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期的孩子,最让父母头痛,尤其是“14岁现象”最为常见,父母们要用心对待。
成天粘着爸爸妈妈的小可爱,突然就开始变得疏远、不理人。
当你询问孩子为什么总是把自己关在屋子时,他说不要你管!
当你问孩子的学习情况时,他说跟你说有什么用?你又不懂!
当你想和孩子好好交流时,他又说没什么好说的,我们有代沟!
甚至发生争吵时,他会冲动的和你动起手来!
心理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14岁现象”。
北京市曾做过一个关于中学生的心理调查,其中“对待父母的态度”一项中:
56.28%的中学生极度反感或痛恨父母;
19.22%对父母态度冷淡;
13.13%选择了反感父母;
6.62%对父母感到惧怕;
仅仅4.75%的中学生表示喜欢自己的父母。
父母们看到这组数据是不是很痛心,洋葱家庭教育杜博士提醒各位父母,我们要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
从5岁到20多岁,大脑是处于不断发育的过程,而且每个部位发育的时间是有先后顺序的。其中负责管理情绪和感受奖励的大脑边缘系统,一般在15岁以前就发育成熟。而负责人的高级认知功能,包括做出决定、抑制冲动等的前额皮质,却要到到25岁左右才会成熟。也就是说,14岁的孩子已经能和成年人一样感知丰富的情绪,却受限于前额皮质的发育未成熟,无法拥有成年人控制行为的能力。这种生理发育上的不均衡,也就造成了“14岁”现象。
这个阶段的孩子易冲动、自制力差、学习成绩下降,但他们真的是身不由己,这是受他们大脑发育阶段所限制的。此时,家长若与孩子硬碰硬,就很可能酿成悲剧。
接下来洋葱家庭教育杜博就来告诉大家,面对“14岁”孩子,父母应做到:
1、学会倾听,看见孩子的世界
其实很多家长和孩子的矛盾,就是因为你在想、在说,却忽视了听,在没有听到孩子的观点前,便轻易地去评判孩子,从而忽视了孩子的世界。
2、减少批评,要给孩子留足“面子”
这个时期的孩子自我意识开始强烈萌发,来自外界的评价,会轻易扰乱他们的世界。所以做家长的千万不要在外人面前批评孩子。即使在家里批评孩子,最好也要点到为止
3、善于鼓励,让孩子更加自信
清代教育家颜元说:“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张;数过不改也徒伤情,奖长易劝也且全思。”意思是:对待教育孩子,批评十次不如去表扬一次。
当孩子表现不错或者做了好事时,身为父母一定不要吝惜自己的夸奖。你的每一次夸奖,都使孩子得到肯定和鼓励,这样不断的正向激励,就会使孩子不断的朝正确的方向成长。
4、不要只看成绩,要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有些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分数,孩子一到家,首先就是问孩子:考了多少分?其实孩子身上除了分数以外,还有很多闪光点。
不管你接不接受,与孩子“14岁”现象的这场漫长而艰苦的战役,一定会来到你我身边。而当我们真正了解、认识了“14岁”现象的成因,也就知道该如何与这个时期的孩子相处。
洋葱家庭教育杜博强调说:“14岁左右的孩子是‘半成熟’的,既有独立成熟的一面,又限于经验、年龄独立不起来。”
面对即将进入14岁现象的孩子,做父母的需要保持学习心态,提前准备,做好应对措施。当孩子真的有一天开始叛逆、顶嘴时,我们能真正地站在他们的角度理解孩子,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这一渴望成熟又难以独立的关键时期。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