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一个人的情怀与儿时的梦想有关,那么来自青海省的孙海成,则从小就有着深深的石油情怀。那时在省内,柴达木油田“黑色的血液”已经为青海省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石油人,也成为了孙海成心中最神圣的职业。
日前,记者专访了这位心怀石油梦想的人,来探寻他如何心怀初心,25年奔跑在石油奋斗之路上的历程。
1998年,孙海成从青海省考入石油大学(北京),进入石油工程专业,并于2002年考取了该校石油工程系油气田开发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孙海成如愿加入了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世界500强中国石油直属的上游研究院,成为了一名增产改造工程师。
在该中心工作了5年半时间里,孙海成的研究对象涵盖致密砂岩、碳酸盐岩以及页岩油气藏,并积累丰富的常规气藏以及非常规油气藏增产改造经验,获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2008曾获得“先进个人”、2009年获得“现场服务能手”等个人荣誉称号。由于在致密砂岩储层改造技术中的持续攻关研究,孙海成的研究成果2010年获得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颁发的科技进步三等奖证书,在各类专业期刊发表了论文4篇,截至2023年3月,总下载量达到1914次,引用量达到82次。
2009年,想要在专业能力上再进一步的孙海成,考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油气田开发专业的博士研究生。2011年,孙海成收到了同是央企和世界500强的中国石化的邀请,进入其直属的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储层改造研究所工作。
在这里,孙海成承担了大量科研项目以及现场技术服务项目,研究对象包括常规油气储层和非常规油气储层。在常规油气储层领域的科研成果,先后获得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科技进步一等奖(2018年),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2014年),2022年获得了中石化集团技术发明二等奖。在非常规油气储层的科研成果获得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专利金奖。还申请了8项专利,编写了3项中石化企业标准并发布,在各种学术期刊发表论文6篇,总下载量达到了13312次,被引用量达到了517次。
如今,凭借突出的贡献,孙海成在国内石油行业已经颇有知名度。在被问及未来对于国内石油开采事业还将作哪些贡献之时,孙海成认为,他要将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传递下去,让更多的人拥有更专业的知识技能,为石油开采事业赓续力量。
近几年,孙海成就多次以授课专家的身份,在中国石化管理干部学院采油采气培训班、中海油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储层改造技术培训班、胜利油田石油职业学校采油采气培训班、华北油田低渗透油藏改造技术培训班等场合,为相关培训班学员讲授非常规储层压裂改造技术的理论知识及现场应用案例。同时作为被邀请的专家评委参加中海油、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青海省第四地质勘察院、全国石油天然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单位的重点方案及全国性行业标准的审查。2021年,孙海成还被中国的地质大学(北京)聘任为专业学位校外研究生导师至今,为母校培养专业的后备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历经25年石油事业的奋斗历程,正值当打之年的孙海成初心从未改变。用“黑色的血液”助力经济发展,已经成为刻在内心深处的使命。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