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由政信产业联盟、政信投资集团、中国PPP投资论坛组委会联合城市新发展论坛共同主办的“2022中国政信发展论坛暨第七届中国PPP投资论坛”成功举办。论坛邀请业内重磅专家就政信产业发展和PPP模式发展做了深度剖析,来自财政部PPP中心专家库专家杜彦峰先生做了主旨演讲《城投的未来——做强做大,构筑城市竞争新优势》,就当下关于城投转型和与之相关的国企改革问题深入解析。
首先,杜彦峰分析当前我国经济遇到的增长困局。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辆马车“投资、消费、出口”预期疲软的情况下,我国经济发展降速换挡,从高速增长阶段迈入高质量增长阶段。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大背景下,面对日趋复杂的国内外环境,我国经济承压前行,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成为经济发展突破困局实现经济稳健增长的关键。
杜彦峰指出增强地方经济内生动力,重要的是以基础设施建设拉动经济增长,城投平台作为进行基础设施建设重要的一环,为更好地承担起地方经济发展的重任,已经步入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
针对当下一些城投平台存在的土地财政依赖惯性、缺乏造血功能、政企不分、债务剥离进展缓慢、市场化改革不畅、主营业务杂、公益性强、融资困难等问题,杜彦峰认为在房地产行业发展进入下半场,地方财政收入下降,财政支出压力增大的背景下,城投是防范金融风险的重要堡垒。随着土地财政模式渐行渐远,城镇化发展的新动力尚未找到,因此城投市场化转型势在必行。
政策方面,国发【2014】43号文《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提出,要求剥离平台公司政府融资职能,划清政府与企业界限。银保监会【2021】15号文《银行保险机构进一步做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防范化解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银行保监机构强化对城投平台融资的风险管控。这迫使城投公司探索并调整发展模式。
杜彦峰强调对于城投而言,在监管、市场和政策的三重压力下,转型是唯一的出路。转型后的城投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增强其独立运营能力,进而增强其再融资和偿债能力,只有转型后的城投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之路。
什么样的城投才算实现高质量发展?杜彦峰认为只有实现六方面的高质量发展才算全方位实现高质量发展,即人才高质量、理念高质量、资产高质量、融资高质量、业务高质量,管理高质量。杜彦峰强调人才高质量是城投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首要因素。城投转型的根本是实现市场化运营,剥离融资职能,整合资产,债务化解,搭建法人治理结构,探索经营性业务,除此之外,城投想要做大做强还需要拥有现金流比较好的资产才行。
杜彦锋分享了不同类型的城投平台的发展的方向。一些专业性的平台,比如环保、建筑类、园区建设类的城投,可以采用兼并的方式,收购一些有资质的企业,不断扩大自身的技术实力;工业园区建设类的平台,可以依托当地资源禀赋,建设一些基础类的设施,必要的时候,可以入股一些发展前景比较好的经营类的企业,比如污水处理厂、供热厂、供水厂,这也是城投平台转型减少成本提质增效的有效途径。
对于企业做大做强的途径,杜彦峰给出了以下几种思路:
重组:横向重组、纵向联合、合并同类项等方式,把企业规模做大,把企业资产做实。
打造特色优势产业:立足于聚集资源、做强企业和产业,推动国有资本向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集中,做到延链、补链、强链。
组建大型建筑集团:整合建筑类企业,打造资质齐全、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综合大型建筑集团。
打造专业化集团:组建轨道、金融、文旅等专业化集团。
最后,对于当前大家关心的城投债务问题,杜彦峰认为城投平台作为金融风险管控的重要堡垒,在很大程度上关乎金融系统的安全性,关乎地区的长远发展,因此城投信仰仍然坚固,尤其在当前国际经济博弈激烈和国内经济逆周期调节的背景下,需要稳固的城投来促进城市发展,形成城市发展新的竞争力。
本次论坛由政信产业联盟、政信投资集团、中国PPP投资论坛组委会联合城市新发展论坛共同主办,由中国政法大学国家监察研究院政信研究所、中国政法大学城市发展与治理研究院、中国政法大学PPP研究中心、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金融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技术创新与战略管理研究中心提供学术指导。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