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胃病患者信赖中医,希望中医能帮助他们解除疾病困扰。那么中医怎么治肠胃病效果好?今天我们为大家推荐一种具有创新性的疗法——南京太乙堂中医院梁世界主任的祛湿毒多脏兼顾疗法。
梁世界幼承庭训,热爱中医。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后,有幸师承中华医林杰出人物吕长善先生学习“阴阳整体平衡疗法”。该疗法是吕长善先生临床40余年所获得的成果,梁世界通过随师侍诊,用心揣摩“伤寒论新解”的精义,深刻感悟恩师理、法、方、药的工、巧、奇、妙,中医理论水平和诊疗水平明显提高。
梁世界在掌握“阴阳整体平衡疗法”后,又拜国医大师李佃贵为师学习中医“湿毒论”。李佃贵是全国著名肠胃专家、中医胃肠泰斗、国医大师、中医“浊毒论”创始人。其创建的“浊毒论”是中医学术体系的独特组成部分,在各类常见病、疑难病治疗上产生了显著的效果。在消化系统疾病的病因病机上,李佃贵提出“浊邪”、“浊毒”致病观点,在临床上创制了全新的治疗法则,获得确凿效果。
梁世界通过刻苦学习,用心揣摩“湿毒论”的精义,全面继承了“浊毒论”学术精髓,用建立在“湿毒论”基础上的“浊毒学”指导自己的临床实,采用以“清热解毒、化浊祛湿”为核心的多脏兼顾思路治疗肠胃病,在临床上获得满意效果,受到广大患者的欢迎与认可。
肠胃病治疗为什么要以“清热解毒、化浊祛湿”为核心?梁世界解释说,按照恩师李佃贵的理论,肠胃病关键病机是“浊邪”、“浊毒”致病,故此在临床上必须重视清热解毒、化浊祛湿,因为清热解毒、化浊祛湿就是祛湿毒。
至于多脏同治,则是梁世界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精勤探索、疑病索解的结果。梁世界认为肠胃病的发生与多个脏腑存在密切关联,肠胃病治疗首先应顾及脾与胃的关系。脾胃是身体的轴心:脾主运化,其功能是传输营养,其他各脏腑的营养都靠脾来供应。一旦脾脏运化失职,清气不升,则会影响胃的受纳与通降;反之如果胃的功能受损,同样会影响到脾。所以肠胃病治疗,首当考虑到脾的调养。
其次是顾及肝与胃的关系。肝与胃在功能上也存在密切之关联,情志不畅引起肝郁气滞,而肝气郁结则可导致血滞不行,损伤胃络,转成血淤,引起吐血或便血;此外由于肝所分泌的胆汁能够促进饮食的消化吸收,所以肝病变也会影响脾胃功能的正常发挥。所以中医肠胃病治疗,也要考虑肝的因素。
以祛湿毒为核心的多脏兼顾治疗肠胃病的优势,是各奏其用,杂合以治,各得其所。通过多脏同治,解决了胃阴不足、虚热内扰;肝郁气滞、胃失和降;血行不畅、胃络瘀阻;胃气不和、食滞不化等问题,使肠胃病治疗不再因为忽视各脏腑间因果关系而顾此失彼,从而有效提高了肠胃病的治疗效果,尤其在慢性顽固性肠胃病治疗上有特殊优势。
【大夫档案】
梁世界名誉院长
国医大师李佃贵亲传弟子
整体阴阳平衡疗法学术传承人
中国抗癌协会传统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会员
中国中医药促进会中医药传承发展工作委员会委员
专家简介:
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全国著名中医泰斗、国医大师、“中医浊毒论”奠基人李佃贵教授亲传弟子;中华医林杰出人物、“阴阳整体平衡疗法”开创者吕长善先生、陈会甫教授学术传承人;民间治癌奇人张愈主任入门弟子。中医临床实践经验近三十年,精通临证精典,用药方略,融汇贯通中西医学,对诊断和治疗有独到之处,被众多康复患者一致认可。
在《江苏中医》《世界卫生》《河北中医》《重庆实用中医药杂志》等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过论文多篇,其中《升降散临床应用举隅》一文获得全国论文一等奖,《高血压从痰论治》获得中华医学论文一等奖,《截断扭转治顿咳》《截断扭转治心衰》先后被《中国社区医师杂志》“名师垂教”重点专栏录入,在业内引起很大反响。主编《吕长善临床经验集》(待出版)一部。临床提倡“治病求本”,注重整体观念,参合地域人群体质成因,强调对因施治,经过长期实践验证,疗效比常规辩证论治明显提高。
擅长项目:
擅长运用“阴阳整体平衡疗法”结合“浊毒论”治疗疑难杂症如各种类型的肝病;高血压、头晕头痛、脑梗、偏瘫、脑萎缩、帕金森、冠心病、心肌病等心脑及周围血管疾病;肺结节、甲状腺、淋巴结节等各种结节囊肿;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呼吸疾病;慢性胃炎、溃疡、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结肠炎、口臭等各型胃肠病;前列腺、性功能障碍;失眠抑郁;湿疹、痤疮、脱发等皮肤病;血液病、糖尿病、眩晕、肝病、肾病等各种疑难杂病,取得了满意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