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国蕾| 动荡年代里的一幅女子群像——我读《百川东到海》

来源:做文艺微信公众号 2023-03-30 22:05:00
A+ A-

■谢国蕾

再翻《百川东到海》,发觉自己是真正爱上了这部作品。洋洋洒洒40万字,篇幅不可谓不厚重;1919到1949前后三十年,时间不可谓不漫长;大大小小男男女女,有名有姓或有姓无名各色人等100多位,场面不可谓不浩大。

在当下快节奏的生活里,在大量的碎片化的信息无时无刻不在撕扯我们宝贵时间的尴尬境况下,要对一部厚厚的长篇小说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看似匪夷所思。

然而《百川东到海》真正吸引了我。刚看开头几行,彷如握了一卷《穆斯林的葬礼》在手,接着读,又如一部《红楼梦》被打开,继续翻,便有《长恨歌》《青春之歌》的叙事格调与卷跌其间的正能量摄人心魄。

image.png

这部小说在所有叙说的大小事件中涉及到了百余位人物,怎样把控好,描写好,不易。这是我近年来的阅读经厉中难得遇上的好小说,作为女性,我对郑欣笔下对女性形象的塑造和勾勒格外注意。作为推进故事情节发展的人物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将这个群体大致划分了一个类别——敏之、罗丹、续春花、宛淇、梅筝、桃叶、黄晚柳、唐太太、二姨娘、翠仙;孟太太、菊香、李妈、王妈、母亲、阿婻、赵木匠家的女人、樱子;惠茗、邬端芬、宛漪。而在这一组小说人物中,着墨最多的是敏之。

这些人物的悲欢离合融进了家国命运的起伏迭宕,或深明大义,或狭隘自私,或情怀火热,或怨天尤人,社会风雨漂遥的大背景下,世间万物各具情态。

小说起笔,便将一组性格与志向迥异的人物置于一个生活的难题当中——

惠茗急道:“这可如何是好,姨母把玩的爱物,岂不是我的罪过!”……“玩意儿终究不过是玩意儿。我向母亲请罪,就说是我失手打落了。想来没什么大碍。”

面对打碎的方壶,惠茗是惊恐,害怕,出手无策,而敏之则是沉着冷静,抢着担责。面对同一个难题出现截然不同的反映,这是在为两位大家闺秀处世的态度、人生的贵贱乃至命运的起落巧妙地埋下了伏笔,这似乎暗示了两位女性置身复杂社会最终的必然结局,大浪淘沙,而后留下的肯定是有担当有责任,坐怀不乱,处乱不惊,大智大勇的人。

事实上,小说情节的展开,也正是以此为基础,敏之信念坚定一直出类拔萃于那个群体,虽然颠沛流离历尽千辛,遍尝人间苦辣,但旧世界里的一抹曙光是敏之留给我们的。

小说中采用了多种描写手段,对敏之浓墨重彩——

惠茗笑道:“是了,你是一员女将军。小时候就勇猛得很,说是不缠足、不留发、不穿耳洞,姨母气也气了,骂也骂了,最后还不是都依着你。”敏之听了咯咯笑。这是对不随波逐流,敢于标新立异的敏之的侧面描写。

章管家道:“就是说啊,我们敏之大小姐,从小就是一个有心胸的。过目不忘,爽利干脆,言谈举止经常有些过人之处。”敏之的非同寻常可见一斑。

再看对敏之的正面描写——敏之接过话来笑对母亲说:“世人只说黛玉单弱爱恼小性儿,其实我看她比宝钗、探春等人豁达透彻多了……你看,只有她才早就明白了‘千江有水千江月’的道理,比宝钗等人高出许多嘛!”此话一出,被隔壁的唐淳祐(小说的男主人翁之一,敏之后来的丈夫)听见了,于是心内诧异“一个姑娘家,竟有这样独到的见地!”

对敏之正面、侧面的描写在小说里随处可见——

敏之说:“这画布局虽好,但是做成绣品,那就需要加一些颜色,不然过于清淡素气。比如,背景可以补一些霞光。”惠茗道:“添些霞光,颜色会不会俗艳?”敏之道:“不会,我们少用些大金、正红,无非多一些颜色,由青及橙再赤,这样才能更加衬托出三友之清雅,也不会有萧瑟的秋气。”

敏之笑着道“文字在遣词造句方面可实现万端变化,比如这两句诗简单调整,就可以是‘夕阳近黄昏,却是无限好’,字面意思一样,感觉却完全不一样了。”

敏之接过来,原来是一方古砚,自是十分喜欢,幸福、欢愉溢于言表。

而小说中于唐家,于敏之的几桩大事件,却真正地把敏之推向了险崖,基于唐太太——敏之婆婆——的信任与重托,她必须直面现实。

在唐家家道中落,墙倒众人推的窘况里,敏之敏锐地觉察到了人心的险恶,那样的时候,任何说教、提醒、劝阻都无济于事的时候,敏之开始了最为惊心动魄以牙还牙短兵相接的反击,将两个吃里扒外的老管家逼向了死角,而后趁两个老家伙尚未彻底醒悟的一瞬,干净利落结束了一场暗含了绝顶谋略的斗智,从而全面立体多维反映了敏之的聪颖,彰显了她的胆识。

在奔向淳祐部队驻扎的地方的途中,在所留宿的店家的床底下发现了一具男尸,“黑店!快点离开!”敏之当机立断,催父亲和管家迅速离开,而后又朝追兵放了一枪,撂倒了一个匪盗,可见敏之临危不乱,智勇双全。这一段写得尤其扣人心弦,起伏跌宕。

面对淳祐的报国之志,敏之说:“若你面对家国危难而无动于衷,我还会奇怪呢……人这一辈子,能够有鸿鹄之志是很难得的,而由于家里的负担不得不拔去这个志向,那就是人生最大的悲哀和不幸。”言语中的拳拳爱国之心令人感佩。其实敏之并不完全了解淳祐们的所作所为,但她相信自己的丈夫,相信他们的追求和努力。她知道一个妇道人家的该做与不该做,她不能拖丈夫的后腿,她虽不能冲锋在一线,但静静的守望和默默的等待,也是对丈夫的支持。

其实,通读全文,会发现还有大量的溢美之词附着在敏之这个特定人物的评价里——知大体顾大局、不卑不亢(惠茗语),也只有你能够担起这个难事(唐太太语),豁达透彻拿得起放得下、真乃巾帼奇女子(淳祐语),很有见地、机敏、多少男人都不及(罗丹语),泰山崩于前而不改色(奎栗语),这个世界上最了不起的女性(淳袏语),跟着你,我心里很踏实(二姨娘语)。

敏之是一位具有多重性格的民国女性一频一笑一举手一投足深深地打上了那个时代的烙印,她代表着那个时代中国女性中积极的一面。正是敏之似的昂扬向上支持理解,为革命的胜利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她们的付出是那个死气沉沉的岁月里的一股活力朝气。

其实敏之的优异之处,更多地是凸显在她侍奉公婆,相夫教子,操家理业的家庭妇女的身份上,这一点在民国时期复杂的城市女性中弥足珍贵,因此敏之的形象更加鲜活丰满,点点滴滴闪烁着人性的光辉。她与胆小怕事,心胸狭隘,以怨报德,助纣为虐,最终沦为社会渣滓恵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她甚至也与在艰难的革命中出生入死的罗丹、宛淇、续春花这些共产党人不同,她甚至还和桃叶、翠仙这类积极追求进步,胸怀正义良善的女性也有本质的区别。

写到其他的女性,小说的笔法依然是考究和老道的,它不因要以大块面的文字去反复刻画极为喜爱和极力推崇的敏之便顾此失彼,事实上,涉及敏之周边这些人物的书写,也极具匠心,用情专一。

尤其是罗丹,其出场有几个关键词:时髦女郎、中西合璧、别样的味道。作为恋人的罗丹:蓬勃丰满的身体、摄人心魄、纯洁明亮、青春与生命的活力;作为革命者的罗丹:专注、女勇士贞德。作为共产党人的罗丹:创造一个新世界、付出一切而不悔。作为英雄的罗丹:毫不犹豫冲出芦苇荡、朝鬼子开了枪、含笑闭上了眼睛。罗丹对敏之的一番话,是小说点题的精彩之笔:……就好像无论是哪一条河流,不管愿意不愿意,都必得泥沙俱下,向东流入大海,才能从入海口的汇入和消失中,获得真正的永恒的安全。因为只有大海才是永恒存在的。

写宛淇——作为学生的宛淇:新生诗社、登台演出;作为八路军女战士的宛淇:活泼泼、加入了共产党、到了延安、敌后采风;作为接受了革命洗礼的宛淇:眼中都闪烁着理想的光芒、满腔热情。

写续春花——作为黄埔六期女生队的续春花:温柔如花、轻灵似水、安静、女中豪杰;作为陈太太的续春花:温柔、大方、成熟干练。

写桃叶——作为丫头的桃叶:手脚麻利;作为敏之忠实伙伴的桃叶:利落爽快;作为淳祐救命恩人的桃叶:周到、好帮手;作为革命者的桃叶:利索、伶俐、真能干、有造化。

写翠仙——作为歌女的翠仙:不炫技、清新质朴、新莺出谷、银瓶乍裂;作为复杂身份的桃叶:清倌人、下堂妾、流浪女、红舞女、通房干女儿、侠女。

这些女性性格各异,情趣有别,但都善良、正直,云集一处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在革命的狂风暴雨中,滚滚洪流里,顺应时代发展,胸怀道义人心,虽为一道小溪,却汇入了波翻浪涌的大海。

伟大的死,与卑贱的生,严肃的历史自然会给以评判,任何人都左右不了那些一针见血的言辞。但我们必须反思,以史为鉴。为什么作家要将敏之这位刚正不阿的旧时代妇女置于这个女性群体中,作为最具引领性的代表人物来写,我想,小说这样的处理自有其理由一一

“妇女能顶半边天”,这是一句古话,但这句话,绝不只是就那一个时代说的,它在今天的现实意义和对未来的警示价值,勿庸置疑。

敏之是旧时代中国女性的杰出代表,她趋于完美的品行,她风卷云集的经历,不断彰显其可贵的人格魅力。是她,历经苦难矢志不移把一个在风雨飘摇背景下的家庭不断带进幸福的阳光中。家是小的国,只有家安宁了,发达了,男人们才会在枪林弹雨中去为祖国的强盛,民族的兴旺,放手一搏。从这个意义出发,敏之、罗丹、淳淇、续春花们的选择是正确的,付出是值得的。她们直面生死大义凛然,叫人肃然起敬。相比自暴自弃不知廉耻成了革命的绊脚石的惠茗,敏之们的民族气节光耀史册。

我想,作者精心塑造的这一幅女子群像,是自己对那个年代女性性格与命运的解读,同时也将自己现实中的理想女性形象完美寄托和呈现在自己作品中。

现实是一面镜子,照出了低飞处燕雀的胆怯徬徨,也照出了鸿鹄遨翔暴风雨的英勇之姿。百川汹涌,带着奋斗者的呐喊和气势,最终奔向波澜壮阔的大海,胜利者中流击水推动着历史前进的巨轮。

一个时代的发展进步,一个民族的脱胎换骨,一个美丽中国的脱颖而出,没有像敏之这样的幕后英雄不行。

此去的路还很漫长,许多人曾经站在这个路口,不少人也必将站在这个路口,心海卷起狂澜,耳边长风呼啸,他们想起了曾经跋涉的山高水长,他们看见了即将到来的风云激荡,生命何其短暂,一息尚存就该江山驰骋。

小说的结尾耐人寻味,“受到几个女儿的情绪感染,敏之精神一振,下意识地回过头望着北方,远远的浮云下面是已经看不见的天津……千里迢迢来到了平原省,赶往聊城专署,那是淳祐工作的地方,也是未来全家安家的地方。晴朗的天气里,苍茫的黄河边,女儿们的声音那样稚嫩悦耳,敏之发自内心地笑了。

太阳越过云层,悬在黄河河道上,闪出一道浓烈灿烂的金光。”

戛然而止的收束,给我们留下了宽阔的想象空间,并与小说的开篇遥相呼应。掩卷之余,不忍释卷,总感觉《百川东到海》有一个下篇在等待我们。这种感觉,于我,与其说是对小说家的期待,还不如说是对小说家的感激。

image.png

作者简介

谢国蕾,笔名晓蕾,系中国诗歌学会会员、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现供职于遵义市文联。与谢氏五姊妹已联合出版三本诗文集。作品经常发表于全国、省、市级媒体、报刊杂志等。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