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近期,浙江师范大学“童系五育,华彩承韵”乡村文化振兴实践队,前往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尚书干村,开启了一场以文化助推乡村振兴为主题的寻访之旅。此次实践,让青年学子的智慧火花与满腔热情,在乡村振兴的广阔舞台上绽放光彩,为这片土地注入蓬勃的青春活力。
初抵尚书干村,实践队员们就被村子秀美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历史底蕴所吸引。该村深挖尚书文化的精髓,巧妙地将文化与教育相结合,构建起一系列别具一格的产业发展蓝图。漫步于国学大讲堂、文化礼堂及乡土文化展示厅,队员们仿佛穿梭于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卷之中,深切感受到了村史村情、乡风民俗、崇德尚贤与美丽乡村的和谐共生。
随后,队员们与村委工作人员许文钧女士进行了深入访谈。从访谈中,实践队员们了解到尚书干村在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同时,紧跟时代步伐,巧妙运用数字化手段,大力乡村旅游和研学产业。这种既守得住绿水青山,又赢得了金山银山的智慧实践,让人深感钦佩。同时,一位当地旅游公司老师向队员们详细介绍了尚书干村独特的研学项目,该项目紧密贴合当地文化背景,设计极具系统性和创意性。例如,孩子们会在田间地头体验农耕文化,感受劳动的艰辛与喜悦;会在开笔礼身着汉服、学习古礼,领略国学文化的魅力;更能体验赞礼官的指导,让孩子们身临其境地体验古代尊师重道的文化氛围。
除此之外,实践队深入尚书干村陶工坊,体验陶艺文化的独特魅力。在陶艺老师的耐心指导下,队员们尝试了窑炉点火和温度控制等复杂工艺,并将此创意加入后续的“陶艺·智育”课程中。队员们关注到孩子们的“童心世界”。这一课程激发了孩子们无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他们在泥与火的交织中,放飞天马行空的想象,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艺术品。
在尚书干村最后的时光里,实践队员们化身为小老师,为村里的孩子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五育”课程。
“劳育”课程的授课老师们巧妙利用天然竹林这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将竹文化融入劳育课堂,教导孩子用竹子编织蹴鞠,让他们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锻炼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接着,“体育”课程的老师让孩子带着自己的小蹴鞠进入课堂。在教学内容上,队员们设计了“射门大峡谷”、“蹴鞠彩虹桥”等创意游戏,营造欢乐的学习氛围。滚动的小蹴鞠在体育课上大放异彩,乘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也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孩子们在运动中无形地传承了尚书文化中的体育精神——团结协作、勇于拼搏。
“德育”课程的授课老师将传统的道德礼仪文化渗透在教学当中,将国学经典与立德树人紧密结合。授课老师引入“程门立雪”这一历史故事,让孩子们感悟到故事背后的深刻含义与主人公的珍贵品质。队员们还将尚书干村的“拜师礼”文化融入课程,指导孩子们学习“作揖礼”和“鞠躬礼“,教育孩子们要形成尊师重道和以礼待人的崇高品德。
“美育”课程旨在教导孩子们学会鉴赏美、创造美。在音乐课堂里,孩子们根据授课老师播放的音乐,用竹筒敲击出轻重缓急的节奏旋律,共同配合,演绎出独属于大自然竹林里的“乐章”。在传统竹文化的氛围中,孩子们的审美素养得到提升,自身的美学情操得到涵养。
随着相机快门的轻响,浙江师范大学“童系五育,华彩承韵”乡村文化振兴实践队在尚书干村的实践之旅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这次实践活动不仅让队员们深刻理解了乡村振兴的深远意义,更让他们在服务社会中实现了自我成长与价值升华。队员们纷纷表示,将继续关注乡村振兴事业,用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青春华章。(文:宋吾菲、夏蒙鑫 图:徐融、侯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