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新兴经济产业研究所、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健康科技工作委员会、中国文化信息协会大健康文化工作委员会主办,北京普辰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第五届中国健康产业大会即将在北京隆重举办。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实施催生了健康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健康需求呈现出井喷式增长,发展趋势随之变化。大健康产业作为朝阳产业,拥有巨大发展空间,是新兴战略性产业,各种“新势力,新能量”进场,聚焦健康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将对中国健康产业的发展带来强劲动力。
届时,大会拟邀请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卫健委、科技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领导及专家学者、企业家代表出席开幕盛典,分别围绕大健康品牌盛典和主题论坛、风云对话、圆桌会议、专场推介、品牌展览、国宴联谊等众多活动展开探讨对接,预计将有来自全国各地500位从事健康产业的企业家汇聚北京,与在大健康领域具有影响力的代表人物共话健康,围绕促进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市场主体品牌建设,增强行业发展活力,展开交流活动。
1、聚集母婴健康发展论坛
论坛以聚集母婴“大健康”赋能产业“新势力”为主题,通过“论坛研讨+新品展示+精准对接+场景体验+线上云展” 五位一体,全方位立体展现中国母婴健康行业发展现状。主办方将邀请母婴健康行业相关专家把脉产业趋势、探讨渠道模式、分析营销新特点、解构新消费群体、探索母婴健康产业未来发展方向,把握产业发展机遇,挖掘行业价值洼地,赋能母婴产业新动态、新趋势、新模式等。
2、饮用水医学高峰论坛
水是生命之源,健康之本!一场无硝烟的疫情战斗之后,从而验证了“水是最好的药”的医学真理,再次把健康饮水推向健康产业发展的高潮!奋战于疫情一线的钟南山院士,多次提醒全民:“要多喝水,喝健康水,激活自身免疫力,增加自愈力”,才是战胜疫情的有效措施。论坛将深度探讨功能性饮用水与慢性病,饮用水医学与饮水科普的关联,论坛将启动全民健康饮水科普示范工程。
3、药食同源暨营养健康发展论坛
弘扬药食同源文化,推广科学规范的药食同源健康产品。发展药食同源、营养健康产业必将增进人民健康福祉,论坛就药食同源“中医、中药、中餐”智慧融合、健康管理与社会化服务、促进营养健康产业消费新格局等展开讨论。
4、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论坛
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中医药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论坛围绕如何把握当下中医药事业发展机遇,为中医药事业传承与创新发展贡献力量,论坛将推动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全球化,产学研及应用一体化,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和作用,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为“中医药+大健康”蓬勃发展助力,为服务人类健康作出积极贡献。
5、大农业+大健康助力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论坛将以绿色农业、绿色食品,聚焦一二三产业融合、乡土特色产业发展和“双新双创”等,积极探索和实践扶贫与兴农相结合的融合式发展模式,依托大健康产业的广阔发展前景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蓬勃的产业活力。
中国健康产业大会创办于2018年,旨在整合全产业链资源,对接上下游企业需求,大会为企业家和高端人士搭建了大规模、大视野、高品位、高价值的互动交流平台,已成为大健康产业界规格最高、人气最旺、财富效应最显著、最不应错过的年度品牌盛会之一。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以及消费观念的转变,人们不再满足于基本的物质需求,越来越多人进入消费升级的状态,开始愿意为自己的颜值买单。医美行业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迅速发展起来的。据国信证券研究报告,按服务收入计,中国医美市场规模自2016年的人民币776亿元增至2020年的人民币154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18.9%,且预计其于2030年将达到人民币6535亿元,自2020年至2030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 15.5%。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医美消费市场,国内医美市场正处在高速增长阶段。
医美行业的发展,不仅促进了经济的增长,也带来了医美行业乱象凸显的问题。根据有关机构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有93000家规模不一的医美机构,然而合法的却只有约13000家,占总体的14%。据消协提供的数据来看,消费者对医美行业的投诉逐年上升,且幅度很大。从2015年的483件到2020年的7233件,医美行业的投诉量在5年内上升了接近14倍。针对医美行业的乱象,国家自2021年便开始逐步出台相应政策,以应对这个狂野生长的庞然大物。《打击非法医疗美容服务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医疗美容广告执法指南》《中国医疗美容标准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等文件相继出台,为医美行业的良性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法律保障。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何以为美,见仁见智。以安全健康为前提,监管部门加强整治,法律制度不断完善,行业诚信自律,社会多元共治,全社会共同努力建立健康的审美观、理性的消费观,相信医美行业的未来不仅各美其美、美人之美,更能美美与共。”从事医美行业的筑颜医疗美容整形机构创始人兼总裁、山东钰水美容用品公司董事长王丹亭说。
颜值经济发展下的今天,整容医美屡见不鲜,医美消费者需求的提高,也让医美行业的价值得以体现。据不完全统计,在95后年轻人中近8成人表示有容貌焦虑,其中对自己容貌“非常不满意需要很多医美项目提升颜值”的重度焦虑者占4.5%。
天眼查数据显示,我国共有超过4万家企业状态为在业、存续、迁入、迁出的医美相关企业。其中,有限责任公司占比超过63%,个体工商户占比约为30%。 地域分布上,广东省的医美相关企业数量最多,接近4500家,约占全国11%。山东省以近3500家的企业数紧随其后。接下来是河南省和北京市,此类企业数都超2500家。
天眼查数据显示,近十年以来,我国医美相关企业的注册增速(全部企业状态)呈现出从高线向低线城市慢慢渗透的现象。具体来看,2010年,一线城市的医美相关企业注册增速接近30%,明显高于新一线城市的10.22%和二线城市的13.25%。
从2013年开始,新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开始赶超一线城市。到了2017年,已经形成新一线城市医美相关企业注册增速最高的局面。值得一提的是,二线城市的医美相关企业注册增速高达23%,高于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
为进一步提高医疗美容机构依法执业意识,共同抵制非法医疗美容服务行为,“中国医美”行业发展与监督自律平台和微博医美联合相关合作方共同开展“扫码验真”试点工作,向社会公示使用合规产品的医美机构,方便公众查询和监督。
根据《关于加强“中国医美”行业信息公示平台宣传和征集“扫码验真”活动作品的通知》(中整协行监委发[2022]7号)工作安排,进一步加大对“扫码验真”试点机构的宣传力度,加强“中国医美”行业监督自律平台的宣传,推进“扫码验真”活动的实施落地,协会将主动为参与行业自律活动的医疗美容机构进行推广。
近期,市场监管总局举行了“2022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专题新闻发布会,针对目前医美行业存在的突出问题,在2022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中,市场监管部门将重点查处医疗服务与美容效果承诺不一致等9类违法行为。
市场监管总局执法稽查局局长燕军表示,医疗美容行业的发展,是人们生活质量提升的标志,有庞大的市场需求。但是,在行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如虚假宣传、仿冒混淆、诱导消费等行业乱象问题,不仅破坏医疗美容行业竞争秩序,还威胁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在市场监管总局印发的《2022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方案》中,明确了重点查处的违法行为,医疗美容领域虚假宣传正是其中之一。据市场监管总局价监竞争局一级巡视员杨洪丰介绍,今年“铁拳”行动中将重点查处医美领域的九类违法行为。主要包括医疗美容机构提供的医疗服务,与通过店堂、微信公众号、网站等发布有关美容效果承诺不一致的行为;通过虚构、夸大医生资历、医疗机构资质荣誉等方式作虚假或者引入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或相关公众的行为;通过虚假案例、虚构诊疗前后对比图等方式,对医疗美容效果或产品功效作虚假、夸大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或相关公众的行为;聘请网络红人、知名博主、带货主播等开展直播营销,直播中利用话术进行虚假商业宣传,欺骗、诱导消费者或相关公众的行为;通过“刷单炒信”等方式虚构交易、编造用户评价,欺骗、误导消费者或相关公众等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