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以来,在国家倡导的少儿美育这条赛道上,更多是曾经新东方,好未来等K12教育体系下的转型产品。无论从课研还是师资专业度都存在很多问题,从业人员参差不齐,各种教师认证机构速成培养。国家的美育推广政策势在必行,提高青少年艺术审美就是提高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同时对少年儿童完全人格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为此本报邀请了从事儿童戏剧多年的资深教育专家董海松先生。
董海松
中央戏剧学院
伦敦西区大师班
伦敦独角兽儿童剧院导演
喜宝戏剧表演工作坊创始人
2022北京冬奥会儿童演员指导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运动会
2021残特奥会导演
演员/编剧/导演/制作人
董老师好,我们之前对您的了解更多是通过影视作品,通过您塑造的各种角色,作为著名演员,您是如何转换到儿童戏剧培训这条赛道上的呢?
董海松:几年前在国内导演过一些儿童剧,被许多家长和小朋友喜爱,才发现儿童演出市场非常庞大,客群稳定且需求量高,于是便尝试着做一些相关的内容,那时候双减政策还没推行,美育也没被提上日程,市场对于儿童戏剧培训根本没有概念,大家都以为戏剧表演是教孩子唱戏。于是我们就组织专家,相关学者做市场的普及推广工作,后来有许多学校和机构找上来要求合作,我们这些年也逐渐摸索出一条服务于市场的,多类别儿童戏剧培训模式。
作为中国儿童戏剧培训的先行者,您觉得国内儿童戏剧培训的未来发展在哪里?
董海松:儿童戏剧培训作为孩子三岁到大学的基础科目,已经在英美发展了一百多年,其本身是一套非常成熟的培训体系和人文辅助教材,我们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的市场环境,意识形态,总结出一套适合中国儿童的戏剧教材。并且细分出三个板块和五个业态,专门打造从培训到服务,从实践到经济的儿童戏剧产业闭环模式。
美育教育使儿童戏剧培训在国内的发展,承载着未来提升全民基础审美的责任,在现行的美育艺术科目中,音乐和舞蹈,戏剧和绘画,电影和文学这几个类别。其中光戏剧一项就包括了(音乐)(舞蹈)(戏剧)和(电影)以及(朗诵主持人)几乎覆盖了美育教育的大部分项目。学过表演的孩子们知道,戏剧包含声、台、形、表四门基础功课,所以儿童戏剧本身就是门综合艺术形式,从长远看有着非常庞大的人群基数和市场需求。
那您如何看待,开展美育以来,目前国内儿童艺术培训市场的种种乱象和不规范行为?
董海松:这都是很正常的市场沉淀过程,我提倡在竞争环境中优胜劣汰,现在的儿童培训市场只是百家争鸣的过渡产品,企业和机构还有太多需要探索的地方,我们在规范和发展的过程中,一些不专业的,甚至心存侥幸的不良机构会逐渐淡出,随着艺术教培的发展,更多专业团队和职业教师入场,会围绕儿童戏剧培训做产业细分,市场一定会诞生出几个百亿级别的独角兽企业。我坚信艺术培训本身就是艺术创作的过程,是和商业环境,人文理念高度融合的过程。
对目前从事或者准备从事戏剧艺术培训工作的机构或个人,您有什么要说的?
董海松:我非常看好儿童戏剧培训这条赛道,近些年的工作重心也都在为此调整,从内容制作,到专职从事儿童戏剧研究,这个业态的市场潜力无限大,当然显现的问题也很多,比如目前市场从业人员资质堪忧,通过我们调研,三四线城市的戏剧教师大都来自幼师或者幼教专业,或者其他艺术形式,通过一周速成拿到无效的资质认证,一二线城市的戏剧教师大都来自各个表演学校的学生,那么问题来了,戏剧学院和电影学院是培养职业演员的地方,不同于儿童戏剧培训,更倾向于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以及完全人格,这是两个方向。比如在英国的儿童戏剧体系中,涵盖了包括儿童心理学,儿童行为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多种专业领域的综合知识。可我们学习表演的教师能提供给孩子的只是感受力和表现力的提升,重要的是在孩子幼小阶段,儿童的表现力和感受力本身就是最丰富的时候,教师只需要有意识的规范引导,而不需要让孩子掌握表演技巧,这都是学习表演的儿童戏剧教师应当注意的问题。
那您对非专业出身的戏剧教师有哪些建议呢?
董海松:非专业戏剧教师没有经过系统的表演学习,没有解放天性的过程,很大程度上存在自身专业缺陷,比如情绪控制,情商提炼,引导节点,维度思考等。我不太建议大家在没有准备好的状态下,进入专业的儿童戏剧教师领域,这对孩子和家长都是极不负责任的表现。但目前市场儿童表演教师缺口巨大,专业教师稀缺,衍生出很多业余的儿童戏剧教师,这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会造成极大的误导和伤害,而这种伤害往往是不可逆的,是潜在的心理层面的,会造成孩子对自身成长的误解。
作为教师或艺术工作者,您如何看待商业和美育教育之间的平衡,或者更注重哪一个方向?
董海松:我觉得给人贴标签首先不应该是艺术工作者该有的态度。美育教育是国家倡导的大方向,商业是辅助到达的基石,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一定以国家发展目标为准则,在细化产业结构的同时,为市场培养更多优秀的儿童戏剧教师,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方向,让更多孩子感受到美育教育带来的变化和成长。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