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正倒逼各行各业增质提效,节能减排。
其中有一个行业,虽然不是高能耗、直接带来重污染的传统行业,但伴着数字化的推进,随之而来的碳排放量同样增长迅速,即便这样,它却依旧被视为“双碳”目标实现的助推器。
根据全球电子可持续发展倡议组织GeSI数据显示,到2030年,全球ICT行业碳排放仅占全球的1.97%,而ICT技术将通过赋能其他行业,助力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20%。
所以当数智与绿色结合,人类社会能够改善吗?
巨大杠杆效应又是如何实现的?
接下来一段时间,浩鲸科技将一一讲述如何一方面数字化重塑,一方面可持续共生的“碳秘”故事。
“超级充电宝”的云迁移
高山出平湖,地形上的高差和天然河道与湖泊已是抽水蓄能建设对环境及地形的特殊要求。
一家能源央企的抽水蓄能电站便坐落于苍茫山岭间。
电站投产数十年,一直是践行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和谐的优等生,通过势能与电能间的能量转换,交替往复,峰谷调节,为实体产业输送源源绿电。
然而,一向“靠天吃饭”的能源产业也不能“幸免”于数字化浪潮的倒逼转型。新基建的东风,让数字化技术与能源产业深度融合,渗透电力行业各业务场景,运维工程师不必再每日数次往返上下水库、厂房和控制塔,基本解决了在线化运营的1.0阶段诉求。
如今,朝着“双碳”这一全球共同努力方向:
十九届五中全会把建设现代能源体系被纳入到现代产业体系的整体布局中,能源与产业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
《“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再次强调了新型电力系统等可再生能源建设的重要性,提升新型系统对可再生资源的适应能力;
大型央企更应当发挥表率作用,走在两化融合前列。
对电站而言,任重道远。“发电-输电-变电-用电”迫切需要向互联网模式转型,实现电力行业“能源流-业务流-数据流”的三流合一。
无论是运营运维人员,还是能源使用方,他们都发现了目前IT资源建设分散,管理中也常遇到数据孤岛和应用重复开发带来的数据拉通和应用共享问题。
痛定思痛,打算给“超级充电宝”来一场云上大迁移,通过一朵云,来真正实现电站的统一管控,统一运维,统一监控。
浩鲸科技的云MSP团队深入参与这场云平台建设和部署项目,对他们而言除了不易以外,更有意义。
平台架构搭建好比是电站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得纵观业务、场景、数据、落地视角,同时还得兼顾安全性。原先,电站的数据中台、AI平台、业务中台等都部署在本部的中心云,与电站数据间需经过长距离的传输与处理,传输效率不说,带给中心云的计算压力也十分庞大。
为此,在经过数次的实地调研评估后,云MSP团队给出了在电站上层部署“区域站”云平台和中台的方案,将原先的二级架构纵向扩展至三级,采用“一朵云多Region”部署思路。原先的长距离数据传输变得延时更低,业务间联动效果也更好。
区域站与中心云的分工也更加明确,区域站专注于电站数据的智能分析、清洗脱敏、安全加密和应用系统交互,总部中心云则重点聚焦管理系统的建设和重点数据的展示即可,分担了总部中心云额外的计算压力。
对于电站运维工程师而言,这样的新型架构增大了总部中心云的容错空间,无论是总部云平台发生故障或是要运维升级,都不会影响到电站的正常运营,区域站云平台还可作为本部中心云平台的异地数据备份中心。
一旦置身于鬼斧神工的大自然中,即便数字化新基建高速发展,仍留有运维不便、成本昂贵等问题亟待解决。一个非常灵活的架构,可以根据业务的实际情况进行任意的裁剪,很大程度提高日常运维工作效率,合理化组织间各角色的协同分工。
在未来,AI和三维建模技术同样将被大量投入到赋能绿色社会经济的实际节能减排工作中,而这些新一代技术正是浩鲸科技的核心竞争力。浩鲸科技云服务产品线总经理张正锋表示,在能源央企的规划中,AI将提供自动化和机器学习能力,嫁接多种云端应用场景,利用三维建模技术构建数字孪生世界的虚拟电站,远期实现低碳降耗的运行控制并辅助管理决策。
让“超级充电宝“上云只是“双碳三步走”万里长征的一小步,但对于绿色智能却具有里程碑的实践意义。如今,无论是ICT行业还是央企,亦是千行百业,“低碳、绿色”会是人类永恒的话题.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