从浙江温州回老家时突遭车祸,右手遭大货车碾压导致粉碎性骨折,前后医药费花费40多万元。在血肉模糊的情况下,他没有怨言,积极配合医生,忍着剧烈疼痛,从腰上肋骨截断来修复,并经历一年之久的漫长康复期后,慢慢恢复了部分活动能力,至今仍残缺一根手指。

手艺人没有完整的右手,听起来是一件很残酷的事情,但余加露是个不轻易服输的人,他想要给家里人更好的生活。看着家里建了一半的新房,他克服右手用力时的钻心疼痛,重新拿起砖刀,继续外出打零工赚钱。同时,用赚来的钱购买建筑材料,继续建房、装修,并砌好围墙。

村里人在同情之余,又多了一丝敬佩,纷纷竖起大拇指,开玩笑地对他说:“大难之后,必有后福,你的好日子在后头!”

女儿患上罕见病月花销万元

平静的日子就这样持续了不到1年,余加露没有想到,厄运会再次降临。

2023年8月,小女儿余若薇经常呕吐,且吵闹着不睡觉。当时,他们也没有太在意,以为是小孩吃坏了东西。后来发现,症状越来越频繁,送到乐平市第一人民医院时,医生一脸凝重地建议他们最好转到更高级别的医院进行全面检查,他们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可能已经超乎他们的想象。

转到江西省南昌儿童医院后,拿到检测报告时,上面一行大字十分清晰: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缺乏症。对于文化水平不太高的他来说,有些字都不认识,但医生告诉他“这是先天性遗传代谢病,很难治,可能要终身服药,也可能会失败”,犹如一个当头霹雳,让他久久怔在原地说不出话来。

然而,病情如猛兽,并不是他们不相信就会自己退去。作为一种罕见病,男性患儿常在出生后数日内出现呕吐等症状,甚或不治死亡,女性患儿发病时间和临床症状轻重不一。余加露在庆幸女儿6年来平安长大的同时,也看着女儿发病越来越频繁,痛苦地与时间赛跑,努力与病魔作斗争。

去年10月,得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有这方面的顶级专家,夫妻俩毫不犹豫地买了普快的车票,第一次来到上海。医生了解到眼前这个小家庭的不易,结合孩子检查数据情况,建议他们先吃药控制。不过,由于是稀缺病的特殊药物,平均每月药费都近万元,妻子还需要辞职贴身照顾,加上大女儿的日常生活费,全家的重担全部压在了这个肢体残疾的男人身上。

余加露没有时间抱怨,甚至连夏天偶尔喝的啤酒也“戒”了。他疯狂地给各工地包工负责人打电话,问他们要不要人,做什么都可以。一些人心疼他的不易,跟他说,你来吧,即使你现在不能动手,但相信你的人品和技术,你也有经验,帮我当个监工就可以。

然而,他想像普通人一样安心赚钱并不容易。余若薇的病情越来越不稳定,经常半夜哭闹吵着要爸爸,一哭就是一个多小时。牵挂女儿的余加露又只能火急火燎地请假赶回家,隔几天安顿好后,又再出来。

“花的路费和我赚的都差不多了。”他苦笑。

再坚强的人都有脆弱的时候,他有时候很想喊出来,可是只会加重妻子和父母的忧愁,而别人听了也无法感同身受,他只好又生生憋了回去。

“不瞒你说,我常常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抑郁症,几次都在想,是不是和古时候献祭一样,如果我把自己献出去,是不是一切都会好起来?”

放手一搏准备进行亲体肝移植

上天并没有完全把窗锁死。医生告诉他,有一个办法可以试试,那就是肝移植。

不过,代价很昂贵,前后需要准备数十万元,而且成功率也无法肯定地说100%,这需要他们自己做选择。

“不管怎样,只要有办法,都要试一试。”为节省费用,余加露夫妻第一时间想到了亲体移植,检查下来,余加露与女儿配型成功。

“你现在是家里唯一的劳力,万一对身体有影响怎么办?”一些朋友得知消息后忍不住劝他。“没有办法,谁叫她是我女儿,我们把她带到这个世界上,就要对她负责。看着她每天这么痛苦,我也没法安心工作。”这个每天被重压压得喘不过气来的男人选择放手一搏,再次带着妻子和女儿来到了上海。

在抖音账号“1800844888”上,余加露常常会发些小视频,记录生活的琐碎、女儿的哭笑和求医的旅程。这是他唯一的休闲方式,他也怕万一的万一,女儿真的离她而去,他也有个可以怀念的地方。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手术将在约10天后展开。水滴筹爱心筹款员被他的父爱和坚强打动,帮他在网上发起了筹款。10元、20元、50元……看着全国各地汇聚来的爱心,和一点点多起来的数字,他似乎又看到了一点希望。

怕自己躺进手术室后,妻子一个人照应不来,4月4日,余加露把母亲也带到了医院来。这个在景德镇市当环卫工,一个字都不认识的农家妇女,没想到第一次出省,竟是为了守护即将同时被推进手术室的儿子和孙女。

如果苦难终有尽,长夜终有头,那么余加露的跋涉终有停歇的时候。“万一失败,我只希望,女儿下辈子生个好人家,不要再跟着我们受苦。”余加露说。(战宇)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相关阅读

美图推荐

金融科技下,金融企业如何保障信息安全
主播雨化田们再接新活,这次让网友们下载的是交管12123APP
深圳看到科技发布Kandao Meeting S 180°超广角智能视频会议机
QQ音乐做了“一件有意义的小事”,让这些孩子听见“听不见”的音乐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