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简历】
张世林,1946年出生,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毕业于新疆师范大学美术系,1986年研修于广州美术学院。国家一级画师,新疆画院院外特聘画家,曾任新疆克拉玛依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新疆石油报》社美术编辑。2000年退休回到浙江南浔,在南浔创建世芳斋张世林工作室、南浔旅游景区自创世芳艺术馆。
张世林先生祖籍四川,母籍江南魅力名镇浙江省湖州市南浔。他幼年丧父,童年随叔父——上海著名画虎大家张悲鹭一起生活。耳濡目染,受其叔父的艺术熏陶,自幼迷醉于绘画艺术。1960年天灾人祸日相逼,年仅十几岁的张世林就因生活所迫,随祖母离开了繁华的大上海,万里投奔到新疆谋生。在那片神奇而广周的土地上生活了四十个春秋,相继毕业于新疆独山子石油学校,新疆师范大学艺术系,之后步入石油工人的行列,转战天山南北,几经波折,终于学以致用,在准噶尔盆地西北边缘的石油城——克拉玛依市新疆石油报社任美术编辑。在美术编辑的岗位上,他用手中的画笔写下了他多姿多彩的艺术人生。
他的足迹踏遍了天山南北的各个油田,高原湖泊,垦区牧场,戈壁大漠。西域民族悠久且充满神秘色彩的文化和丝路风情,丰富了他的艺术生活,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特别是石油工人和广大农牧民那种纯朴厚道的性格,那种战天斗地不惧严寒酷暑的精神,深深地感动着他。他手握画笔,躲避着牛犊般大小的猎狗,去维吾尔牧民的毡棚里走访,去高高耸立着的油田钻井架下写生,去风景独秀的果子沟领略大自然杰出的艺术画卷,去吐鲁番的葡萄架下吸取生活的甘甜,去参加塔吉克青年的婚礼,品读满墙的挂毯图案和精致的绣品,于是,石油工人的英雄豪迈,维吾尔族姑娘轻歌曼舞的倩影,塔吉克汉子威武彪悍的雄姿,哈萨克牧民的顽强勇敢等等——展现在他颇富艺术天才的画笔之下,这一切自然就成了他西部风情人物画创作的主要源泉。
1986-1987年,张世林入广州美术学院进修、在广州美院这座神圣的艺术殿堂里,他如鱼得水,如饥似渴地吸取着丰富的艺术营养,借此拓宽了视野,提高了艺术修养,其表现技法也日臻成熟与完美。不久,一幅幅力作入选全国各类美展并获奖。他创作的《热风》《石油世家》《太阳与月亮》《戈壁月》《油田汉子》等画作,用夸张的手法,或以斑驳浓烈的皴擦,或用现代构成的画面表现了战斗在大漠边疆的石油工人的生活情趣,给人一种浓郁油花扑面而来的真切感受,但他倾力描绘的更多的是西域少数民族的风情画卷,一幅《帕米尔情歌》震撼了画坛,多次展出获奖,并入选《当代中国名家书画宝鉴》,为中国石油画院收藏。1994年反映西域风情的《汲水图》入选第八届全国美术作品展,《朔风》获由中国文联、中国美协主办的建国55周年产业企业美术书法摄影精品优秀奖。
1996年,张世林作为中国石油美术家中亚访问团的成员,随代表团访问了中亚五国,并在哈萨克斯坦共和国首都阿拉木图国立美术学院展览厅举办了他的个人美术作品展览。展出的那一幅幅生机盎然,精美绝妙的绘画艺术,受到异国同行及众多参观者的高度赞誉。1997年7月,张世林作为新疆唯一被邀请的嘉宾画家,去深圳出席了“中国当代书画名家喜迎九七香港回归精品展览会”,与当代大师刘文西、王学仲等欢聚一堂,共同挥毫创作。
在他简练而又夸张的造型之中,又尝试着新的笔墨结构的表现,试图利用视觉新语汇来契合现代人的审美感受。正如张世林自己所言:“寻找着创造具有现代意识的边疆人物画的个人风格。”
在张世林众多的少数民族人物题材作品中,他的表现手法是多种多样的:有的采用西域民族装饰情趣的手法,使画作具有对称的平面装饰效果;有的则采用肌理制作方法,使人物造型既粗犷而又有线条美,布局精巧。整个画面趣味盎然;在色调处理上,他借鉴西洋画的色彩情调,并使传统的中国画的笔墨气韵浑然相融,把对西域风情的真诚体验化为一幅幅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珍品。作品被多家美术馆,博物馆及社会各界人士所收藏,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张世林的绘画艺术被国内外多家媒体予以专题报道。
2000年,张世林回到江南故乡南浔定居,他把江南的灵秀纤纤地融进西域的粗犷,使笔下的人物个个都特征鲜明,生动感人,呼之欲出,妙趣横生。
法国欧洲时报为张世林做的专题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