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业界 互联网 行业 通信 科学 创业

鲲州签约人民智链,携手共话数字未来

来源:财讯网 2022-08-30 09:24:37
A+ A-

8月18日,鲲洲APP正式与人民智链签订战略协议,双方将在数字资产领域开展深入合作,推进国内数字资产行业发展。签约仪式后,鲲洲创始人李玖君女士与人民智链负责人叶季青教授举行深度会谈,就目前不少数藏平台宣布关停、区块链行业现状、用户数字资产安全性等多方面进行深度探讨。叶季青教授身为人民智链开发者、高级工程师、资深行业从业者,对区块链背景下的密码和密钥管理有着深入的研究,具有颇高的权威性与专业性。在交流中,叶教授针对国内数字藏品行业以及数字资产的发展提出了全面且深入的看法,并就人民智链有关技术问题进行了详尽的解答。

鲲洲创始人李玖君:

前段时间,国内有一些大的数藏平台纷纷宣布停止数字产品发行,甚至有部分开始关停,在这种情况下,用户的数字资产是否能够得到保障,又应当如何保障?在您研发的人民智链的规划中,对类似问题的善后方案又是怎样的?

人民智链负责人叶季青教授:

首先我们明确一点,因为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特点,链上的数据不会丢失,而是被打成包放在了后台。刚才你说的那些数藏平台即使关停了,关停的也是前端,对后台的数据没有影响,理论上来讲数据依然也是可以找到的,但是具体流程还是要看相关平台的数据规划和运营机制。在人民智链的运营规划中,退一万步讲,即便出现前端平台关停,我们仍可提供帮助用户从后台提取数据的服务,只不过可能会涉及到一定的服务费。用户不用为个人数字资产的安全性担心。

李玖君:

对于数藏平台关停频发的情况,作为一名业内人士,同时也是一名专家,您有什么看法?

叶季青:

就当前数字行业发展现状来看,平台提供的服务是“资产管理”服务。我们传统资产的管理多是实物或者纸质证明文件等资料的管理,或者是一部分的电子数据管理。但对于数字资产,必须应用密码技术进行权属登记管理,这使得数字资产与密钥发生了对应关系,所以说密钥系统的建设和规划直接关联数字资产的安全性。如果平台密钥管理出现问题,就意味着数字资产管理的根本出了问题。因为现在数字资产管理行业发展时间并不长,行业的技术累积不足,很多平台的运营经验和运营能力不足以解决遇到的问题,特别是技术人员没有经过沉淀,对密钥管理也没有深刻的认知,一旦出现数据积累过多的情况,整体的数据管理就容易出现问题,仅凭人工肯定没有办法恢复有序管理,从综合考量运营成本和运营难度角度去考虑,就有可能导致部分平台草草关停收场。

档案管理其实需要非常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数据量少的时候就应该建立起规范化、标准化、效率化的管理方式,技术人员一定要有前瞻性,要有自己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思路,要能够预见到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才能未雨绸缪把密钥管理好,数据管理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才能有所保障。

李玖君:

您在架构人民智链的时候,有哪些特殊的安全考量?

叶季青:

首先,密钥方面。

对于区块链来说,密码就是灵魂。人民智链一开始就是从国家密码应用的角度提出技术架构,采用国家标准密码体系来做区块链。

很多人对这个的理解就是用国家密码算法去做,实际上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它也有三个层次:第一,算法换成自己的;第二,密钥体系管理换成自己的;第三,用国家密码型号的服务器来做这个架构体系。

按照这个密钥设计,我们现在做的都是落地签名,把信息传送到我们的密码服务器里签名,签完之后再传送回去,相比于云上签名,落地签名场景本身就更加安全。

周杰伦前段时间不是数字藏品被盗了嘛,如果是在我们那个硬件设备里边,根本就不可能被盗走,因为我们用的是国家密码管理局批准销售的型号密码服务器,安全层级相当之高。

其次,共识算法方面。

我们的共识算法从理论上来说,目前在国际上属于领先水平。

人民智链目前做的共识算法可以有效解决安全性和节点记账公平的问题。目前针对共识算法,人民智链申请的国家发明专利已经下来了,这个在国际上也是领先的。除此之外,我们还写了专门的文章发到IEEE会议上。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抢占这个制高点,这也是我们公司最核心的竞争力之一。

李玖君:

刚才您提到了规范化和标准化的问题,很多数字藏品消费者都很关心平台之间互通和标准化的问题。我们也都了解到,目前数字藏品行业中各家数藏平台都在用不同的链,包括联盟链、私链在内,各链之间目前还不互通。针对这个问题,您在搭建人民智链的过程中是怎么考虑的?未来是否有规划、有可能解决这个问题?

叶季青:

首先,链互通在将来是必然会实现的,就和秦国统一货币一样,数字产业要发展,一定是需要一个统一的标准化的链去串联起各个平台的,但是这条链也许并不直接用来参与业务,而是用于认证。以我们人民智链为例,从顶层设计上采用的是三层架构设计,从上到下依次是核心根链、业务链和子链,三层相通形成一条完整链,以此实现数字资产安全性的保障,我们计划将核心根链作为标准化的标杆链来推广。

目前,我们人民智链正在计划到国家相关部门部署核心根链,假设有十个部门参与进来,我们就把核心根链节点布到十个,然后再在核心根链下面部署业务链,用来跑不同的业务,比如碳交易等。如果某项业务量级很大,就可以在业务链下面再部署第三层子链,将这些业务放到子链上去做。

这种三层链的设计主要特点在于灵活性强。一般来说,链的成本跟数量成正比,而且链就和我们修铁路一样,投资是不可逆的,一旦铺设区块链,前期的投入就不可回收,很容易造成资源浪费。而三层链则不同,我们前期把链的整体框架设计好,然后按照地区或者行业需求去逐渐部署,一点点往上加链,这就可以避免前期盲目扩张导致的资源浪费。

人民智链三层链架构设计的灵活性也能够用于我们刚刚所说的统一行业区块链标准上。举个例子去年10月我们在上海参与了一个政府导向的全国试点。当时有十几个小链,各个公司的都是专业链,如果要将它们打通,由于标准不一样很难实现。

后来,我们就提出以我们人民智链的链做底层,然后将各个公司的链挂在我们链上,形成两层链的结构。他们各自的小链跟人民智链数据上可以互通,相互之间就会形成一种互相验证的信任关系,人民智链作为上层链能给他们提供更好的信誉背书,这也让那些小链上的数字资产多了一层安全保障。而这种模式,我们认为未来在整个行业都大有可为。

李玖君:

如果未来人民智链能够成为行业底层链,对数字产业发展和普通用户的使用分别会有什么样的益处?

叶季青:

刚刚我们提到人民智链采用了更具有灵活性的三层链设计,这带来的就是管理成本和管理效率的优化,用户的使用更流畅,数据安全性也更高。

人民智链所采用的三层链设计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下层链并不会将所有数据都导入上层链储存,只是将数据打包哈希函数值挂到上层链,这一行为存在标识,标识哪条下层链,在什么时候将哈希函数值挂入上层链,因此存在唯一的认证性,安全系数极高,同时哈希函数值的打包挂载方式,能够减少冗杂数据带来对成本和效率的负面影响,而且哈希函数和标识配合,也能起到认证背书的作用。复合链条的设计,不仅安全性提升,也减少了单条链因出现问题而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的情况。

李玖君:

如果您上面说的三层链逻辑成立,是否可以认为跨链发行是可行的?

叶季青:

是的,正如上面所表述的上层链设计架构,不是通过串联各链的方式去解决这个问题,而是从顶层架构设计上入手去实现这个跨链需求。

可是要真正做到统一国内整个区块链目前来看还是比较难的。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历史数据问题,众多当前存在的链要接入到一个根链下,以前的数据是比较难处理的,因为算法不一样,密钥不一样。但是如果从接入开始规划,统一进行相应的逻辑和管理改造,以后的数据就互通互认了,这是一个方式。

当然,这个问题也可以通过跟运营方协商来解决,方案就是直接把他们链上之前的数字资产数据再包一层,放到根链上,也是一个可行的办法。

李玖君:

您认为人民智链是否有机会成为国内区块链的底层根链?

叶季青:

从技术上来说,人民智链应该是离这个目标最近的,最有可能达成的。因为从技术累积和对整个行业的理解方面,相对来讲人民智链比较有基础。市面上多数平台,受限于技术团队人才架构或者对行业理解,目前主要的精力仍然在完善已有的架构上,虽然一部分平台拿出了让市场眼前一亮的东西,但是创新性不足,仍然缺乏实质性的、技术性的挖掘。

李玖君:

很多媒体人评价现在数藏行业鱼龙混杂,对消费者不负责任的事件频发,甚至出现部分平台谎称上链实际并未上链的情况,对此您怎么看?

叶季青:

区块链技术是数字化的,同样需要时间和成本的投入,有部分平台为了抢占市场,想要“先上车,后补票”,这肯定是不符合行业规则和诚信准则的,更是对消费者不负责的行为。更不用说为了节约成本伪造上链,这个往严重了说,应该是涉及到违法和欺诈了。

以目前的技术水准,对联盟链来说,在公平公正的共识算法支持下,一秒钟上链100次是比较高速的了。所以在发行量特别大的情况下,为了追求效率,实际的情况一般会把发行和铸造同步进行,在接到单以后和进度条一样同步开启铸造,但这个过程也是一个一个上链,整个铸造过程是需要一个时间的。

在有用户在前端的情况下,有些平台也会采取另一个做法,那就是先上链,后发行,预先做好需要发行的数字产品,然后拿去批量发行。但是这就会存在一个问题,铸造的时候,安全性最高的方式还是每个客户用自己的密钥去铸造,但有的公司为了追求速度,而采取上面预先做好的方法,降低了产品的安全性,一定程度上也是对消费者不负责的行为。

李玖君:

数字资产的特点决定了,只要有任何一个地方不安全、不完善,最后都可能导致全面崩盘。所以作为面对用户的前端平台,本着长期发展和对用户负责的角度,应该从建设初期就做好数据层面的整体规划。如果在布局层面就已经埋下了漏洞,等到数据量巨大的时候,平台的长期发展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