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年一度的考研大战,又轰轰烈烈地拉开了序幕。
根据最新消息,2023全国考研的报名工作已于近日正式启动。10月5日至25日,考生可登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报名平台”进行网上报名。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大学生涌入社会,本科学历已经不占据任何优势,再加上社会就业环境不理想,工作竞争压力比较大。很多大学生担心毕业后就业不理想,只好提升学历,让自己更有优势与竞争力。在这种情况之下,许多人都选择考研深造,“考研热”逐渐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2017年,考研人数突破了200万,2020年,人数达到了341万, 2021年,又在2020年的基础上直接增加了36万人,达到377万人。而2022年,考研人数直接突破400万人,达到了457万人,是2017年的2倍还多。
考研人数的节节攀升,带来的必然结果就是白热化的竞争与“内卷”。2022年参加考研的四百多万人数中,有三百多万人没有上岸,成为了陪跑大军,里面不乏一些二战三战的考生。
2023年考研形势分析
那么,2023年的考研形势究竟如何呢?
总体来看,今年的考研形势仍不容乐观。从人数上看,据相关机构预测,2023年的考研人数大概会增长70多万人,有望达到520万人的历史新高。按照往年的招录比例,可能将会有400万人不能上岸,因此考试压力还是非常大的。
而部分院校的考研缩招,让考研难度再次升级。从多所高校公布的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来看,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北京林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等很多重点大学均缩减了招生计划。其中,中山大学缩减幅度最高,达到史无前例的600人,山东大学全日制硕士计划缩减200人,南京大学缩招100人,华中农业大学缩招了90人……
如果说缩招已经让考研党心力交瘁,那么专业停招才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自2022年始就有多所高校发布公告,停招研究生阶段部分专业,其中不乏一些985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自2023年开始停招法学学术学位、新闻传播学学术学位的硕士研究生;
南开大学暂停招收全日制工商管理、全日制会计、全日制图书情报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学院,电子信息专业取消了微纳系统集成方向的招生……
“逆向考研”走红,名校生扎堆考双非
在考研竞争压力的迫使下,“逆向考研”成为近年来的一大现象。传统的考研一般是往更好的学校考,而逆向考研是指大学生从“985”、“211”重点院校进入“双非”普通院校读研。目前,越来越多考研党退而求其次,报考双非院校,期望能用较低的分数上岸。
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人民大学的报名人数,较去年增长幅度只有4.3%,而深圳大学报名人数增长率达到了41.7%。重庆理工、长江大学等双非院校,报名人数增长幅度超过了50%。
名校生的“逆向考研”,让考研这个修罗场的竞争更加激烈了,可怜的普通本科学子,不仅需要和自己一样“等级”的学生竞争,还需要和那些名校生竞争,成功的可能性更低了。
考研“卷上天”,如何突围?
面对“卷上天”的考研,学子们该如何突围呢?其实,与其拼命“死磕”,不如转换一个赛道,寻找更多可能性,比如出国读研。
相比考研逆袭,留学申请逆袭往往更容易。和国内考研“不成功便成仁”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不同,准留学生们一次可以申报多所学校,并且能根据自身情况对所申学校进行难度梯度的划分,不仅能保证申请的成功率,又能为心中梦想的学校发起冲刺。因此,每年都有很多双非的同学拿到了世界各地名校的offer,很多都是让人意想不到的牛校。
从时间成本来看,在国内读研,一般要两到三年,在海外,学制相对来说更短,大多为1-2年,以英国留学为例,研究生课程多为一年制,时间成本是非常低的,相比同龄人来说,可以更早地进入职场,积累更多工作经验。
此外,海外高校也非常注重课程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以英国高校为例,英国学校重视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学生通过在校内进行短期的专业基础知识学习,而后通过学校引荐可以进入一些大公司实习,为未来职场发展打好基础。
目前,英国、美国、加拿大等教育大国2023年的入学申请正在火热进行中。想了解更多的朋友,欢迎咨询侨外海外教育专家!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