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藏冰、制冰到无冰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跳跃式的,一些重要节点的出现总是值得我们大书特书。比如,在人类三千年冰箱发展史中,氟元素的发现是重要的一步。
在工业革命前的数千年时间里,我们的“冰箱”是真正纯天然的,正如《诗经·豳风·七月》记载,“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与凌阴”,在一年中最冷的时节“二之日”的天寒地冻里凿冰,然后尽快藏冰于名为“凌阴”的冰窖中,这种“冬藏夏用”的方式一直持续到十八世纪的工业革命。
得益于西方工业革命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发展,十八世纪后,西方在冰箱的发展上经历了“制冰”到“无冰”的跃进。一直到1873年德国化学家兼工程师卡尔·冯·林德发明了以氨为制冷剂的冷冻机,现代意义上的冰箱才算诞生。
但氨,以及后来利用的醚、硫酸等,这些物质要么易燃,要么腐蚀、刺激性强,有时还容易泄漏污染。人们在探寻比较安全的制冷剂过程中找到了氟利昂。
科学前进的一步,决定时代的趋势。历史将铭记1886年的6月26日。这一天,法国化学家莫瓦桑总结前人分离氟元素失败的原因,并以他们的实验方案作为基础,采用液态氟化氢作电解质,最终成功分离氟元素。
莫氏发现氟的成就,使他获得各种国际奖章,并于1906年获诺贝尔化学奖。但他因长期接触一氧化碳及含氟的剧毒气体,健康状况较常人先衰,1907年2月20日与世长辞,年仅54岁。
氟的用途广泛,但最常见的用途,则是用于合成氟利昂等冷却剂,这是人类制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发现。
1931年,新型制冷剂氟利昂12研制成功,实现了人们期待已久的技术突破,并在工业上广泛使用,使其很快成为氨、醚、硫酸等制冷剂更安全的替代品,让冰箱实现了从藏冰、制冰到无冰的飞跃,从此,氟利昂在冰箱制冷剂主角的位置一站就是五十多年。可以说,氟利昂对于全球冰箱的进一步普及功不可没。
“地理大迁徙”
氟利昂12的研制成功,使全球冰箱行业真正进入产业发展的快车道,此后的近百年,全球冰箱行业经历了“欧美时代”到“日韩时代”,再到“中国时代”的“地理大迁徙”。
欧美时代是冰箱产业发展的技术积累阶段和市场拓荒阶段。1918年,美国KE-LVZNATOR公司的科伯兰特工程师设计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机械制冷式的家用自动电冰箱。这种电冰箱粗陋笨重,外壳是木制的,压缩机采用水冷,噪声很大。但是,它的诞生宣告了家用电冰箱的发展进入了新阶段。
各项技术的突破让冰箱在美国家庭开始普及起来。1927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发明了真正普及到家庭的冰箱——“Monitor-Top”(“监视者的头”)。这款冰箱推出后,大受欢迎,累计生产了100多万台。此后,惠而浦、伊莱克斯两大品牌强势崛起,惠而浦更是长期占据全球第一地位,一直到1970年代。
1970年代,两个重要的事件引发全球冰箱行业从“欧美时代”到“日韩时代”的大迁徙。第一件事是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各大厂商都开始致力于节能技术方面的开发和应用;第二个则是对臭氧层变薄的关注浮出水面,伴随着全球臭氧层破坏和气候变暖问题的日益严峻,冰箱行业的发展被全无氟和节能两大难题所困扰。
这个时候,主打节能、高性价比的日韩冰箱开始取代美国产品走向世界。当时的日本家电被欧美称为“便宜的二流品”,以东芝、松下、索尼为代表的日本家电企业通过自身技术创新、成本控制与效率提升以及本土化运营,迅速挤垮美国竞争对手、成为美国市场主流品牌,进而成为全球家电产业霸主,在欧洲、东南亚等也牢据主导地位,创造了日本品牌的辉煌30年。
总体来看,欧美日韩品牌正是在产品短缺时代中快速成长起来的,通过领先的科技和品质,快速扩充产能,满足用户的基本存储需求,在短缺时代他们是打“固定靶”的高手。
2000年后,中国家电品牌迅速崛起,引领世界冰箱行业逐渐进入“中国时代”。
这里面同样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基础。一方面,中国经过改革开放20年,经济腾飞、收入水平提升、城市化与房地产繁荣共同推动家电普及,中国人结婚的三大件从“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到“冰箱、彩电、洗衣机”。
另一方面,则离不开中国家电企业在技术领域的创新。其中,海尔冰箱的“出口创牌”战略在世界范围内扩张,中国行业领先科技的发明,更是让海尔冰箱逐渐成为世界冰箱行业最大的“黑马”,并引领行业进入“海尔时代”。
更重要的一点是,如今已经从产品短缺时代走向产品过剩时代,如何从以制造为中心向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转变是企业继续发展壮大的关键,而欧美日韩冰箱企业却还沿用产品短缺时代的经营思路,放缓了技术创新节奏、忽略了品牌建设和品牌营销,在互联网的浪潮下,没有针对本土化进行适配与创新,导致其失去对市场的掌控权。
这也导致了欧美日韩冰箱品牌在全球范围内的持续更迭,美国GEA家电被海尔收购,惠而浦退出中国市场,伊莱克斯两进两出中国市场未果,目前则通过寻求合作引进品牌方式生存。与此同时,作为高品质代名词的日韩家电企业也在全球市场收缩转移战线,三洋电机在日本和东南亚部分地区的白色家电业务被海尔收购,东芝白色家电业务被美的收购,夏普计划转回日本,三星向越南转移。
重视创新、重视品牌建设和用户体验的海尔则顺势成为全球冰箱“中国时代”的代表,创造出“海尔时代”。2018年3月8日,《纽约时报》发布了报道宣告世界冰箱行业进入“中国时代”,文中提到世界权威机构欧睿国际公布的2017全球冰箱榜单中,海尔冰箱以17.3%的市场份额第10次蝉联全球NO.1,并且在全球每一区域市场,海尔都始终保持引领地位。以欧洲为例,作为全球竞争最激烈、品牌集中度最高的冰箱市场,海尔多门冰箱在2022年一举成为逆势增长最快的品类,在德国、英国、意大利、法国、西班牙、波兰6国,位居市场第一。截至目前,海尔冰箱品牌零售量连续14年获得全球第一。
而在国内市场,GfK中怡康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前44周,海尔冰箱份额攀升至43.9%,超第二名至第六名之和,相比第二名11%的市场份额领先了3倍,显现出“断层性引领”优势。
纵观全球冰箱百年变迁史,每次大的产业变革背后都有创新性的技术或产品,创新是企业乃至整个产业发展的关键动力。海尔代表的,就是中国家电企业用创新推动产业发展。
在创新的世界留一点响声
创新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在欧美日韩统治上百年的冰箱领域,但海尔做到了。
海尔在不同时代下都保持发展生机的背后,离不开其强劲的科技创新能力。在创新的世界,海尔留下的响声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发展进程,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首先是技术的创新。早在1993年,海尔冰箱就发明了第一台超无氟节能冰箱,开启无氟冰箱时代。2010年,又推出全球首台风冷无霜冰箱;2015年,发明干湿分储和世界首台互联网冰箱;2017年发明首台F+自由嵌入式冰箱;2018年,其全空间保鲜科技获得了32年来行业唯一“中国专利金奖”……
海尔在中国冰箱行业的每一步,都极具代表性与引领性,引发国内外行业的集体“抄作业”,截至2018年,海尔冰箱被模仿22次,比如2015年海尔冰箱发明干湿分储技术后,其他品牌纷纷跟进推出干湿分离、温湿精控等相似产品。
从专利上看,海尔制冷全球发明专利公开量达1794项,为行业第一。就拿其最新成果底置恒温保鲜科技来说,以236项专利为支撑颠覆了传统风冷冰箱,为用户开启“风冷不风干”的保鲜新时代。
其次是理念的创新。海尔在持续进行产品创新的同时,聚焦用户需求,获得了市场的认可。在11月7日2023海尔制冷产业全球峰会上,海尔智家董事长兼总裁李华刚表示,“我们拿出更好的产品、更好的方案、更好的服务,只为满足全中国、全世界用户的需要。”
比如,为了满足用户对食材保鲜不仅要存得鲜,还要存得原汁原味的需求,海尔冰箱首创全空间保鲜科技,并围绕这一最核心的科技不断升级,衍生出阻氧干湿分储科技、冷冻智能恒温科技、底置恒温保鲜科技等领先技术,先后攻克了用户冷藏区保湿不保干、冷冻区温差大食材营养流失、冷风直吹食材带走水分等弊端,一举满足了用户更高的生活需求。
再比如,为了满足用户厨居融合需求,海尔冰箱不断引领行业颠覆创新。从率先带来行业首款自由嵌入式冰箱,将冰箱散热缝隙从10cm缩小至2cm;到原创底部前置散热技术、创新离心变轨铰链技术,将这一缝隙缩小至0cm,实现真正的“零嵌”;再到改进发泡技术和底置制冷科技等,将箱体厚度压缩至与橱柜行业市场标准一致的600mm,实现“平嵌”,海尔冰箱每一步都在推动行业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第三则是场景的创新。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更迭,用户的消费观念也从购买单一的产品逐步过渡到为全屋智能场景付费。海尔智家基于多年来在智慧家庭领域的布局,推出全球首个场景品牌三翼鸟,为全球消费者提供场景生活服务。
以饮食场景为例,在以海尔冰箱为智慧中枢的三翼鸟厨房,用户能够享受到覆盖“吃、买、存、做、洗、改及母婴”等在内的全场景解决方案。通过食联网旗下阿尔法鱼小程序,用户仅需一键下单、扫码溯源、一键烹饪,简单三步,就能吃上北京烤鸭大师菜。这背后,是食联网链接养殖场、厨师、加工企业、物流企业等全生产链,打造以用户为中心的共赢生态。其中,仅北京烤鸭一道菜,上线一周就卖出6000余只,1个月销量相当于北京普通烤鸭店2年销量。
目前,三翼鸟诞生两年了,今年三翼鸟的平台能力已经相对完善了,2023年三翼鸟将在全国各地加速落地变现,为客户带来更好的产出,为消费者送去更好的场景方案。
当我们回顾全球冰箱发展史和产业迁徙史可以发现,技术是推动产业革命最核心的要素,而创新又是推动技术进步的不二法宝。海尔冰箱在发展的近40年间,正是抓住了创新,从产品创新、理念创新到场景创新,打造了独一无二的“海尔模式”,引领着全球趋势,这也成为了“海尔时代”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如何顺应时代、超越时代是每一个企业的必修课。而身为领导者企业,海尔冰箱在与时代一起成长的同时,也在以自身的步伐,引领着行业发展趋势,树立起一个基业长青的典范。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