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在12岁时,就用编程开发了第一款太空小游戏Blastar,随后出售赚取了500美元。他也在公开的访谈中表示“如果不是游戏,我不会对科技和计算机编程产生兴趣。我认为游戏有强大的力量,让孩子对科技产生兴趣。它的连锁效应比人们想象的要强大的多。”这份对游戏的兴趣,最终驱使马斯克走上IT之路,而后才有了Paypal,特斯拉,SpaceX等顶级科技公司,让他登顶成为世界首富。阿尔法狗之父哈萨比斯也曾分享过,他从小就在玩游戏的过程中训练自己,这也是他设计AI程序最初始的兴趣萌芽。
在青少年教育上,也许全球都面临着一个共性的难题:如何解决儿童青少年时期认知能力弱、理解能力弱、调动学习积极性等问题。从科技名人的成长经验来看,不难窥见两个关键词:“游戏”与“兴趣”。
纵观全球教学方法的历史沿革,从最原始的文字硬性模仿与记忆开始,到近代逐渐注重对思维、习惯、兴趣的培养。教育方式上也有了相对特色的变革,从原本纯文字单向灌输,变更为更注重通过图形化、游戏化、实践化方式为学生营造“体验式”的学习环境,以一种游戏般的真实学习体验过程,将知识变得可感、可交互、可自主参与,进而激发出儿童青少年的创造性和自主学习性。
这也是诸如马斯克、乔布斯、扎克伯格等许多科技领袖在青少年早期,都通过游戏启发了对编程和科技的求知之路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这样的启发之路,也在偏远的云南沧源县被一群来自山区的孩子们奇妙的复刻着。
01
“差生”不见了
14岁的留守儿童陆同学,因家庭情况复杂特殊加之自小父母就不在身边 ,缺乏安全感的他性格尤为内向孤僻。不喜与人交往、不打理个人卫生、常态性逃课……几乎符合人们对“差生”的一切刻板印象。
对这个沉默又自卑的男孩来说,因为逃避而不愿融入校园、难以适应环境于是更习惯逃避,成了一个难以摆脱的恶性循环。
发展到后来,陆同学已经完全不去上课了,需要靠学校的监控录像才能找到他在哪里。
家人多翻劝说无果,当时也是校内语文老师的姑姑便决定,用孩子最喜欢的“电脑”把他留在校园,并把孩子送到最擅长与“问题儿童”打交道的陈元春老师的创客班上。
升入初中后的陆同学与陈元春老师在校外聊天
那时的陈元春老师是校内的语文兼信息技术教师,在同学们中间享有独特的声望。不管是学业上的调皮捣蛋,还是生活中诸如怕疼不愿拔牙等琐事,陈老师一出马,总能让顽皮的孩子们变得温顺、乖巧。
陆同学参加了陈元春带领的“创客”班——那是一个通过叫“扣叮”的游戏化编程学习平台,让孩子们探索编程学习、制作游戏作品的兴趣小组。
陈元春创客班的孩子正在上编程课
让陆同学的姑姑和陈元春老师都没有想到的,自从开始接触编程学习之后,陆同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不爱开口说话的他其实是个拥有超凡想象力、学习能力极强的孩子,在接触创客小组的过程中,陆同学发现所谓的编程知识更像是一门科学语言,“你可以通过编程,把脑海里的一切画面和有意思的事情写出来,呈现在大家眼前”。
在这里,一直喜欢游戏的陆同学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用编程做出一款款自己研发的小游戏。也正是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他感觉到自己脑海里的某些东西,被唤醒了,或者说被串联起来了。
编程作为一门系统性的学科,其中包含数学、物理、逻辑、工程等多重知识内容,对初学者来说,是一门不小的挑战。在课程的推进中,陆同学发现自己和其他同学相比,对于数理逻辑、推理运算等领域知识的学习都相对轻松和顺畅。
初次触碰电脑的乡村孩子对操作十分陌生
陈元春老师也很快意识到这个孩子的天赋所在:学习编程知识的时候他的思维敏捷且准确,设计游戏的时候也总能提出许多新的观点和想法。因为表现突出,很多低年级的小朋友也开始找到陆同学请教。
“编程仿佛是点燃了他内心的一颗小火苗,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不是吗?他本身就是一颗星星,只是之前的乌云遮蔽了他。”在学校找到存在感的陆同学逐渐变得自信开朗,原本独来独往的他开始和大家打成一片,陈元春明显感觉到:这个男生变得开朗了,也愿意主动回到学校和大家一起学习玩耍了。
经过近一年的学习,陆同学的编程水平进展迅速,他可以仅用一小时就在扣叮平台制作出一款小游戏作品,甚至用编程给姑姑设计了一款古诗词教学课件,这是以古诗词《渔歌子》为灵感设计出的一款独创的交互小游戏,点击画面中的诗歌字词,就能弹出来对应的注解、画面和音频朗读。这个课件也被姑姑用在了校内的教师公开课评比中,同时也在2022年全国NOC大赛复赛中取得了二等奖。
腾讯扣叮青少年编程平台界面
被编程打通了“任督二脉”的陆同学,也逐渐把这种做编程的思维方法,用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 ,最直观的表现,便是加速了对知识理解与活学活用的能力。“学了编程后,他不会像其他学生一样套路化的用公式解题,而是会先把要解决的问题一一地罗列出来,逐一的进行列式计算,最后就得到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法”,这是数学老师对陆同学的评价。这种潜移默化的思维模式养成也让陆同学摸索出了独特而高效的学习方法,进入创客班不到一年,他各科成绩都显著提高,特别是数学,一直到升入初中,无论是月考还是期中、期末考试,陆同学的数学成绩始终稳居第一。
陆同学来到“创客”兴趣小组之后的转变,是同校老师们都惊叹的“魔法”。
这样的“转变”在陈元春老师的班上也在不断发生。
孩子们聚在一起观看自己做的编程作品
“孩子们最明显的变化,就是眼睛里有光了。因为他们找到了自己的兴趣,而且能力也一直在提高。进步本身,是可以给孩子自信的。”在与陈元春老师的交谈中,这是她数次提起的一句话。
许多孩子在“创客”兴趣小组进行系统性的编程学习后,发现“原来学习可以是有趣的事情”、“原来我们也可以做出属于自己的发明”、“更喜欢和其他同学一起交流玩耍了”。
几年过去,在这个脱贫不久的村里,“编程”成了孩子们望向大山外的另一双眼睛。
02
“新世界的钥匙”
教育名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每个人的内心里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和探寻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尤为强烈。”
对大山里的陈元春和她的同学们来说,扣叮的游戏化编程学习就是孩子们生活中那个启萌心智的角色。
今年已经四十四岁的陈元春,其实是“半路出家”接触编程。
2019年,腾讯追梦营公益活动落地云南沧源。也是在那时,陈元春才真正下决心接触编程。抱着试一试的心态,陈元春主动报名参加了校内的腾讯扣叮编程教师培训课,成为了学校里第一个“吃螃蟹”的老师。
2022第四届腾讯青少年人工智能追梦营沧源师生合影
在学习的过程中,陈元春愈发意识到学习编程的重要性:了解计算机知识和编程语言,不仅仅是见世面、开眼界的过程,更是在人工智能时代下不可取代的思维工具。
“特别是在人工智能越来越浸入生活的当下,我们乡村地区的孩子要怎么办?”
这种“担心自己的孩子被落下”的焦虑感,让陈元春毅然决定“转行”,自己先学会,然后带学生。她想把这些关于科学与技术、逻辑与表达的知识都教授给孩子们。于是她在学校建立了“创客”兴趣小组,也通过扣叮,为这些生活在偏远地区的孩子,提供更多接触知识的可能性。
沧源参与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Noc)获得证书的学生合影
在扣叮平台上,有覆盖不同编程语言的10款编程学习产品,这些产品更重视兴趣对于学习动机、效率能产生的正向激励,基于腾讯游戏积累额技术和研发优势,用更具象的展示方式和更简单的操作方式,将游戏化的思维内化到了对编程这门陌生而复杂学科的了解和应用中。对这些山区孩子和老师们来说,扣叮这种结合了图形、视频、动画等游戏化元素的学习方式,大大降低了他们对编程理解的门槛。对陈元春这样40岁才开始学编程的老师来说,扣叮的公益师训项目也帮她更好的建立起了对编程教学的更深认知。
“编程不是一加一等于二这样固定的值,一加一可能会等于更多,就看你加的是什么” “世界真的很大,打破这个小世界出去走走看看,人生的格局就大了。”对编程有了更深一层理解陈元春经常在课堂上给孩子们分享自己的心得,她希望这些大山里长大的孩子,通过对编程和科技知识的了解与学习,拥有更加开阔的视野和广阔的未来。
在陈元春的带领下,其他对电脑技术一窍不通的老教师也开始对编程产生兴趣。他们主动去找陈元春:“我看你带着孩子们弄的那些东西真有意思。能帮我做一个小游戏或者小插件吗?我想放在课件里,上课的时候给孩子们展示。”
大家的热情开始层层传递。
老师们正在参加腾讯扣叮开展的公益师训
原先对孩子玩游戏最为严防死守的家长们也因看见了孩子们在各方面令人惊喜改变,开始主动支持孩子学习编程。“孩子学习需要买什么,随时和我说,我一定无条件支持”这是班里一位家长和陈元春的通话内容。
这是一场师生共同前行的旅程。
同样带着孩子们学习编程的李婕老师对此也有清晰的感触:“我在以前学的编程课难度挺大,加上编程语言都是英文字符,这也让理解又就增加了一定难度,我很担心初学的孩子们根本学不会。但是扣叮的到来解决了我这个困扰,这种拖拽积木块组合起来就能完成程序书写的图形化编程方式,更为简单有趣、便于理解和操作,更加适合孩子的启蒙学习”。
扣叮的使用,甚至还帮李婕老师搞懂了,大学时期总是理解不了的变量表达式、字符串等复杂的C语言知识。“现在回头想想,当时的老师如果像扣叮这样讲的话,我不早理解了吗?”
在追梦营的学习的过程中,孩子们对于游戏、编程的认知也在被不断重塑。曹同学就是这样的孩子:“我之前觉得游戏只是好玩,但学习编程之后,我觉得游戏不只是‘游戏’,而是更高一个层次的东西,它能够加深以后人类的生活层次,也可以改进人类的生活技术”。
孩子正在使用腾讯扣叮青少年编程平台进行编程学习
带着这样的认知,11岁的曹同学做出了一款“机器人导游”的作品,设计了一个机器人,帮助人类解决人与人、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他希望以此传达“人与动物和谐相处,共同开发整个地球,甚至整个宇宙”这样浪漫的想法。
对沧源县的孩子们来说,编程一把打开新世界大门的钥匙。而这道连接孩子们与科技前沿的大门,正在越来越来多的山村里,被推开。
这个致力于帮助人工智能编程教育从“精英化”向“普及化”发展的公益活动“腾讯青少年人工智能追梦营”,至今已连续举办了四届,进入了全国近300个地区的一万两千所学校,这其中也包括江西吉安、湖北恩施、四川雅安……等数个偏远欠发达地区。“扣叮”成为数万名乡村孩子的“编程第一课”,而追梦营的嘉年华全国总结营活动,也让这些乡村孩子们共同汇聚在深圳这样的现代化都市与发达城市的孩子同频交流、比赛学习。
——“我以后想留在深圳,这里的夜景很美,我想在实现我对科技的一切想象。”
——“总营的交流,让我看到那些大城市的同学确实更强,现在我有了更明确的目标(超越他们)。”
——“ 我想当空军,想把我对浩瀚天空向往,变成现在学习的动力。”
——“原来我还不知道什么是电脑,学编程之后,我知道了什么是电脑,我想用电脑改变我的家乡。”
——“我想当一个游戏的策划者,构架属于自己游戏世界,那里是完全开放的可以无限探索,可以解秘世上一切的未知。”
四年追梦之旅,这些乡村孩子们对广阔未来无限的想象和最稚嫩 “心声”,正借由“编程”,缓缓展开。
03
“一场教育实验的过去和未来”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经说:“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读完这些故事,当我们再次思索“游戏”之于儿童教育的意义,会发现很多时候,植根在孩子天性里的玩乐本能,也许就是唤醒孩子学习兴趣的那一朵云。
北大教育学院院长尚俊杰教授曾指出:“游戏能够给孩子更多学习动机,经过科学设计的游戏化学习,一是有助于帮助青少年更清晰地认识知识的结构,二是有助于锻炼发散性思维,这也正是创造力的核心。”《哈佛商业评论》也曾经发过一篇文章谈道 “在游戏中玩得好的孩子,在未来的跨国企业中领导力比较强”,这是斯坦福的教授们访问了200多个CEO,分析他们玩不玩游戏,领导力如何,总结的结论。
而游戏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应用潜力也在前不久的 “欧洲游戏法案”里得到了再次印证。“11月10日,欧洲议会以560票赞成、34票反对、16票弃权的表决结果,通过了首个电子游戏产业发展决议。”同时提出了38条政策方针,为欧盟未来的立法和执行指明政策性的指导方向。其中的第19、20、23条明确指出,电子游戏产业在寻找和发掘创意型人才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并能够鼓励新一代欧洲人进入工程、科研、生物和艺术等多个领域,“坚持游戏将成为有效的教学工具的理念,其将帮助人们学习数字文化、软技能和创意思维。”
在数字智能时代,在教育创新的当下,我们也许都应该平视并思考的一个问题。
——如何利用游戏娱乐以外的特性,更好地服务于教育?
陈元春和她的孩子们,或许并不能敏锐地感知到潮水的方向。但是他们知道:扣叮架起的这座桥梁,带他们看见了人工智能时代的冰山一角。这些他们原来觉得高端前沿、触不可及的知识,都通过“游戏”这个最本源的力量,触达到了这些同样渴望新知的年轻头脑,让他们在人工智能时代下,在同一起跑线上享有同等的科学素养教育。
也许未来的一段时间里,还会有很多乡村地区,会因为不那么优越的教育资源和条件,掣肘着他们在信息技术教育、人工智能教育上的发展。
但不管是常年耕耘的如陈元春、李婕、刘影娴这些一线乡村教师们,还是扣叮的四年追梦坚持,他们共同目标都是在试图拉平这个横亘在乡村与城市之间的“差异沟壑”。
当谈及对于未来的想法,陈元春满怀希望地表示,要把沧源这个边陲小镇打造成一个编程小镇。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