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程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吗?是必备技能还是制造焦虑?少儿编程近年来十分火爆,但是关于少儿编程的争议也一直存在。
支持的家长认为,学编程能储备计算机科学基础知识,孩子的逻辑能力、创造力也被大大激发。反对的家长则毫不留情面地斥其为“智商税”,不过是奥数热之后的又一培训热潮,制造焦虑而已。
近日,第一教育采访了DFRobot(上海智位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科创教育负责人余静。
DFRobot科创教育负责人余静
在她看来,编程思维其实并不复杂,但少儿编程太过低龄学起并不可取,一般建议在小学三年级左右。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已经可以操作电脑并有了一定识字及加减乘除的基础。但是,不排除有些比较早接触电脑、电子设备和对数学有一定认知的低年龄段的学生。
学编程不是从小培养程序员,而是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一般来说,少儿编程教育主要面向针对6-18岁的青少年儿童开展,通过可视化图形编程、代码编程和机器人编程,让孩子培养动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造力等,通过学习编程来串联各个学科,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余静介绍,目前Scratch是全球公认的一款适用于青少年学习的简易图形化编程工具,它是麻省理工学院“终身幼儿园团队”开发。Mind+是基于国内编程教学需求设计的一款充分满足国内青少年学习编程的软件。
有些家长就会好奇,是不是少儿编程就是从小培养程序员?其实并不然。基于Mind+的编程语言和电子工程师使用的也并非一套语言,应该说是经过“降维”的,搭配开源硬件通过图形化的模块化编程,帮助孩子理解程序背后的逻辑关系,即编程思维。
所谓编程思维,最为关键的是学会找到一条解决问题最有效的路径。当生活中面对一个难题时,能够去有条理地分析、拆解问题并搭建框架。
“编程本身是一种工具,但编程教育不只是学习使用工具,而是利用数字化工具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余静说,如果认为编程教育是为了写一段毫无bug的代码,或是认为编程教育是为了从小培养程序员,这样的想法是不正确的。“编程教育最终指向的是孩子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中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好的编程课聚焦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全国阿尔兹海默症患者已经超过千万,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的病人会逐渐忘记过去的事情和亲人。杭州初二学生陆原,为了让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的大外婆记住亲人,他使用Mind+编程软件结合人工智能视觉传感器,紫外线传感器,MP3模块等硬件,为大外婆做了一个“认人”的设备。”
“再比如,我们也可以运用编程知识结合开源硬件、浊度传感器、TDS传感器,进行室内科学实验的探究----水质检测,直观读取和记录数据。”
理解了编程的底层逻辑,对于市面上让人眼花缭乱的编程课也就更容易看懂了。
机器人编程、创客编程课表面看起来很不相同,但归根结底,都是通过学习和探索,在发现问题、设计方案、动手制作、团队合作中,培养孩子的综合素养,形成系统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来说,机器人编程更加聚焦在机器人本身,通过编程让学生设计一个能唱会跳的机器人;而创客教育则更加鼓励学生借助编程和开源硬件,将自己的创意变为现实。
应该说机器人编程也是创客的一种。但是创客编程更强调“创客”自己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过程,很多零件都要从零开始打造,因此和3D打印、AI人工智能这些前卫的科技结合也更加紧密,更适合动手能力强的孩子。
在余静看来,一门好的编程课应该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首先,优秀的编程老师要能够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案例引导孩子思考,用孩子能够理解的语言来讲解编程语言。如果一堂课上,老师都在单纯讲解晦涩难懂的代码,对于这堂课的质量就要打个问号了。“其实代码反而是次要的,关键的是思维方式。”余静说。
其次,老师是否照顾到孩子的情绪,尤其是如果孩子是初学者,要关注老师在课上是否能够鼓励孩子提出自己的观点,是否给孩子留有创造和想象的空间。“课堂要让孩子感到轻松和快乐,让他在这个环境中能够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感受创造的乐趣”余静说。
她还建议,在没有进入培训班之前,家长可以买一套面向零基础阶段的教具,帮助孩子初 步判断当前的知识储备是否能够学习编程,以及是否有学习编程的兴趣。
“其实还会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很多家长对这些编程的小教具更感兴趣,比孩子玩儿得还嗨。”余静说,“不过这也正是一个家庭教育引导的重要环节。家长也是学习者,和孩子一起玩一起学,也给孩子营造更好的家庭氛围。”
少儿编程学习不必过早
谈及什么年龄适合开始学习编程,余静认为不必过早开始进行编程教育,至少应该在小学三年级左右,孩子要掌握一些简单的数学运算能力和阅读能力之后,再开始接触和学习编程。
“有些机构教给一二年级的孩子C/C++、Python编程语言,我是不太相信的,这个大概率真的是智商税了。”余静说。“对于入门阶段的孩子来说,更重要的是兴趣的引导。”
很多家长会希望孩子参加等级考试,余静认为孩子是可以参加等级考试,但是不要太过于功力,太过功力会消磨孩子在编程学习的兴趣。“她更推荐参加一些素养类的活动,比如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挑战赛、青少年科技创新赛、创客马拉松等,让孩子和小伙伴一起组队参加活动,集中几个小时的头脑风暴,真正感受到创造的快乐。”余静说。
还有家长担心孩子会因为学习编程染上“网瘾”。在余静看来,编程和网络都不是“猛虎”。“有的孩子喜欢绘画,有的孩子喜欢写作,也应该允许孩子用编程的方式表达自己。”关键在于给孩子正确的引导。
毋庸置疑,信息化素养是数字化时代人人必备的一项基本素养。
近年来,国家也出台了相关专门文件推动和规范编程教育发展。当前,编程教育等信息技术内容已经纳入到小学、初中科学课程和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有机融入到相关学科课程,高中阶段还专门开设信息技术课程。
这些政策的发布背后,是国家对信息化素养的重视。毋庸置疑,信息化素养是数字化时代人人必备的一项基本素养。
事实上,零零后被认为是互联网原住民,他们之中的大多数从出生就伴随着手机、电脑,网络也早已和他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很多知识都是通过网络获取的。
余静认为,“编程本质上作为一种与机器交流的语言。学习编程,目的是学会与电脑或机器进行基础交流,有助于信息化素养的培养,是创造性使用数字化工具解决问题的基础。”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才需求变化,我们未来的社会,也越来越需要跨界解决问题的交叉型人才,是否需要人人精通编程仍然有很大的讨论空间。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