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我们最缺三种教育:性教育、爱教育和死亡教育。”这句话曾在社交媒体上广为流传,反映出当代社会对死亡话题的避讳和尴尬。然而,在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研究员邓菲的课堂上,死亡不再是禁忌。自2014年起,邓菲开设的“中国墓葬艺术导论”课程,给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公开、深入探讨死亡的机会,也让他们开始以更加多元的视角看待这一必然的生命现象。
邓菲常自称是金庸小说《神雕侠侣》中“古墓派”的传人,实际上她的课程内容也确实围绕着古代墓葬展开。课程的上半学期侧重讲解不同时期墓葬的结构、随葬品的种类和遗体的保存方法,这些内容揭示了古人对死亡的理解与态度。而下半学期,课程转向讨论更为深层的议题,如性别、宗教、阶级等因素如何影响墓葬背后的文化内涵。
然而,邓菲并不仅仅局限于古代墓葬艺术,她鼓励学生思考现代殡葬的形式和意义。通过引入海葬、树葬、骨灰压缩等现代元素,她为学生们打开了探索死亡的更多途径。“我希望学生们通过这门课,不仅了解古代文化,更能通过对死亡的讨论重新审视生命的意义,”邓菲说道。
复旦大学2020级文博系本科生阿萌曾养过一只早夭的中华田园犬,而这段经历让她选择了“从被埋葬的狗看墓葬中的情感因素”作为课程报告的主题。她探讨了古墓中“殉狗”和“牲狗”的概念,试图寻找其中那些与人类情感相联的痕迹。她的研究让人们看到了墓葬中不仅仅是仪式和宗教,还有情感的寄托与表达。
阿萌课堂报告的PPT截图
2020级文博系的另一位学生蔡雨蓁,则通过“音乐×死亡”这一主题进一步展开了对死亡的探讨。她在小红书上发现了“骨灰黑胶”这一新型的殡葬形式——将逝者的骨灰制作成唱片,并通过播放音乐的方式与其告别。蔡雨蓁表示,每次播放这张唱片,都是“一轮思念的重启”。这种方式让生者通过音乐传达对逝者的思念,也是一种将死亡与生活融合的创新表达。
蔡雨蓁甚至制作了属于自己的“葬礼歌单”,并在其自制的网页“outro”上邀请他人分享自己心中的“葬礼音乐”。她希望在她的葬礼上,亲友可以伴着《dancing with my phone》和《Remember Me》这样的音乐送别她。对于她来说,这些音乐不仅是一种缅怀,更是一种庆祝生命的方式。她想象在自己最爱的歌曲中,亲友们可以尽情告别,甚至与她的灵魂一起起舞。
蔡雨蓁自制网页
除了情感表达,现代殡葬形式的转型也是课程的重要讨论内容。随着社会对环保和资源合理利用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节地生态葬,如海葬、树葬等。2020级新闻学院广电系本科生吴昊在课程中选择了拍摄海葬的短片。通过邓菲的推荐,吴昊前往上海飞思海葬服务部,记录了海葬全过程——从家属们手捧骨灰袋、撒入花瓣和骨灰于大海,到哀乐声中告别亲人。吴昊表示,这一拍摄过程让她体会到了“感性与理性”之间的微妙平衡,既要让生者有足够的情感宣泄空间,又要理性地看待死亡,合理利用资源。
吴昊所摄海葬主题影片截图
吴昊在这门课程中的深入学习使她对墓葬艺术产生了浓厚兴趣,她已经申请到哈佛大学东亚系继续从事相关研究。与此同时,邓菲也收到了其他几位学生成功申请海外高校的喜讯。
许多选修这门课程的学生都有亲历至亲离世的经历,正是这种亲身体验让他们更愿意讨论死亡这个敏感话题。19级新闻学院学生鱼子在爷爷去世时,亲眼目睹了葬礼的全过程。她表示,这门课程让她能够从学术的角度重新审视死亡,并对爷爷的离去有了更多的思考与释然。
蔡雨蓁则在她的个人网页上强调,葬礼音乐不必刻意“节哀”,而应该直面悲伤。她认为悲伤是生命中无法避免的一部分,应该通过音乐等媒介来释放,而不是压抑。她将这一过程比喻为“灵魂的刮痧”,堵不如疏,释放悲伤才能让生者真正从失去中走出来。
随着课程的深入,邓菲逐渐意识到,这门课超越了她开设课程的初衷。最初,她只想聚焦于纯粹的学术研究,但随着现代墓葬元素、生命观念探讨的引入,她发现了这门“古墓派”课程更具现实意义的那一面——生命教育。
“理想的葬仪可以达到抚慰的效果,它能让生者相信亲友确实去往了一个更美好的地方,而不应是匆匆地走完压抑的流程,此后想起与逝者时只留余痛。”作为专家顾问多次出席不同的葬礼后,邓菲描绘出她心目中理想的葬礼图景:在那里,生者能够光明正大地表露哀伤,死亡也不是人们讳莫如深的话题,逝者仍然可以被持续地思念与提及。
“我们需要让死亡浮出水面,成为一个可以公开、从容地讨论的话题。”邓菲表示。她希望未来社会能够更加开放地面对死亡,这不仅能帮助人们度过生命中的终结时刻,也能促使他们更加珍视每一个活着的日子。
“气清景明,万物皆显”,邓菲希望,未来的公共话语体系中,死亡与离别也能“浮上水面”,我们每个人都能直接、开放、从容、大方、体面地谈论有关死亡的所有。(陈海义)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文章投诉热线:157 3889 8464 投诉邮箱:7983347 1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