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专家陈运彬:全方位为新生儿打开生命通道

来源:财讯网 2022-08-02 14:33:21
A+ A-

1983年,从广州医学院医疗专业毕业后,陈运彬进入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科工作,一待便是40年。在这40年里,他从一名青年医生,成长为闻名全国的儿科主任医师、学科带头人;从一名普通职工,成长为一院之长;从一名普通群众,成长为为群众发声的省政协委员……40年光影流转中,见证了我国儿科临床医学诊疗技术的突破创新、儿童医疗卫生服务改革与发展,并秉持“全方位为新生儿打开生命通道”的人生理想,不断精进技术、提高管理能力、体察基层群众需求,成为推动我国儿科医疗体系建设的重要力量。

不断精进技术,为“新生命”开道

1978年恢复高考第二届,陈运彬成功考入广州医学院,就此踏上了医生这条充满挑战的路。1983年,大学毕业后成为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一名儿科医生。

同年,我国儿童急救中心(PICU)开始建立,为国内现代儿科急危重症医学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为着重培养儿童及新生儿专业技术人员,我国开始每年连续举办国家级儿童及新生儿急救项目学习班。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选派青年医生进行学习。陈运彬奔赴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生儿专业进修,正式开始承担危重儿童抢救和治疗工作。

在产科,婴儿一声嘹亮的哭声宣告着新生命的降生。但在新生儿科,大多是患有黄疸、肺炎等疾病的新生儿以及早产儿,患儿一声异样的哭声都代表着病情的变化。由于患者都是28天以内的新生儿,不能说话、不能向医生讲述自己的病痛,陈运彬每天就像一名侦探,密切观察每名患儿的一举一动,从点滴线索中判断病情变化。由于新生儿的疾病程度较难判断,各类型病症的识别与诊治,新生儿内、外科诊疗配合等难题都让陈运彬对自己的要求变得更高;为进一步精进技术,成为一名博学的高水平临床医生,从2001年开始,他先后去香港中文大学威尔士亲王医院、澳大利亚悉尼市Liverpool Hospital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访问学习,攻读广州医学院儿科专业硕士、获得南开大学与澳大利亚Flinders大学MHA研究生……提升学历的同时,国内外研修经历也丰富了他在儿科领域的技术及经验。

春去春来、花谢花开。在几十年的从医生涯中,陈运彬遇到过没有自主呼吸的重度窒息儿、<26周的超极低出生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大出血、肺出血的新生儿等,在这些危重儿童抢救中耐心与家属沟通、精心救治每一位孩子。在临床研究中,他发现随着围产技术的提高,越来越多胎龄小、出生体重低的早产儿被救活,但残疾率并没有降低,医生在创造奇迹、成功挑战生存极限的同时,更应该关注早产儿存活后的生存质量。根据英国和爱尔兰对胎龄小于26周的早产儿进行的长达11年的追踪调查显示,这些孩子大部分都在听力、视觉、脑神经发育、行为心理等方面,出现不同程度的伤残,仅有不到20%的孩子被评估为完全正常。

为进一步加强对新生儿患者的救治工作,陈运彬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开展了三项重点工作:一是提高围产技术,加强监测,从源头控制早产;在国内率先建立危重新生儿转运网络,及时将危重新生儿从基层医院转运回医院,让病儿得到高水平的救治。二是使用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等技术有效监测大脑有无损伤,神经康复科医生在NICU开始介入,尽早发现脑部受损的新生儿,及时干预治疗,减少(减轻)脑瘫这一严重后遗症问题。三是建立“专家、医、教、研、防、管理、随诊”的追踪随访机制,做心理、护理、行为、营养、发育等方面的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干预,确保新生早产儿的生存质量。

作为学科带头人,陈运彬全面实施了临床、教学与科研并驾齐驱的发展思路。持续进行危重新生儿院前急救和重症新生儿急救技术系列研究,先后获得过6次广东省科学奖(科技进步奖),2017年度获得中国医师协会首届“白求恩式好医生提名奖”,2018年获首届“广东医师奖”。主持参与十余项广东科技医学研究项目及国家自然基金课题。培养省内外大批青年儿科医师、二十余名硕士研究生和5名博士研究生,还担任多类国家级、省级学习班老师并到省内外几十家医院会诊……他以临床技术与数据研究为基石,身体力行着为新生儿患者创造出一条生命通道。

多措并举,为儿童成长打牢社会基盘

2006年,陈运彬开始担任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副院长,既抓临床一线业务工作,又处理行政管理事务。这一角色的转变,让他在学科建设、团队培养、医院管理等方面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

秉持“创新、高质、差异化、可持续”的发展理念,陈运彬带领全院职工上下一心,齐心协力完善各科室建设,把本院新生儿科打造成广东省医学重点学科、临床重点学科和广东省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被广东省卫计委命名为“广东省新生儿ICU质量控制中心”“广东省危重新生儿护理抢救中心”,被国家卫健委授予(国家新生儿保健特色专科),并荣获“国家级青年文明号”和“国家级巾帼文明岗”称号。

随着国内出现院内感染的暴发,他意识到我国目前很多医院基本没有独立的儿科传染病区,即使有传染科也没有收治重症病例的技术水平,这样就造成在收治传染病患儿方面无法做到与其它患儿完全隔离,如此一来患儿间存在交叉感染的可能性极高。尤其是流感、小儿手足口病、登革热和近期儿科腺病毒肺炎流行等时期,全国各地儿科接收和救治儿童传染性疾病能力不足、极大影响了医院接收被感染病患正常医疗秩序。因此,陈运彬在院方其它领导及儿科人员们的支持下,进一步细化新生儿专科病房设置,把普通患儿与危重患儿隔离,建设了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儿童传染病区域等。同时开展培训和储备儿童传染病救治人才,形成了一支人员结构合理、临床技术高超的青-中-老年医师队伍,在大规模儿童传染病或烈性传染病暴发流行时,能迅速以“1名儿科医生和2名护士”结构模式进行救治护理。

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关系着祖国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陈运彬深谙此理,多年来一直坚持在科普一线,借助主流媒体开展母乳喂养、新生儿救治培训、患儿用药理念、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儿童合理用药等讲座。陈运彬认为患儿疾病的预防和救治,需要医院、社会和家庭多方配合,做科普宣教,覆盖面可以辐射几百上万人,可以更广泛地提高社会对心理健康、护理儿童的正确认知,这也是践行健康中国行动的重要途径。

在我国,儿童免疫接种是在社区进行,社区医院的医生大部分都不是儿科医生,他们对某个疫苗能接种禁忌症的理解,只限于疫苗说明书所提到的内容。如果孩子出现特殊情况,到底能不能打,没有任何指南可以参考。作为广东省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主任委员,陈运彬积极带领本省儿科专家撰写《广东省特殊儿童免疫接种专家共识》。这份规范性的接种指南为不同特殊疾病患儿的疫苗接种提出专业指导意见,也为接种单位在开展免疫接种时提供专业的理论依据,深受全国医疗同行的认可。

参政议政,推动我国儿科事业高质量发展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陈运彬时刻牢记参政议政、为人民服务是自己的职责。于是利用临床一线医生及医院管理者的身份,他积极收集基层群众、尤其是患儿家属们的呼声,结合国家对青少年儿童健康发展的各项战略要求,提交切实可行的大会提案。内容汲到儿科医生培养、儿童传染病防治、医疗服务价格、儿童心理健康等多个领域。

2019年,陈运彬针对患儿就诊难的问题提交《加大力度稳定广东儿科医生队伍及破解流感高峰期患儿面临就医难》提案,建议各地卫生主管部门或授权建立儿科就诊APP等多种举措指引患儿家属选择合适的就诊医院。这一提案直接推动了本省各级医院智慧化发展的进程。

2019年,陈运彬全程参与了顺德患儿转到本院后的救治经历,让他深感尽快在各地级市建立儿科传染病区,有条件的建传染病医院,集中收治水痘、麻疹、伤寒等普通传染病患儿和当地儿科医院感染暴发需要隔离治疗的病例的重要性。2020年在广东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上,陈运彬作为省政协委员,提出“建设省级儿童传染病防治中心,同时在各地市建立儿科传染病区”的建议。同时,针对各级医院儿科医疗服务价格不统一的问题,他提出合理调整儿科医疗服务价格,在调整项目上做到全省各地基本统一。

从医40年,陈运彬表示无论是个人还是医院取得的一些成绩,都离不开国家政府、业界同行的支持与关注,唯有认真履行自己每一项职务背后的责任,把患儿放在心上,把儿科事业担在肩上,今后断续为推动我国儿童健康事业贡献力量。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