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十年来,我国肺癌的发病和死亡均呈现上升趋势,目前已成为我国发病率及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存健康。其中,非小细胞肺癌占肺癌发病亚型的85%。
12 月 3 日,“长存希望”肺癌患者支持关爱项目河南场成功举办。此次活动由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发起,阿斯利康中国支持,觅健患者平台协办。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副秘书长崔晓英表示,“长存希望”活动旨在通过专家疾病科普、心理关爱、长生存患者故事分享等方式,提升肺癌患者诊疗意识,建立长期管理的科学理念,从而重拾对生活的希望和热爱。
创新靶向药接力治疗,破局耐药困境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肺癌的发生与驱动基因有关,包括EGFR、ALK、ROS1等。「驱动基因」的发现,让肺癌迈入了精准靶向治疗时代,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 5 年生存率已经获得大幅度提高。不过,耐药却是阻碍肺癌患者获得长生存的巨大障碍。
以占中国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约45.9%的EGFR突变患者为例,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李醒亚表示,约2/3的患者在使用一、二代药物的治疗时,会因T790M突变而发生耐药。所以需要重新做基因检测寻找新的靶点,确定新的治疗方案。
来自河南信阳的一位EGFR突变患者在线分享了他的“耐药”治疗经历,他说:“我在使用一代靶向药2 年多后发现疾病有了新的进展,当时马上做了组织活检的基因检测,确认出现二次突变的驱动基因。随后在医生的建议下换为第三代靶向药,现在已经持续使用 4 年,病情控制得非常好。”
李醒亚主任医师强调,如果在治疗的过程中出现了耐药情况,千万不要害怕,耐药后仍有很多的治疗药物可供选择,例如针对EGFR突变,目前已经出了三代EGFR靶向药,不论是一线治疗还是作为耐药后的二线治疗,都能显著延长患者的总生存,带来切实的生存获益以及更好的安全性。而针对 ALK 突变,近年来多款二代、三代ALK靶向药的上市,也部分解决了一代ALK靶向药的耐药问题。
辅助靶向治疗,助力早期肺癌患者术后无病生存
根据不同的临床分期,选择不同的治疗策略是控制肺癌疾病进展的关键。如早期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主要通过手术切除治疗。安阳市肿瘤医院胸外科主任医师耿明飞提醒肺癌患者:“早期肺癌的患者在手术切除治疗后,有近一半的患者会在五年内复发。以前往往使用化疗来进行术后的辅助治疗,以进一步提高术后的长期生存。但在临床中却发现,无论如何调整治疗方案,术后 5 年的生存获益均难突破 5%,术后辅助治疗一度陷入了瓶颈。”
在进入靶向治疗时代之后,这种情况已经发生了改变。耿明飞主任医师介绍,目前国家已将第三代EGFR靶向药批准用于术后辅助治疗,对于EGFR突变阳性患者来说,相比术后辅助化疗,术后使用靶向药物辅助治疗能大幅度降低疾病复发或死亡风险,并显著降低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率,尤其是脑转移风险。无论既往是否接受过辅助化疗,均能获得无病生存获益,且安全性及耐受性良好,能够精准消灭术后复发的肿瘤细胞,副作用小,长期治疗不影响生活质量。
据悉,目前国内外权威指南均推荐第三代EGFR靶向药作为EGFR突变阳性的早期肺癌辅助靶向治疗优先选择。由于尚无针对其他基因靶点的药物获批用于术后辅助治疗,没有EGFR基因突变的患者,可以选择辅助化疗或其它辅助方式。
肺癌长生存离不开坚持治疗和长期管理
然而,在治疗过程中却有很多患者因为担心副作用或陷入消极心态等而自行停药。一位来自河南安阳的患者表示,在确诊非小细胞肺癌后,她大受打击,一度失去了治疗的信心。但家人和朋友的坚定支持,使她重燃希望,在一线使用第三代EGFR靶向药治疗 1 个月后,肿瘤就已明显缩小,胸痛、干咳等不适症状也随之消失。
对此,中国抗癌协会康复分会主任委员、空军军医大学师建国教授呼吁肺癌患者,不论疾病进展如何,都要坚持治疗和长期管理,这是肺癌患者获得长生存的基石。师建国教授表示,癌症的疼痛不适、担忧药物的副作用以及对术后复发的恐惧等,都会让肺癌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但人的恐惧大多来源于未知,药物的副作用远比疾病的副作用小得多。通过推进肺癌和治疗方法的科普,可以让患者及时了解到先进的治疗方案和成功的病例,从而消除恐惧,接受长期正规治疗。
同时,师建国教授建议肺癌患者在日常中尽量做到生活规律、膳食平衡、适当运动和精神放松。师建国教授说:“不规律的生活往往容易让人更焦虑,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多接触一些正能量的人或事,都有助于肺癌患者放松心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在身体内形成‘友好生态’,增加对癌症复发、转移等的抗性,最终实现长生存的目标。”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