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行浙里实践团合影
“八八战略”明确指出:要“进一步发挥浙江的生态优势,创建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跨山问海,奋进争先,作为华侨之乡、稻鱼文化的标杆,20年间,青田矢志跨越赶超,求是挺进,推动“八八战略”走深走实,社会发展不断开创新局面。在“八八战略”二十周年和全球农业文化遗产大会召开一周年之际,浙江工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校精品实践团队“习行浙里”实践团以此为契机,以“传承农遗文化,贡献青年力量”为主题,走进青田,走进乡村,走近农遗,通过组织开展系列访谈活动与主题教育,深入研究农业文化遗产与乡村振兴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探索农遗赋能乡村振兴的新时代路径。
▲“习行浙里”社会实践地点线路图
【发掘青田农业非遗模式,探索乡村经济发展路径】
响应“千万工程”的使命召唤,紧扣“绿色浙江”的生态要求。在社会实践正式开始前,实践团队有幸邀请到共青团青田县委会书记蔡铭泽与青田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工程师吴伟立,通过座谈会的形式,就青田发展现状与所遇难题,以及稻鱼共生系统的发展过程、运行模式、特殊之处,为团队成员进行分享。本次座谈会为团队成员探索党建引领下农遗赋能乡村振兴的共富新模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实践小队与蔡书记、吴老师一同开展座谈会
【农遗传承在路上,稻鱼共生好“丰”景】
稻鱼共生系统可谓是青田发展的一张“金名片”,为深入了解这一世界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习行浙里”实践团队来到了青田县稻鱼共生系统博物馆。
▲青田水系图与青田鱼类品种展示
在讲解员介绍下,实践团了解到青田稻鱼共生系统是种植业和养殖业有机结合的一种生产模式,也是一种“资源复合利用系统”。这种系统大大减少了传统生产模式对化肥农药的依赖,不仅增加了系统的生物多样性,还保证了农田的生态平衡,以稻养鱼、以鱼促稻,生态互利,最终实现稻鱼双丰收。
▲实践团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
▲实践团在参观中进行讨论分享
随后,为亲身感受农遗文化的魅力,实践团奔赴中国田鱼村、“稻鱼共生系统”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核心保护区——龙现村,进行实地探索。实践团成员也在吴老师的带领下,一同重走了当时参加农遗大会的领导人们走过的路,亲身感受蜿蜒曲折的农遗路上凝聚着的青田千年智慧的结晶,感悟农遗文化的深远魅力。
▲中国田鱼村、重走农遗路
【大国农匠,赓续千年农遗】
为实际了解当地农户在从事稻鱼养殖过程中的情况,实践团来到了青田县仁庄镇,探访当地著名农户徐冠洪先生。据了解,徐先生曾先后在青田建立“稻鱼共生”有机循环生产示范基地110亩、青田田鱼原种保护与孵化育苗基地120亩,培育原种青田田鱼水花5000万尾以上。在进行稻鱼生产的实践过程中,徐先生就如何提高产量、如何防止飞鸟、如何解决螺类入侵等问题,进行了多角度长时间的实验,并最终探索出“免耕地、免除草、免施肥、免打药”的新时代“稻鱼共生”有机循环模式,大大节约种植水稻的劳动力。此外,他还建起青田田鱼原种保护中心,采集青田多地的高山鱼种,通过现代化玻璃温室和人工培育技术,将原来两年的鱼苗培育期缩短至一年。他也因此获得了农遗传承师、侨乡农师等多项荣誉。去年6月,他还作为世界农民代表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主会场上发言,同年9月被农业农村部授予“大国农匠”称号。
▲跟随徐冠洪参观稻鱼生产基地
在参观过程中,团队成员就稻鱼产业链与徐先生展开了深入交流,据徐先生描述,稻鱼产业在其投身的十余年来,虽然得到飞快发展,但仍面临着政府补贴不足、机械化程度低、养殖标准缺乏等问题。
▲徐冠洪的稻鱼生产基地
让稻鱼共生的技术与理念得到传承与推广是徐冠洪从事稻鱼产业的初心,在交流的最后,他殷切的希望能有更多有能力、有学识的有志青年投入到稻鱼产业中,传承传统文化、致力乡村振兴。
探索农遗文化的最后一站,实践团来到了章旦乡鱼苗养殖基地负责人徐观南的家中,向其了解了古法养鱼的方法以及鱼苗养殖产业的发展现状。从其口中我们得知,当前章旦乡发展鱼苗养殖面临着青壮年劳动力严重不足、鱼苗市场需求量较小、政府补贴不足等困境。
▲对鱼苗养殖厂负责人进行访谈
【农遗千年助推乡村振兴,青年传承凝聚强大力量】
农业文化遗产是农业的宝贵财富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遗大会上,强调人类在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璀璨的农耕文明,保护农业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责任。坚持原态保护、活态利用、业态融合,青田证明稻鱼共生这条路走得通且走得远。扛起农遗首位担当、厚植农遗发展生态,未来的青田也必将为农遗赋能乡村振兴打造青田样板,为农遗高质量发展提供青田方案。
“习行浙里”实践团走进青田,通过实地走访调研,深入挖掘青田农遗文化传承、发展、腾飞的艰难险阻,探寻党建引领下青田农遗与乡村振兴间碰撞的星星之火,思考农遗传承、乡村振兴与和美乡村建设的结合路径,让悠久的农耕文明在新时代展现出应有的魅力和风采,为建设中国特色农业强国注入强大力量。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