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商业快讯 > 正文

中国生物柴油产业20年——栉风沐雨砥砺行,春华秋实满庭芳

2024-06-21 17:49:25       来源:今日热点网

“地沟油”是餐厨废弃油脂的俗称,是流入非法途径危害食品安全的杀手,是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更是党和政府关心的民生关键小事之一。

废弃食用油脂还是中国生物柴油产业的支柱。

一、我国生物柴油发展的产业政策

2008年09月27日,国家农业部领导在达沃斯论坛上表示:中国发展生物质能源的政策是坚持“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和淡水、不与农业发展去争夺农业自然资源、不能对生态环境造成压力与影响”。因此,废弃食用油脂和非食用草/木本油料是中国生物能源产业的口粮,是生产生物柴油和生物航煤的主要原料来源。

餐厨废弃油脂(俗称地沟油)

2014年11月28日,国家能源局发布《生物柴油产业发展政策》国能科技[2014]511号,指出:生物柴油是指以油脂类原料,如废弃的动植物油脂(简称废弃油脂)、非食用草/木本油料等生产的交通运输用清洁可再生液体燃料,具有十六烷值高、无毒、低硫、可降解、无芳烃等特点,可直接替代或与化石柴油调合使用,有效改善低硫柴油润滑性,有利于降低柴油发动机尾气颗粒物、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硫化物等污染物排放。发展生物柴油产业对于改善大气质量和生态环境,提高绿色清洁燃料应用比重、探索石油替代途径,促进能源农林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解决“地沟油”回流餐桌问题、切实保障食品安全、维护公众身体健康的重大举措,是变废为宝、化害为利,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的必然要求。

为护卫食品安全,促进产业发展,对“地沟油”收运治理工作势在必行。

二、“地沟油”治理的“上海模式”

2010年07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地沟油”整治和餐厨废弃物管理的意见》国办发[2010]36号,以此为基础,上海市开始针对餐厨废弃油脂顶层设计,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

2011年11月7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食安办关于进一步加强餐厨废弃油脂从严监管若干意见的通知》沪府办发[2011]54号。

2012年12月26日 ,上海市人民政府颁布第97号令《上海市餐厨废弃油脂处理管理办法》,这是上海市餐厨废弃油脂治理的纲领性文件。

2013年4月28日,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发布《<上海餐厨废弃油脂处理管理办法>若干规定》沪绿容 (2013) 144号。

2016年12月27日,上海市发改委等部门共同制定出台了《上海市餐厨废弃油脂制生物柴油收运处置应急扶持办法》沪绿容[2016]533号。

2017年11月27日,上海市政府办公厅印发《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地沟油”治理工作意见的实施意见》沪府办发〔2017〕75号。

2018年5月24日,上海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市支持餐厨废弃油脂制生物柴油推广应用暂行管理办法》沪府办规[2018]13号。

2020年5月29日,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关于印发《〈上海市餐厨废弃油脂处理管理办法〉实施若干规定》通知。

2021年2月3日,上海市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印发《上海市支持餐厨废弃油脂制生物柴油推广应用管理办法》沪发改规范〔2021〕2号。

随着系列政策法规发布实施,上海市以食品安全为抓手,率先探索“地沟油”治理和产业发展之路。上海市“地沟油”专项整治工作经历建章立制、规范运收等一系列动作后逐渐走向成熟,实现了餐厨废弃油脂应收尽收、应处尽处、应用尽用,形成了在财政资金支持下,“地沟油”制一代酯基生物柴油回用加油站的餐厨废弃油脂“产、收、处、调、用”全流程闭环治理体系。为全国“地沟油”治理打样的“上海模式”,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储运配送分公司闵行油库

更加令人深表敬意的是,上海的探路者们在成绩面前没有停下脚步,一是在总结“上海模式”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上海模式”,积极探索财政退坡后的市场化机制;二是在一代酯基生物柴油的基础上,推进技术创新,启动“地沟油”制二代烃基生物柴油和生物航煤项目;三是积极推动修订《B5柴油》国家标准,为新产品加持开路;四是将生物柴油从陆路转战海、空,促进产业迭代升级,开辟新的市场空间,扣住产业脉搏,持续引领产业发展。

推进《B10柴油》国标立项研讨会

“上海模式”的成功充分证明,生物柴油的应用推广离不开政府的顶层设计和相关政策、标准保驾护航,缺失了这一环,就不可能有“上海模式”,这也是最值得“上海模式”的学习者和借鉴者们深思的地方。

三、持续更新的国家标准护生物柴油行业行稳致远

2006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第十六条:国家鼓励清洁、高效地开发利用生物质燃料,鼓励发展能源作物。国家鼓励生产和利用生物液体燃料。石油销售企业应当按照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的规定,将符合国家标准的生物液体燃料纳入其燃料销售体系。《可再生能源法》的出台,为生物柴油在我国启航奠定了基础。

2007年1月5日,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等单位起草编制了GB/T20828-2007《柴油机燃料调和用生物柴油(BD100)》,此后,分别于2014年、2015年对该标准进行了修订。

2010年9月26日,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等单位起草编制了GB/T25199-2010《生物柴油调和燃料(B5)》,此后,分别于2014年、2015年对该标准进行了修订。

2017年9月7日,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又起草编制了GB25199-2017《B5柴油》,用于替代上述2个国家标准,为进一步规范生物柴油市场,促进生物柴油产业发展铺平了道路,中国的生物柴油产业渐成星火燎原之势。

除政策和标准外,生物柴油的应用推广更需要得到居于行业支配地位的石油炼化企业的认可。但新生事物的发生发展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四、坎坷的生物柴油成长之路

2014年1月,云南盈鼎生物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垄断地位”、“拒绝交易”为由,将中石化及中石化云南分公司告上法庭。云南盈鼎的核心诉求是中石化及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云南分公司应将云南盈鼎生产的生物柴油纳入燃油销售体系。

经过3年一波三折,2016年8月,最终,云南省高院判决认为,《可再生能源法》相关条款虽然规定石油销售企业应当按照规定,将符合国家标准的生物液体燃料纳入其燃料销售体系。但对于该项法定义务应当如何履行,《可再生能源法》并没有具体规定。对于双方之间的交易问题,应当按照《合同法》规定,经过协商一致来达成交易。

中国生物柴油产业与中国市场咫尺天涯,擦肩而过。正是: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有心栽花花不活,无心插柳柳成荫,中国生物柴油产业墙内开花墙外红。基于碳减排需求,欧盟鼓励在化石能源中调和掺混一定比例的生物质能源,以废弃食用油脂为原料生产的生物柴油较之以食用油脂为原料生产的生物柴油更加环保减排,中国生物柴油无意中成了欧盟市场的香饽饽,从此,中国生物柴油行业在迷茫中过上了仰人鼻息的日子,同时,囿于原料来源和价格波动剧烈,行业非周期性低迷,产业发展亟待破局。

五、成长靠对手,生物柴油发展迎来机遇

2023年7月,由于EBB(European Biodiesel Board欧洲生物柴油协会)对涉嫌逃避欧盟经由中国和英国进口的印尼生物柴油征收的反补贴税的调查请求,2023年8月17日,欧盟委员会正式启动了对相关内容的“反规避”调查,2023年12月20日,欧盟委员会进一步发布声明,对从中国进口的生物柴油展开“反倾销”调查。“双反”调查导致国内相关产业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在此背景下,国家能源局果断出手拯救行业,以期在内循环为基础稳定市场的同时,鼓励产业创新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

2023年9月26日,国家能源局在上海组织召开生物柴油推广应用试点工作现场会,调研上海市有关经验做法,交流分析我国生物柴油产业发展情况。会议强调,国家鼓励生物柴油产业发展和推广应用。发展生物柴油产业、推进生物柴油推广应用试点工作,是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等重大要求的重要举措,既有利于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又有利于防止“地沟油”回流餐桌,保障食品安全。

国家能源局在上海组织召开生物柴油推广应用试点工作现场会

2023年11月13日,国家能源局发出《国家能源局关于组织开展生物柴油推广应用试点示范的通知》(国能发科技[2023]80号),通知指出:生物柴油是以废弃油脂等生物质为原料生产的可再生能源,是国际公认的绿色清洁燃料,受到国际社会广泛重视。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可再生能源法》 明确国家鼓励生产和利用生物液体燃料。《“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也要求大力发展生物柴油等非粮生物燃料。开展生物柴油推广应用试点示范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进能源革命、保障能源安全的有益举措,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有效途径,是推进废弃物循环利用、保障人民餐桌安全的有力手段。

至2024年3月29日,全国22家企业进入了生物柴油推广应用试点示范项目。

六、国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创新争先领风骚

海淀区国有控股上市企业(代码:300072)北京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携二代烃基生物柴油落地北京,这也是全国首个二代烃基生物柴油规模应用试点。“海新能科”深耕生物能源板块,具有国际领先的烃基生物柴油(HVO)和生物航煤(SAF)生产技术,是行业内头部企业,由“海新能科”承担北京市二代烃基生物柴油应用推广试点工作实至名归。

山东三聚生物能源有限公司(海新能科下属企业)

二代烃基生物柴油与石化柴油分子结构几乎相同,与同标号石化柴油使用、贮存性能也几乎一致,可任意比例掺混,使用不受地域、温度限制,具有一代酯基生物柴油无可比拟的优势。

二代烃基生物柴油的生产难度远高于一代酯基生物柴油,技术上大大领先于一代酯基生物柴油,具有更加优良的排放特性,生产成本略高于一代酯基生物柴油,是生物柴油的发展方向。

七、生物柴油发展驶入快车道

在启动试点示范项目的同时,为生物柴油开启国内市场保驾护航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的修订工作也在紧锣密鼓的展开。

应国家能源局尽快修订 GB25199-2017《B5柴油》的要求,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于2024年3月22日在北京召开了《B5柴油》国家标准的修订启动会。可以预期的是,随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生物柴油调和油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出台,生物柴油的创新和发展必将驶入快车道。

此时,距离《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实施已近20年。坚持就是胜利,坚持就会改变,坚守中,许多行业先行者已经从黑发人熬成了白发人。为坚持不懈的中国生物柴油产业探路者和坚守者们点赞。

与此同时,另一个生物能源行业的重大利好也扑面而来。

2024年2月4日,国务院发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75号),并于2024年5月1日实施,标志着暂停6年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CCER)市场正式重启。在“双碳目标”引领下,以废弃食用油脂和非食用草/木本油料为原料的中国生物柴油产业必将为“护卫食品安全,守卫蓝天白云,服务双碳目标”贡献更大的力量。

中国生物能源产业发展方兴未艾,未来可期。

八、引领行业,弯道超车看北京

2005年前后,北京市餐厨废弃油脂的行业管理工作从原北京市环保局移交到原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2008年北京市奥运会前夕,在时任北京市领导的推动下,北京市开始了餐厨垃圾(含餐厨废弃油脂)的治理工作。2010年07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地沟油”整治和餐厨废弃物管理的意见》国办发[2010]36号出台后,2011年8月23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市政市容委《关于加快推进本市餐厨垃圾和废弃油脂资源化处理工作方案》的通知(京政办发〔2011〕47号),北京市和上海市同期走上了餐厨废弃油脂治理之路。后来,因行业成因的特殊性以及各种主客观原因,北京市餐厨废弃油脂未能实现类似上海市全链条精细化规范管理,更由于没有末端处理设施,北京市的废弃油脂主要以销往河北和国外市场为主。北京市餐厨废弃油脂的治理工作已经落后于国内主要城市。

餐厨废弃油脂治理是一项社会关注度高且复杂的民生工程,需要多部门协调才能推动落实,北京市需在学习借鉴国内领先的其他城市治理经验的基础上,强化顶层设计,编制符合北京市行业管理和产业发展道路的相关政策,力争在行业管理、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层面建设符合北京市特点的治理体系,实现高起点弯道超车。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一代酯基生物柴油的冷凝点和冷滤点较高,北京市的气温不适合使用一代酯基生物柴油,应以发展二代烃基生物柴油和生物航煤为宜。

烃基生物柴油和生物航煤

北京是中国的首都,直辖市和特大型城市,是中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也是京津冀地区的领头羊,我们有理由期待在借鉴优化“上海模式”基础上,结合地域特点,创新“北京模式”,引领区域产业发展。

九、社会组织牵手,区域互动,促行业发展

2019年以来,在北京市市容环境卫生协会有机垃圾专业委员会和上海市食品安全工作联合会的牵动下,京沪两地同仁密切切磋交流,相互学习借鉴,每年于京沪两地召集全国行业从业者开展餐厨废弃油脂治理和产业发展交流活动,为行业发展献计献策、谋篇布局。

北京市市容环境卫生协会常务理事兼有机垃圾处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宋建国发言

进入2024年,为进一步布局生物柴油原料端,在北京,中国林业与环境促进会发起成立了生物能源分会,以期进一步统筹全国产业链,开拓非食用草木本油料市场。在上海,有关单位拟发起成立中国(长三角·华东区)生物燃料技术与产业发展联盟,并已进入筹备阶段。京沪两地深化合作空间,牵手并带动其各自所在的京津冀、长三角地区,初步形成区域合作,区域互动,你追我赶的产业创新发展的生动局面。

中国(长三角·华东区)生物燃料技术与产业发展联盟筹备成立大会

十、中国生物柴油产业春华秋实,未来可期

树欲静而风不止。今年以来,信奉弱肉强食“丛林法则”的西方霸权亡我之心不死,除在生物柴油领域对我国开展“双反”调查外,在我国国际竞争力强的其它领域,以“产能过剩”论打压中国企业,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扼杀在摇篮里已经成为西方霸权的政治正确。干不过别人,就说别人“产能过剩”,基本上等同于强盗逻辑,和强盗打交道除了更加强大别无出路。

京沪餐厨废弃油脂治理和产业发展论坛

我们唯有高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旗,在国家能源部门的带领下,在应对欧盟的“双反”调查的同时,以强大的内生动力发展壮大自己,以更快、更高、更强回击西方霸权的“产能过剩”论。

此时,不由想起了带领中国人民砸烂枷锁,冲出藩篱的毛主席“压倒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压倒”的豪言壮语。遇压则强,百炼成钢。事实证明,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的新中国面前,来自外部的压力往往演变成促进我们内部进化和爆发的动力。

多难兴邦。产业寒冬的暗流涌动下正在孕育着一场20年来史无前例的行业变革。借用西方一句谚语: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让我们一起期待中国生物柴油产业春华秋实的破晓时分。

一路披荆斩棘,

终于走过了漫漫长夜。

在大地的沉寂和天空的阴霾中,东方欲晓。

此刻,

我们已经安静下来,

无忧,无喜,无惧。

遥望天际,

等待着喷薄欲出的朝阳去冲破黎明前的黑暗,

这是最后的斗争。

作者:宋建国

中国林业与环境促进会生物能源分会常务副会长兼执行秘书长

北京市市容环境卫生协会常务理事兼有机垃圾处理专业委员会主任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关键词:

责任编辑:kj005

商业快讯

中国生物柴油产业20年——栉风沐雨砥砺行,春华秋实满庭芳

2024-06-21 17:49:25   今日热点网

“地沟油”是餐厨废弃油脂的俗称,是流入非法途径危害食品安全的杀手,是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更是党和政府关心的民生关键小事之一。

废弃食用油脂还是中国生物柴油产业的支柱。

一、我国生物柴油发展的产业政策

2008年09月27日,国家农业部领导在达沃斯论坛上表示:中国发展生物质能源的政策是坚持“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和淡水、不与农业发展去争夺农业自然资源、不能对生态环境造成压力与影响”。因此,废弃食用油脂和非食用草/木本油料是中国生物能源产业的口粮,是生产生物柴油和生物航煤的主要原料来源。

餐厨废弃油脂(俗称地沟油)

2014年11月28日,国家能源局发布《生物柴油产业发展政策》国能科技[2014]511号,指出:生物柴油是指以油脂类原料,如废弃的动植物油脂(简称废弃油脂)、非食用草/木本油料等生产的交通运输用清洁可再生液体燃料,具有十六烷值高、无毒、低硫、可降解、无芳烃等特点,可直接替代或与化石柴油调合使用,有效改善低硫柴油润滑性,有利于降低柴油发动机尾气颗粒物、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硫化物等污染物排放。发展生物柴油产业对于改善大气质量和生态环境,提高绿色清洁燃料应用比重、探索石油替代途径,促进能源农林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解决“地沟油”回流餐桌问题、切实保障食品安全、维护公众身体健康的重大举措,是变废为宝、化害为利,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的必然要求。

为护卫食品安全,促进产业发展,对“地沟油”收运治理工作势在必行。

二、“地沟油”治理的“上海模式”

2010年07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地沟油”整治和餐厨废弃物管理的意见》国办发[2010]36号,以此为基础,上海市开始针对餐厨废弃油脂顶层设计,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

2011年11月7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食安办关于进一步加强餐厨废弃油脂从严监管若干意见的通知》沪府办发[2011]54号。

2012年12月26日 ,上海市人民政府颁布第97号令《上海市餐厨废弃油脂处理管理办法》,这是上海市餐厨废弃油脂治理的纲领性文件。

2013年4月28日,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发布《<上海餐厨废弃油脂处理管理办法>若干规定》沪绿容 (2013) 144号。

2016年12月27日,上海市发改委等部门共同制定出台了《上海市餐厨废弃油脂制生物柴油收运处置应急扶持办法》沪绿容[2016]533号。

2017年11月27日,上海市政府办公厅印发《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地沟油”治理工作意见的实施意见》沪府办发〔2017〕75号。

2018年5月24日,上海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市支持餐厨废弃油脂制生物柴油推广应用暂行管理办法》沪府办规[2018]13号。

2020年5月29日,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关于印发《〈上海市餐厨废弃油脂处理管理办法〉实施若干规定》通知。

2021年2月3日,上海市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印发《上海市支持餐厨废弃油脂制生物柴油推广应用管理办法》沪发改规范〔2021〕2号。

随着系列政策法规发布实施,上海市以食品安全为抓手,率先探索“地沟油”治理和产业发展之路。上海市“地沟油”专项整治工作经历建章立制、规范运收等一系列动作后逐渐走向成熟,实现了餐厨废弃油脂应收尽收、应处尽处、应用尽用,形成了在财政资金支持下,“地沟油”制一代酯基生物柴油回用加油站的餐厨废弃油脂“产、收、处、调、用”全流程闭环治理体系。为全国“地沟油”治理打样的“上海模式”,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储运配送分公司闵行油库

更加令人深表敬意的是,上海的探路者们在成绩面前没有停下脚步,一是在总结“上海模式”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上海模式”,积极探索财政退坡后的市场化机制;二是在一代酯基生物柴油的基础上,推进技术创新,启动“地沟油”制二代烃基生物柴油和生物航煤项目;三是积极推动修订《B5柴油》国家标准,为新产品加持开路;四是将生物柴油从陆路转战海、空,促进产业迭代升级,开辟新的市场空间,扣住产业脉搏,持续引领产业发展。

推进《B10柴油》国标立项研讨会

“上海模式”的成功充分证明,生物柴油的应用推广离不开政府的顶层设计和相关政策、标准保驾护航,缺失了这一环,就不可能有“上海模式”,这也是最值得“上海模式”的学习者和借鉴者们深思的地方。

三、持续更新的国家标准护生物柴油行业行稳致远

2006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第十六条:国家鼓励清洁、高效地开发利用生物质燃料,鼓励发展能源作物。国家鼓励生产和利用生物液体燃料。石油销售企业应当按照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的规定,将符合国家标准的生物液体燃料纳入其燃料销售体系。《可再生能源法》的出台,为生物柴油在我国启航奠定了基础。

2007年1月5日,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等单位起草编制了GB/T20828-2007《柴油机燃料调和用生物柴油(BD100)》,此后,分别于2014年、2015年对该标准进行了修订。

2010年9月26日,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等单位起草编制了GB/T25199-2010《生物柴油调和燃料(B5)》,此后,分别于2014年、2015年对该标准进行了修订。

2017年9月7日,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又起草编制了GB25199-2017《B5柴油》,用于替代上述2个国家标准,为进一步规范生物柴油市场,促进生物柴油产业发展铺平了道路,中国的生物柴油产业渐成星火燎原之势。

除政策和标准外,生物柴油的应用推广更需要得到居于行业支配地位的石油炼化企业的认可。但新生事物的发生发展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四、坎坷的生物柴油成长之路

2014年1月,云南盈鼎生物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垄断地位”、“拒绝交易”为由,将中石化及中石化云南分公司告上法庭。云南盈鼎的核心诉求是中石化及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云南分公司应将云南盈鼎生产的生物柴油纳入燃油销售体系。

经过3年一波三折,2016年8月,最终,云南省高院判决认为,《可再生能源法》相关条款虽然规定石油销售企业应当按照规定,将符合国家标准的生物液体燃料纳入其燃料销售体系。但对于该项法定义务应当如何履行,《可再生能源法》并没有具体规定。对于双方之间的交易问题,应当按照《合同法》规定,经过协商一致来达成交易。

中国生物柴油产业与中国市场咫尺天涯,擦肩而过。正是: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有心栽花花不活,无心插柳柳成荫,中国生物柴油产业墙内开花墙外红。基于碳减排需求,欧盟鼓励在化石能源中调和掺混一定比例的生物质能源,以废弃食用油脂为原料生产的生物柴油较之以食用油脂为原料生产的生物柴油更加环保减排,中国生物柴油无意中成了欧盟市场的香饽饽,从此,中国生物柴油行业在迷茫中过上了仰人鼻息的日子,同时,囿于原料来源和价格波动剧烈,行业非周期性低迷,产业发展亟待破局。

五、成长靠对手,生物柴油发展迎来机遇

2023年7月,由于EBB(European Biodiesel Board欧洲生物柴油协会)对涉嫌逃避欧盟经由中国和英国进口的印尼生物柴油征收的反补贴税的调查请求,2023年8月17日,欧盟委员会正式启动了对相关内容的“反规避”调查,2023年12月20日,欧盟委员会进一步发布声明,对从中国进口的生物柴油展开“反倾销”调查。“双反”调查导致国内相关产业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在此背景下,国家能源局果断出手拯救行业,以期在内循环为基础稳定市场的同时,鼓励产业创新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

2023年9月26日,国家能源局在上海组织召开生物柴油推广应用试点工作现场会,调研上海市有关经验做法,交流分析我国生物柴油产业发展情况。会议强调,国家鼓励生物柴油产业发展和推广应用。发展生物柴油产业、推进生物柴油推广应用试点工作,是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等重大要求的重要举措,既有利于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又有利于防止“地沟油”回流餐桌,保障食品安全。

国家能源局在上海组织召开生物柴油推广应用试点工作现场会

2023年11月13日,国家能源局发出《国家能源局关于组织开展生物柴油推广应用试点示范的通知》(国能发科技[2023]80号),通知指出:生物柴油是以废弃油脂等生物质为原料生产的可再生能源,是国际公认的绿色清洁燃料,受到国际社会广泛重视。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可再生能源法》 明确国家鼓励生产和利用生物液体燃料。《“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也要求大力发展生物柴油等非粮生物燃料。开展生物柴油推广应用试点示范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进能源革命、保障能源安全的有益举措,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有效途径,是推进废弃物循环利用、保障人民餐桌安全的有力手段。

至2024年3月29日,全国22家企业进入了生物柴油推广应用试点示范项目。

六、国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创新争先领风骚

海淀区国有控股上市企业(代码:300072)北京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携二代烃基生物柴油落地北京,这也是全国首个二代烃基生物柴油规模应用试点。“海新能科”深耕生物能源板块,具有国际领先的烃基生物柴油(HVO)和生物航煤(SAF)生产技术,是行业内头部企业,由“海新能科”承担北京市二代烃基生物柴油应用推广试点工作实至名归。

山东三聚生物能源有限公司(海新能科下属企业)

二代烃基生物柴油与石化柴油分子结构几乎相同,与同标号石化柴油使用、贮存性能也几乎一致,可任意比例掺混,使用不受地域、温度限制,具有一代酯基生物柴油无可比拟的优势。

二代烃基生物柴油的生产难度远高于一代酯基生物柴油,技术上大大领先于一代酯基生物柴油,具有更加优良的排放特性,生产成本略高于一代酯基生物柴油,是生物柴油的发展方向。

七、生物柴油发展驶入快车道

在启动试点示范项目的同时,为生物柴油开启国内市场保驾护航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的修订工作也在紧锣密鼓的展开。

应国家能源局尽快修订 GB25199-2017《B5柴油》的要求,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于2024年3月22日在北京召开了《B5柴油》国家标准的修订启动会。可以预期的是,随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生物柴油调和油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出台,生物柴油的创新和发展必将驶入快车道。

此时,距离《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实施已近20年。坚持就是胜利,坚持就会改变,坚守中,许多行业先行者已经从黑发人熬成了白发人。为坚持不懈的中国生物柴油产业探路者和坚守者们点赞。

与此同时,另一个生物能源行业的重大利好也扑面而来。

2024年2月4日,国务院发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75号),并于2024年5月1日实施,标志着暂停6年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CCER)市场正式重启。在“双碳目标”引领下,以废弃食用油脂和非食用草/木本油料为原料的中国生物柴油产业必将为“护卫食品安全,守卫蓝天白云,服务双碳目标”贡献更大的力量。

中国生物能源产业发展方兴未艾,未来可期。

八、引领行业,弯道超车看北京

2005年前后,北京市餐厨废弃油脂的行业管理工作从原北京市环保局移交到原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2008年北京市奥运会前夕,在时任北京市领导的推动下,北京市开始了餐厨垃圾(含餐厨废弃油脂)的治理工作。2010年07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地沟油”整治和餐厨废弃物管理的意见》国办发[2010]36号出台后,2011年8月23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市政市容委《关于加快推进本市餐厨垃圾和废弃油脂资源化处理工作方案》的通知(京政办发〔2011〕47号),北京市和上海市同期走上了餐厨废弃油脂治理之路。后来,因行业成因的特殊性以及各种主客观原因,北京市餐厨废弃油脂未能实现类似上海市全链条精细化规范管理,更由于没有末端处理设施,北京市的废弃油脂主要以销往河北和国外市场为主。北京市餐厨废弃油脂的治理工作已经落后于国内主要城市。

餐厨废弃油脂治理是一项社会关注度高且复杂的民生工程,需要多部门协调才能推动落实,北京市需在学习借鉴国内领先的其他城市治理经验的基础上,强化顶层设计,编制符合北京市行业管理和产业发展道路的相关政策,力争在行业管理、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层面建设符合北京市特点的治理体系,实现高起点弯道超车。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一代酯基生物柴油的冷凝点和冷滤点较高,北京市的气温不适合使用一代酯基生物柴油,应以发展二代烃基生物柴油和生物航煤为宜。

烃基生物柴油和生物航煤

北京是中国的首都,直辖市和特大型城市,是中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也是京津冀地区的领头羊,我们有理由期待在借鉴优化“上海模式”基础上,结合地域特点,创新“北京模式”,引领区域产业发展。

九、社会组织牵手,区域互动,促行业发展

2019年以来,在北京市市容环境卫生协会有机垃圾专业委员会和上海市食品安全工作联合会的牵动下,京沪两地同仁密切切磋交流,相互学习借鉴,每年于京沪两地召集全国行业从业者开展餐厨废弃油脂治理和产业发展交流活动,为行业发展献计献策、谋篇布局。

北京市市容环境卫生协会常务理事兼有机垃圾处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宋建国发言

进入2024年,为进一步布局生物柴油原料端,在北京,中国林业与环境促进会发起成立了生物能源分会,以期进一步统筹全国产业链,开拓非食用草木本油料市场。在上海,有关单位拟发起成立中国(长三角·华东区)生物燃料技术与产业发展联盟,并已进入筹备阶段。京沪两地深化合作空间,牵手并带动其各自所在的京津冀、长三角地区,初步形成区域合作,区域互动,你追我赶的产业创新发展的生动局面。

中国(长三角·华东区)生物燃料技术与产业发展联盟筹备成立大会

十、中国生物柴油产业春华秋实,未来可期

树欲静而风不止。今年以来,信奉弱肉强食“丛林法则”的西方霸权亡我之心不死,除在生物柴油领域对我国开展“双反”调查外,在我国国际竞争力强的其它领域,以“产能过剩”论打压中国企业,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扼杀在摇篮里已经成为西方霸权的政治正确。干不过别人,就说别人“产能过剩”,基本上等同于强盗逻辑,和强盗打交道除了更加强大别无出路。

京沪餐厨废弃油脂治理和产业发展论坛

我们唯有高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旗,在国家能源部门的带领下,在应对欧盟的“双反”调查的同时,以强大的内生动力发展壮大自己,以更快、更高、更强回击西方霸权的“产能过剩”论。

此时,不由想起了带领中国人民砸烂枷锁,冲出藩篱的毛主席“压倒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压倒”的豪言壮语。遇压则强,百炼成钢。事实证明,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的新中国面前,来自外部的压力往往演变成促进我们内部进化和爆发的动力。

多难兴邦。产业寒冬的暗流涌动下正在孕育着一场20年来史无前例的行业变革。借用西方一句谚语: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让我们一起期待中国生物柴油产业春华秋实的破晓时分。

一路披荆斩棘,

终于走过了漫漫长夜。

在大地的沉寂和天空的阴霾中,东方欲晓。

此刻,

我们已经安静下来,

无忧,无喜,无惧。

遥望天际,

等待着喷薄欲出的朝阳去冲破黎明前的黑暗,

这是最后的斗争。

作者:宋建国

中国林业与环境促进会生物能源分会常务副会长兼执行秘书长

北京市市容环境卫生协会常务理事兼有机垃圾处理专业委员会主任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相关阅读

美图推荐

金融科技下,金融企业如何保障信息安全
主播雨化田们再接新活,这次让网友们下载的是交管12123APP
深圳看到科技发布Kandao Meeting S 180°超广角智能视频会议机
QQ音乐做了“一件有意义的小事”,让这些孩子听见“听不见”的音乐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