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书法家林秋璇:学习书法的必要性

来源:财讯网 2022-12-18 15:44:50
A+ A-

书法教育被忽视已经很久了,电脑的风行,更使书法备受冷落。很多人没拿过毛笔,更不知道毛笔是怎么拿的,作为炎黄子孙,这是对民族文化的无情“背叛”。

早在秦汉时代,书法是取仕用人的重要标准。到了唐代,唐太宗直接设立了书法这个科目。欧阳询,柳公权,褚遂良,虞世南都是有唐一代的大师,对后世影响深远。后来的各个朝代也不乏风流人物。到了现代,虽然“大师”林立,但多为自封——这种乱象,只有我们这个时代才有。为什么当代那么多“大师”?山中无老虎,猴子来称王,见怪不怪。

我们这几代人,处于书法的“断层”年代。为什么会断层,因为从小就没有接受过书法的教育。我们只认识王羲之,颜真卿……却不知道毛笔字该怎么写了,非常的遗憾!书法,自有史以来传承于今数千年,辉煌灿烂。到我们手里,逐渐湮灭、遗忘。遥想当年,日本、朝鲜等国舍生忘死,飘洋求法,把中国的书法继承过去了,如今,我们研究书法,还要去向外邦学

上世纪陈云同志曾提出:“小学教育要重视毛笔字的训练。”郭沫若也提出:“要培养我国中小学生学好中国字,不一定人人都成为书法家,但要把字写得端正,合乎规格,让人易认,这样才能培养成细心的良好惯。如果一个人办事粗枝大叶,独断专行是容易误事的,而练写字可以逐渐免除这些毛病。”

书法,还是有很多裨益的。

一、养心

书法是很养人的。每一笔笔画都要经历起、行、收三个过程,就像庄稼一样,要经过播种、浇灌然后才能收获。我们落笔写每一个笔画,不仅要走手、走眼、也要走脑、走心。它是一门全身心收摄的艺术,如果有一点“偷工减料”你都写不好。当你把眼耳鼻舌身意都收摄到笔端的时候,你就只能心无旁骛了。所以写字很容易忘记烦恼、俗务,身心也自然愉快起来。所以古代的贵族都会对家庭普及琴棋书画。练得久了,自然就不仅仅是技艺的纯熟,气质也出人一筹。

二、养气

书为禅武,是一门静的武术。我们常常听到,练字要“气沉丹田”,气对我们行笔是有直接影响的。如果气定神闲,我们就能运笔行健。试问一个气喘吁吁的人,他能写出字来吗?气运则血行,在长期的练字过程中,我们神思从容,气息稳,身心舒畅,自然身心无碍,气血两通。

三、养生

说书法能养生,并不是神化书法。古往今来热衷书法的,都很高寿。唐代的柳公权87岁,欧阳询84岁,虞世南80岁;其后的杨维祯74岁,文征明89岁,梁同书92岁,翁同和85岁……不胜枚举。当代也有很多案例,证明了练书法有益于健康长寿。游泳、跑步这些体育运动,以及艾灸、推拿都是时下流行的养生保健方式,殊不知这都是向“外”去求的。而书法在“内”范畴里就都给你解决了。《黄帝内经》讲:“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书法使人心、静气,调和五脏,病无从犯,故能养生。

四、养德

中国人把字和人联系得很紧密。为什么会这样?其实字就像一个人心灵的影子。试想,一个正人君子务必要把人做的堂堂正正,他会把他的字写得东倒西歪吗?古人讲“字如其人”,我们常常有这样的体会,心烦气躁的时候,字迹难免潦草,心气和的时候,字迹往往从容。字是最容易出卖自己的——一个人的情、才气、惯在字里行间都会表露无遗。古人以德为师,从写字上就把人教育得规范有加。我们没听说过有那个书法家会去违法犯罪的,这种个案几乎为零。有规有范有准有则是书法的基本要求,一个在规范准则里长期锤炼的人,对人生、对德行的培养是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的。

 五、养慧

诗文书扎、优美文章,无不是文字写来。一个终日与文字打交道的人,不会是文化的穷人。我们在写字的时候,不免要背诵一些经典,这样才能行之有文。腹有诗书气自华,这些有意无意的积累都会成为我们终身的财富。有时候自然灾害人为事故是可以剥夺我们的地位、物质财富的,但我们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才华是无法剥夺和复制的。

青少年朝气蓬勃,可塑强,是学书法的黄金时期,如能珍惜英才,正确培养这不仅是孩子财富,也是一个家庭的财富,更是一个民族的财富!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