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数字家庭 智能硬件 曝光 评论 快讯 智能

传承黄元御医学流派理论体系,中西医并重提升肺癌诊治水平

来源:今日热点网 2024-05-22 09:56:02
A+ A-

黄元御医学流派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的“中西医并重和发展中医药,推动科技进步和加强队伍建设”的国策,及《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医药人才工作的意见》 中关于“ 实施中医药传承工程,全面系统继承历代各家学术理论、流派及学说,全面系统继承当代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和临床诊疗经验 ,总结中医优势病种临床基本诊疗规律,强化中医药师承教育 ”及“ 面向中医学类专业全面推行院校 — 师承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建立早跟师、早临床学习制度 ”的文件精神,黄元御医学流派为传承和弘扬黄元御医学流派理论体系,并扩大流派传人中西医诊治慢病的理论和临床水平,将邀请当代中西医专病大咖及黄元御医学流派第六代、第七代、第八代和第九代流派传人,拟不定期举办全国中西医慢病防治研修班。为了扩大研修班的影响力,经黄元御医学流派理事会办公室研究决定,委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简称“中医促会”)黄元御医学流派研究与传承专委会向中医促会申请“第一届中西医协同肿瘤防治康复学术交流大会”。大会由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主办,中医促会黄元御医学流派研究与传承专委会、中医促会中西医多学科肿瘤防治专委会、白求恩精神研究会智慧中医分会、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康复专委会承办,北京震旦中医中心协办,会议于2024年5月18-19日在北京瑞尔威酒店成功举办。

出席本次大会的领导与嘉宾有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李俊德教授,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陈建强副会长,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原副院长刘伯齐教授,北京华夏中医药发展基金会赵家棣理事长,首都名中医、北京中医药大学肿瘤学系副主任、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肿瘤血液科主任李仝教授,北京优秀名中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世纪坛医院中医科主任姜敏教授,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山东中医药大学郑红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胡兴胜教授、黄遥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医务处副处长、肿瘤科熊露教授、北京航天总医院中医科主任李玲教授,北京鼓楼中医医院张林军教授,研修班由黄元御医学流派第八代师承人谷祖军主持。

image.png

在开幕式上,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陈建强副会长为北京航天总医院授黄元御医学流派临床实践基地牌匾,黄元御医学流派掌门张林军教授为李玲教授授学术传承工作室牌匾。黄元御医学流派理论体系将在北京航天总医院中医科开展传承研究工作,通过以黄元御医学经典及李玲教授经典运用心法开展传承创新工作,通过李玲师徒临床实践工作,必将探索出黄元御医学流派理论体系慢病防治诊疗路径,不仅提高临床疗效,其研究成果必须丰富黄元御医学流派理论体系,使黄元御学术思想在新时代绽放璀璨的光彩。

image.png

黄元御医学流派临床实践基地及李玲教授学术传承工作室授牌

以四圣心法为标准的黄元御医学经典与第五代、第六代、第七代传人运用祖师经典临床心法组成完整的黄元御医学流派理论体系,在诊治当代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传染病等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方面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让流派传人及师承人深入研学黄元御医学流派理论体系,以再显清代达官贵人、文人墨客及医学家为先师黄元御著作序中赞誉的“宗黄氏即以宗仲景,不宗仲景,黄岐之法不立,不宗黄氏,仲景之法不明”、“欲知医,必尽通四圣之书;欲通四圣之书,必先读先生(黄元御)之书”之临床效验,黄元御医学流派特设立“四圣”杯黄元御医学流派传承创新奖。黄元御医学流派学术委员会,将从黄元御医学流派传人、专委会成员、私淑者、中医爱好者及参会人员的投稿中,遴选优秀论文评选出“四圣”杯黄元御医学流派传承创新奖一、二、三等奖。在大会开幕式上,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原副院长、黄元御医学流派学术顾问、中医促会黄元御医学流派研究与传承专委会名誉主任委员刘伯齐教授,黄元御医学流派掌门、中医促会黄元御医学流派研究与传承专委会主任委员张林军教授,黄元御医学流派考核委员会顾问、中医促会黄元御医学流派研究与传承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李玲教授分别为一等奖郑红教授、二等奖李玲教授、三等奖周瑾、谷祖军、裴明明、刘磊颁发获奖证书。

image.png

“四圣”杯黄元御医学流派传承创新奖

在学术会议期间,举办了黄元御医学流派第七代传承人张林军教授、李玲教授的收徒仪式。收徒仪式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李可歆博士主持,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原副院长刘伯齐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李俊德教授、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陈建强副会长、北京华夏中医药发展基金会赵家棣理事长,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黄遥教授作为见证人出席此次拜师仪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世纪坛医院温丽娜副研究员、北京航天总医院于眉副主任医师、朱海莉副主任医师等十一名优秀中医人才成为黄元御医学流派第八代师承人。

传承人代表李玲教授在致辞中说:作为第七代黄元御医学流派传承人有义务把祖师医学经典及我们传承人的运用经验传与后学,我们第七代传承人一定会恪尽职守,为人师表,悉心传授临床经验与技术特长,鼓励与督促传承弟子如期完成三年的师承学习。以祖师黄元御:“生不为良相济世,亦当为良医济人”的宏愿为榜样,学经典,用经典,师生们通过研学黄元御医学流派理论体系,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提升医术。虽然弟子们每个人起点不同,悟性各异,我们只要以祖师为榜样,相信你们通过三年的刻苦学习,不仅有高尚的医德,更会有精湛的医术,为出师后践行“良医济世”护佑民众健康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和诊治技巧。弟子代表温丽娜在发言中说:在这庄严的拜师仪式上,我们深感责任重大,愿以一颗虔诚之心,传承岐黄之术,弘扬医道精神。作为黄元御医学流派的弟子,应“宁静致远、修心养性”,当以医者之心,行医者之道,恪守医德,以慈悲之怀,医治众生。“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逆旅,然后知歌者之哀也。”岁月沧桑,历练磨砺,才能领悟医道之深邃,体会医者之苦乐。我们要珍惜师父传授的医学智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进取,努力提升自己的医学专业技术水平,为更多的病患带去健康和希望,在医学之路上行稳致远。我们既成为师承人,就要共同传承黄元御医学流派的光荣传统,让黄元御医学流派理论体系在我们手中继续发扬光大,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和人类的健康幸福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黄元御医学流派学术顾问李俊德在拜师仪式致辞中指出:不仅要深入黄元御医学经典,更要把张林军和李玲教授的临床运用经验和学术思想学到手,要把黄元御医学流派理论体系继承好、发展好和利用好;除此之外,还要博学浩如烟海的中医名著,尤其要对中医经典用功至深。虽然现在社会有点浮躁,有好多人不做学问,不做学术;但在这里,我看到你们这些年轻人追求学术,追求进步,特别为中医有人传承而感到特别高兴!也希望你们,学有所成,早日出师,为人民健康做出重大的贡献。黄元御医学流派马涛掌门,希望第八代师承人一要心存敬畏,尊爱师长,精诚团结,爱岗敬业,勇于担当,敢于创新。二要熟谙精典,勤于思悟,躬于笔耕。跟名师,多临床,把基础扎实,掌握实战技能。通过三年学习,顺利通过考核成为流派传人。三,做为第六代传人和太上掌门,看到第七代门人为祖师黄元御再续薪火甚为欣慰,故为本次黄元御医学流派收徒活动做诗祝贺:医术精湛传千古,薪火相续生不息,尔今授徒同庆贺,敢借日月映光辉!

image.png

黄元御医学流派第八代师承人拜师仪式

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陈建强副会长在大会开幕式致辞中指出:慢性病作为全球公共健康的重要挑战,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其防控工作亟需我们医学界的共同努力和智慧结晶。面对慢病的挑战,我们必须认识到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都有其局限性。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慢病患者,实现真正的个体化、全面化治疗。在慢病防治领域,需要中西医携手并进,以开放的心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推动我国慢病防治事业的发展,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最后,愿我们的研修班取得圆满成功,愿我们的努力能够为慢病防治事业带来新的希望和光明。

黄元御医学流派学术顾问、黄元御医学流派研究与传承专委会名誉主任委员刘伯齐教授致辞中指出:黄元御医学流派能够以黄元御医学流派理论体系为基础,邀请黄元御医学流派传人及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等中西医专家就肺癌专病进行学习交流,一定会提升中西医肺癌防治临床水平。更希望“四圣”杯黄元御医学流派传承创新奖的设立,能够激励黄元御医学流派传承人、传人、师承人及专委会成员、中医同仁及爱好者研学黄元御医学流派理论体系,在内外妇儿外科等慢病防治方面再显“先圣治病之效验”的流派研学目标。

黄元御医学流派太上掌门,黄元御医学流派研究与传承专委会名誉主任委员马涛先生在致辞中指出:黄元御医学流派一直秉承研学中华文化思维,传承四圣医学精髓。运用黄元御医学流派理论体系,积极探索肿瘤等慢性病的中医证因机制,借鉴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现代医学对肿瘤等慢性病的病理研究及其防治技术新进展,取长补短、优 势互补,以此助推和提高传统中医药对肿瘤等慢性病的中西医防治水平。最后希望“四圣”杯黄元御医学流派传承创新奖的设立,能够激励黄元御医学流派传承人、传人、师承人及其爱好者、专委会成员、各界中医同仁,运用传统中医思维研发慢性病中医诊治规律,使清·道光举人、著名中医学家欧阳兆熊“宗黄氏即以宗仲景,不宗仲景,黄岐之法不立,不宗黄氏,仲景之法不明”的赞誉在新时代落地生根。

黄元御医学流派掌门,黄元御医学流派研究与传承专委会主任委员张林军教授在致辞中分享了黄元御医学流派创建的缘起,阐述了“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治学原则,“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勇于担当、甘为人梯”流派师训,坚信黄元御医学流派传人如能秉承儒家孔圣人《大学》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止,则近道矣”的精华,“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秉承“专注黄元御医学,研四圣经典奥旨”的流派研学要求,制心一处,必能“妙悟岐黄”,以“传黄岐秦张之道,显先圣治病效验”,尊祖师黄元御“生不为良相济世,亦当为良医济人”之夙愿,实现流派“良医济世”拯救世间疾厄之悲天悯人护佑民众健康,誓作苍生大医之新时代优秀白衣天使的流派业医宗旨。

张林军教授在致辞中指出,社会在发展,随着现代医学的普及,使慢性病成为了中医诊治的主要疾病谱,为再显“先圣治病效验”之研学目标,尊“中西医并重”的国策,为了使黄元御医学流派传人及其理论体系爱好者,不仅有传统中医理论基础和传统思维,还拥有现代医学的知识结构,提升临床疗效,践行“良医济世”之流派业医宗旨为黄元御医学流派发起“全国中西医慢病防治研修班”之缘起。通过“四圣”杯黄元御医学流派传承创新奖的设立,激励传人及爱好者、中医同仁有兴趣深入黄元御医学流派理论体系,通过广览博学中西医知识,使清·咸丰进士、金华知府赵曾向对黄氏之著作曰“欲知医,必尽通四圣之书;通四圣之书,必先读先生之书”的赞誉在新时代开花结果,让黄元御的学术思想在中华大地再展辉煌!助力健康中国建设,为构建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

在学术交流和全国中西医慢病防治研修班中,胡兴胜教授从肺的解剖、组织病理学、基因水平上讲解了肺癌临床特征、分期及手术、放化疗、靶向、免疫及MDT等治疗策略及最新治疗进展;黄遥教授从肺的解剖及影像学基础讲解了肺癌影像学特点、分期、低剂量CT肺癌筛查及最新进展,黄教授尤其对CT筛查对肺结节和观察,对肺癌早发现、早诊断、早手术的三早防治及提升5年生存率方面做了重点讲解,为中西医防治肺结节、提升肺癌治愈率从影像学提供有力支持。两位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专家的学术交流和培训,提升了参与同仁的现代医学防治理论和临床水平,丰富了中西医协同的知识结构。

image.png

首都名中医,北京中医药大学肿瘤学系副主任,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肿瘤血液科主任李仝教授,从中西医结合角度讲解了肺癌诊治及中医疾病、病因病机及分型论治,尤其结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肺癌诊疗方案》分享了肺癌常用方药,尤其从“阳化气,阴成形”角度分享痰瘀互结、气阴两虚证的诊治心法。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肿瘤科熊露主任从近15年肺癌的治疗研究进展,结合靶向及免疫的广泛应用分析肺癌进入慢病时代,结合研究成果讲述了中医扶正培本及分期和分型论治,重点分享了温法辨治恶性肿瘤思考及典型案例。首都北京两位中医肿瘤大咖的经验讲授,丰富了与会同仁及流派传人的理论和临床诊治思维。

黄元御医学流派第八代传人、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山东中医药大学郑红教授从天人合一的角度,以气一元论阐述了中气在脏腑气机升降中的作用,并结合临床案例分享临床运用心法。黄元御医学流派第七代传人、北京优秀名中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世纪坛医院中医科主任姜敏教授从黄元御所处的岁月及生平讲授了祖师的一气周流、六经气化、培土建中、抑阴扶阳等在肺癌及肿瘤方面的学术思想,从学术渊源上传授了黄元御医学流派理论体系诊治肿瘤的心法。黄元御医学流派第七代传人、北京市鼓楼中医医院京城名医馆特需专家张林军教授从水液代谢角度分享了运用黄元御医学经典之水湿痰饮咳嗽理论诊治肺癌的经验,从医学经典阐释了治疗肺癌经验方的依据,从黄元御医学经典揭示了阳虚土湿是“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肾为生痰之根”“百病多由痰作崇”的渊源。

本次学术交流大会及研修班,中西医肺癌大咖及黄元御医学流派第七代、第八代传人交流和宣讲了中西医诊治肺癌的经验和最新进展,丰富了与会同仁及流派传人的中西医肺癌精准治疗的理论和临床技巧,以期最大限度地提高肺癌的生存率、延长生存时间、控制肿瘤进展、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实现带瘤生存。

image.png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82 3641 3660  投诉邮箱:7983347 16@qq.com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