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随着政策加速催化,“国产替代”迈入新一轮高速发展期。2022年1月发布的《关于加强国家现代先进测量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鼓励和引导社会各方资源和力量,积极开展具有新时代特色的测量技术、测量仪器设备的研究和应用。二十大报告中更强调“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并将“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面。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测量仪器仪表既是当代科学研究的精准基石,也是控制生产过程的必要工具,与各支柱产业关联紧密,因而注定在这一轮产业升级转型中担当重要角色。作为国内测量测试领域的龙头企业,总部位于深圳的华盛昌,是国内产品创新能力最强、产品品类最丰富的综合性测量测试仪器仪表企业之一;也正是这样一家凭借技术突破,在“国产替代”的浪潮中充分享受自主创新红利的典型企业。
2022年11月15日至19日在深圳举办的第二十四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期间,华盛昌携自主研发的三相电能质量分析仪、高端工业智能型红外热像仪、智能工业型热像仪万用表、智能工业型热像仪钳形表、五合一PM2.5空气质量监测仪、户外移动及家庭储能产品等一系列高精尖产品亮相,全面展示测量测试产品与技术在环境检测、电子电力、测距测温、医疗健康、新能源等众多领域的精彩应用,赢得了广泛关注与好评,也极好呼应了本届高交会主题“科技改革驱动创新,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华盛昌能够跨越行业技术门槛脱颖而出,与自身选择的创新路径有着密切关联。
严谨创新的“工程师基因”
如果深入了解华盛昌,你会发现工程师式的严谨与创新,一直深深镌刻在这家企业的基因之中。不仅现任的董事长袁剑敏先生就是工程师出身,研发设计也一直在公司占据最中心地位。“让研发人员与客户直接见面交流”更成为华盛昌坚持的一项“传统”,为的正是让研发能更好贴合产业与市场需求。
这种脚踏实地、与行业痛点深入结合的思路,也在历史上催生了华盛昌众多创新成果。例如1993年的带手电筒照明功能的数字万用表,通过将手电照明和背光技术糅合到万用表,使产品在光线不足环境中清晰显示测量结果,一经推出大受欢迎;1999年开始自主研发的非接触式红外测温仪,可以方便地测量不宜接触或移动的目标,并随着更新迭代,在2003年抗击“非典”期间发挥出非常重要的作用;而2017年推出的带热像仪的专业型数字万用表,更让华盛昌成为继FLIR(菲力尔)、FLUKE(福禄克)等海外巨头后全球较早成功研发同类产品的企业……可以说,这种充满严谨与实干主义的工程师精神,不仅让华盛昌的创新能在产业土壤上快速落地,也与当今能源、制造、医疗、交通等各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精神深度契合。
综合全面的能力储备
如果说“工程师基因”构成了华盛昌锐意创新的内驱力,那综合全面的技术能力储备,则为华盛昌的自主创新提供了更为宽广的可能性。整体而言,测量仪器仪表企业如果要占据市场前列,要么成长为大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综合型企业,要么成为专注于某一特定领域或特种产品的专业型企业。综合型企业的优势在于:齐全的产品系列能形成良好的协同效应、为客户提供更全面的产品测试解决方案;与此同时,丰富的核心技术储备,也有利于快速对不同产品进行功能融合,形成性能更加优异的多功能测量产品。因此,全球领先的测量测试企业,大多数是产品结构丰富、技术与研发能力过硬的综合型公司。
据了解,华盛昌目前已掌握多领域核心测量测试技术,包括电力电子测量技术,红外测温和成像技术,激光测距技术,PM2.5、温湿度、噪音、风速、气体、水质等环境检测技术,人体测温、分子诊断、免疫层析等医疗检测技术,以及MEMS 等传感器技术,是目前国内少数能够同时提供电力电子、红外热成像、环境监测、医疗测量类产品和服务的企业之一,数字万用表、钳形表、红外测温仪、电能质量分析仪等主要产品的核心指标更是足以对标全球测量领域头部厂商,并已在海内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获得市场认可。由此可见,往综合型创新方向发展、储备覆盖全面的技术能力,是让华盛昌能实现“国产替代”的底气所在。
持续增加的创新投入
除此以外,持续增加的研发投入,也让华盛昌在自主创新的路径上走得更快更稳。数据显示,仅2022年上半年,华盛昌研发投入达2,875.27万元,占营收比例近10%,较去年同期增长35.02%,研发团队的规模亦在不断扩大。
在研发基地的建设上,华盛昌同样可圈可点。位于深圳的智能空气质量实验室不仅被作为“市级工程实验室组建扶持计划”获得深圳市发展改革委的市财政资助,亦获得了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的实验室认可证书,该实验室让华盛昌在空气质量检测类仪表研发上获得强有力支持的同时,也能为空净行业、治理行业提供优良可靠的检测仪器与数据服务。除此以外,华盛昌还建立了万级和十万级洁净度的医疗器械产品生产车间,通过了ISO13485审核,并与南方科技大学合作共建MEMS(微机电)传感技术联合实验室,且已经在MEMS气体传感器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果。这些持续的投入,无疑为华盛昌日后的研发创新与成果转化,提供了有效保障。
不难看出,严谨创新的“工程师基因”、综合全面的能力储备、持续增加的创新投入,是华盛昌在“国产替代”大潮中踏浪前行的成功密码,也是华盛昌在本届高交会上成果亮眼的原因所在。这样的发展路径,不仅为华盛昌开辟了更为宽广的发展前景,也为中国测量测试企业提供了以创新谋发展的参考范本。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