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陶琪近日在她的微信视频号“陶琪的实验艺术”上发布短片《刘胡兰》,影片用爱作为动机来重述刘胡兰的革命事迹,被网友誉为"新的伟大,新的光荣"。片中插曲《五月的鲜花》伤痛而美丽,旁白和自述动情而真切。关于实验艺术,在普通人眼里总是一些稀奇古怪的装置和出格抽象的行为,但陶琪的作品却一改人们之前的陈见。她以前卫的叙述方式构建了感人的朴素故事,唤起常人心中的共鸣,既浪漫深情,又不失对现实的敏锐批评。
陶琪实验艺术短片《刘胡兰》画面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90后博士生李佳玮评价说:“少女的生猛劲儿表现得太灵动了!政治叙事无情,生命叙事有情,给妈妈的梨、情人的糖、少女刘胡兰的反思都是彩色的,却随着生命消逝而黯淡,最终在歌颂的蜡烛光芒中复现,不禁让人想到鲜血也没能染红的到底是什么呢?”
观众范瑶写道:“这是几个小时拼凑堆砌出来的电影说不清楚的。稚嫩也有稚嫩的力量, 站在那儿就是活生生的革命魂,有劲儿啊!单薄的身躯,一双花棉鞋,一点血色,也显得格外美丽,生疼,磅礴。原来还看得到刘胡兰!无声中的袒露,无赘无留,再次感叹,这直达的花刃。”
青年学者谢信步在看后表示:“白棉裤、红棉衣与血染的白玫瑰相呼应;新旧时代的革命战士在音乐的起伏中,既传承又区别。撕掉伪人道主义者的画皮,露出的是重生地主的黠笑……刘胡兰在32年出生,在47年牺牲……革命的故事在30年后回返世界……这个视频太上头了,我要再看一遍。”
青年导演胥豪栋在朋友圈感叹:“当年14岁的刘胡兰,就是这股子劲道!这劲道比咱们柔软,也比咱们刚强。学习刘胡兰,不是学她高呼口号无惧赴死,若不是因为爱,谁又会去闹什么革命?”
陶琪的这版《刘胡兰》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高校思想教育的正能量回归气象,也说明了当代年轻人对革命传统有了新认识,对先烈的尊重景仰已然上升为价值认同与传播实践。
短片《刘胡兰》文本
作者:陶琪
我是谁,我是一个十五岁的少女,一个老百姓。
我篮子里装了一些梨,是给妈妈的。她在弥留之际,说想吃梨,可是,她没有吃到就走了。
我们的村子很大,所有人都说我们富饶,可是,村民还是被饿死了。
一九三八年,我第一次见到本固,我六岁,他十六岁。他在村口守卫,见到我在调皮,他给了我一颗糖。我把糖放在兜里,直到它融化了,还在我兜里。我十四岁那年又见到了他,他是个伤员,我认出了他,为他医治。他给过很多孩子糖,他不记得我了,这可真好,因为我不想听他说是看着我长大的。两个星期后,他痊愈了。他送了一张毛毯,一只钢笔还有一副眼镜到我家。我们订婚了。
(背景歌曲:一道道水来一道道山,队伍出发要上前线……)
组织上派下做鞋的任务,我的男人在战场上,他会因为一双坏鞋摔倒,会因为一双坏鞋死掉。
我守在奶奶病床边,一边做着鞋,一边看着她离开。她是全世 界最不希望我参加革命的人,但是她临走前问我,革命会胜利吗?
革命,革命,革命,用自己的命,革敌人的命。
昨天, 我收到了一封未来的信件。尊严遇上了徽州宴老板娘,有人的命又不如狗命了。黄继光当年被地主欺辱,为狗披麻戴孝的事情,难道还能再让出现吗?年轻人为了有个家,卖掉了自己二十年;有些人连孩子都不敢生了;无序的资本妄图终结七小时工作时长。我的故事,黄继光的故事,雷锋的故事,被一些人说成又红又砖;我见到切·格瓦拉成了小资的装点;帝国主义用一张玛丽莲·梦露的丰乳肥臀照片,妄图麻醉发展中国家的年轻人!美色比鲜血更有力吗?文化比鲜血更有效吗?我出现在镜头前,面对着新的审讯。敌人说他不是地主,是人道主义者,说革命是暴虐,说阶级压迫是陈年旧账。可是正义啊,有多少邪恶假你而行!
云周西本是富饶之地,可是,军阀、国民党用了所有毒辣透顶的手段,把我们辛苦的收成削得一干二净。我见到爷爷奶奶累断了腰,流干了汗,结果还是饿着肚皮。山上,再也没有野果野菜,连树根都没有了。可是,地主却连饿都不让我们饿!高利贷不停地往上叠,谁不还帐,还要落一个老赖的名声!有势力的用武力压迫我们,没势力的又用道德绑架我们!
今天,我被你们抓到了这里,要我“自白”。你们可曾想过,清白是你们要向我们证明的。为了我的爱,为了将来这爱不被玷污,我哪怕先给自己挖好坟墓。我的坟墓上刻着:“刘胡兰,生于一九三二年十月八日,死于一九四七年一月十二日。”
“你们听好了,我可是共产党,你们还是带我出去吧。 ”
(背景歌曲: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鲜花掩盖着志士们的鲜血。为了挽救这垂危的民族,他们正顽强地抗战不歇……)
我的战士抱了我一整夜,之后他就奔赴战场;我的村民为我流下了眼泪,之后他们就拿起镰刀、斧头。老师在讲我的故事,学生在听我的故事,人民说我会永远活在他们心中。毛主席说我:“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