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信息角度看人和机器并无不同,郭毅可院士抖音导读《人有人的用处》

来源:财讯网 2022-09-26 14:29:17
A+ A-

当今时代,机器在为人类提供便利的同时,人类也越来越依靠它,如何看待两者的关系?日,大数据领域专家郭毅可院士做客@高山科学经典 抖音直播间,通过导读维纳的科学名著《人有人的用处》,为网友们解答这一问题。

郭毅可是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数据科学研究所所长,中国香港浸会大学副校长,主要从事分布式数据挖掘,以及在网格计算、云计算、传感器网络以及生命科学领域中的数据科学等研究。

直播中,郭毅可首先介绍了《人有人的用处》的作者诺伯特·维纳。维纳生于1894年,是美国著名的科学家,在哲学、数学、物理学、工程学、生物学等多个领域贡献突出。

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成就是他发明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控制论”。该理论试图找到自动机器和人类神经系统运作的共同要素,并发明出一种涵盖整个领域的理论,即研究生命体系统行为的共同本质,并以此出发,研究人和机器的交互工程的机制。在控制论中,无论是人、动物或机械,都只是信息处理的组成部分。因此,当向机器发出命令时,和向人发出命令并无本质的不同。

这些观点在《人有人的用处》中得到了充分解释。该书最早发行于1950年,当时互联网还未发明,计算机发展也处在初级阶段,维纳基于该理论预言,未来人机交流乃至机器与机器之间的交流,势必要在社会中占据日益重要的地位,体现出一定的前瞻性。

郭毅可表示,维纳的预言在当今正在被大量证实。人工智能、数字孪生、元宇宙、web3等技术在人类社会中被不断使用。他认为,在这个人机共存共创的时代,人与机器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如何相处,已经成为最根本的科学问题和社会问题,而这也是郭毅可推荐这部书的主要原因。

维纳在书中指出了生命体系统的共同本质:负熵为生。熵是用来度量一个系统内在的混乱程度。根据熵增定律,在一个孤立系统里,如果没有外力做工,其混乱度(即熵)会不断增大,而“控制”就是追求熵减。维纳认为,人和机器一样,都是根据自己目标,改变条件,使对象沿着可能性空间缩小(熵减)的特定方向发展。

在书中,维纳还以控制论的思想体系,对“进步”“智力”“学”“信息”等概念进行了科学的解释。他在这些认知的基础上预言,社会将依次经历工业化、自动化、自动机器智能化、网络信息社会、人机共生在网络信息社会中、机器智能对人类的挑战等不同阶段。

对于最终机器智能对人类的挑战维纳在书中表达了忧虑。他担心人类最终会屈从于机器,放弃了控制的权力,变得越来越懒,而这也是他写这部书的重要原因。因此,他甚至用书名大声呼吁“人有人的用处”,鼓励人们在智能时代发掘自己的价值。

直播还设有交流环节,中国香港浸会大学理学院院长刘际明,红岸基金、香港潘渡公募基金创始人任骏菲,在该环节与郭毅可一起进行了讨论并回答了网友提问。

刘际明肯定了控制论在当今时代的重要作用,但也指出在使用该理论解决一些重大课题时,会过于复杂。例如钱学森就曾将其形容为一个“复杂的巨系统”,要涉及到大量的控制与反馈因素。在设计这个系统时,如果没有抓住主要矛盾,忽略了一些关键的反馈因素,可能会导致效果与预想的大相径庭。

郭毅可引用书中的观点可补充说,机器会做得越来越好,人类会越来越依靠机器,但作者也一直在鼓励人们不能太懒惰,不能走进一个完全由机器控制的社会,人有人的用处。

任骏菲回答了网友对于大数据信息安全的提问,她表示,中国用户和西方国家对数据隐私的态度存在差异,中国用户把便利性排在个人隐私之前,而在西方国家会更在意后者。她指出,当前的一些大数据可能比用户本人还要更了解自己,这确实触碰到了隐私监管问题,且监管往往存在滞后性,这方面需要警惕。

最终,本场直播获得了50万人次观看。据了解,高山科学经典致力于邀请100位知名学者来做导读者、200位知名人士做嘉宾,共同解析科学名著,引领大众科学地阅读,增长对科学的兴趣,提升科学文化素养,让科学成为现代人的生活方式。节目于每周六晚20:00播出,网友可关注抖音账号@高山科学经典 预约及观看回放。

抖音相关负责人表示,抖音将持续与更多的科研机构、科普专业人士建立合作,对知识传播内容进行倾斜和扶持,进一步推动“知识普惠”,让短视频内容不仅“有趣”,而且“有用”;让高深的科普知识源源不断地走出实验室、研究院,走进普通大众的视野。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