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是我国古代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诞辰2573周年纪念日。28日上午,“婺州南宗”祭孔大典在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盘峰乡榉溪村孔氏家庙举行。
“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德不孤,必有邻”……孔氏家庙内,近百名学生和群众齐声诵读《论语》经典名句,以经典诵读方式向先师圣贤致敬。朗朗书声和着礼乐和鸣回荡在山水之间。
随着《天人合一》、《万世师表》、《为政以德》等雅乐次第响起,身着汉服的舞者,峨冠博带,左手持籥,右手持雉尾羽的青年舞生在大成殿前跳起公祭乐舞。公祭乐舞亦称“丁祭乐舞”“大成乐舞”或“八佾舞”,是专门祭祀孔子的大型庙堂乐舞活动,集“乐、歌、舞、礼”等艺术表演形式为一体。
9时20分许,孔庙大门徐徐打开,祭祀队伍的嘉宾们肩披祭奠绶带,神情庄重,沿家庙前门堂缓步行至家庙门楼,穿过戏台,来到前厅。礼生站立两侧,向祭祀队伍行揖礼。
9时30分,祭孔大典在庄严肃穆的孔氏家庙正式开始。主祭人孔子第七十四代孙孔火春、副祭人孔子第七十四代孙孔国良仪态端庄、表情肃穆地进行敬香、献帛、献爵仪式。28名孔氏后裔整齐列队,向孔子像行三跪九叩之礼,20名参祭孔氏后裔支派代表敬香,公祭人员献花篮。全场嘉宾佩戴祭孔专用绶带,整理衣冠,面谒至圣先师孔子行鞠躬礼。在响亮的九记锣声和乐奏告祭的回荡声中,祭孔大典礼成。
本次祭孔大典分为“迎圣”、“六佾舞”、“祭祀”、“入泮礼”四个部分,设置“鼓乐齐鸣”、“行三跪九叩礼”、“赞读祭文”、“打九记锣”等环节,约40分钟的祭孔大典,用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形象地阐释孔子“仁者爱人”“以礼立人”的儒家思想。
祭孔大典后,参礼嘉宾漫步榉溪古村,参观了品其陶艺馆、野米文创业态、蓝莲舫研学基地等古村新业态。活动当天还举行了磐安本土作家胡海燕的《如在》新书发布会、《浙江省民间艺术实践创作基地》揭牌、《让孔子说话科技馆》开馆、婺州南孔•儒学会讲论坛等活动。
盘峰乡榉溪村是江南孔子后裔聚居地,被称为“孔氏阙里第三圣地”。村内现存的孔氏家庙,始建于南宋宝祐二年(1254),与曲阜孔氏家庙、衢州孔氏家庙,均属家庙。2006年,榉溪孔氏家庙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榉溪的孔氏后裔,自南宋初年定居以来,安贫乐道,耕读传家,敬祖睦族,慎终追远,在历史长河中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祭孔仪式。由于榉溪在唐宋时属婺州管辖,因此其祭孔仪式称为婺州南宗祭孔大典,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榉溪,祭孔典礼代代传承,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如今,祭孔大典是“婺州孔氏南宗”孔氏家族的一件大事,也是儒家文化传承的一件大事。仪式经过国内儒学专家及孔氏长辈的回忆、修复下,更具地方儒学特色。
逝者如斯,千年而往,儒家之礼犹在耳畔。近年来,通过婺州南孔文化项目大力弘扬乡土儒学,磐安有序推进儒学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围绕“婺州南孔文化项目规划思路更宽、新业态更丰富、文化交流和品牌传播更突出”等目标,磐安深入挖掘南孔儒学文化,坚持保护与利用并重,解码文化基因,传承儒风儒韵,做深文化研究,讲好文化故事,彰显文化自信,用文化软实力支撑发展硬实力。
目前,婺州南孔儒学文化解码工程稳步推进,共修缮5个门堂,83间古民居,通过省级历史文化名村重点村保护规划验收评审;南孔阙里”研学游、儒学夏令营、祭孔大典、儒学研修班、弟子规培训班等多种形式的儒家思想和礼仪研习、体验、教育活动已常规化开展……磐安进一步加强“婺州南宗祭孔大典”非遗项目的保护和传承,打造磐安榉溪“婺州南孔 人文圣地”金名片。(作者:张黎明 杨萤萍 萧江)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