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竞争激化到仅靠努力无法保证结果时,“选择”就会成为关键性因素。
今年高考季,张雪峰用一番直白犀利的言论点爆了“选专业”的话题,并直接影响了数个专业的录取形势。在“就业为王”的时代,人们对专业的选择更加现实,更注重实用性,“选择大于努力”这一论调也逐渐被很多学生所认可。
不止国内,海外留学生在“选专业”的问题上持有类似的观点,就业情况与工作体验会影响学生对自己所选专业的认可度。美国网站ZipRecruiter对该平台上的5,225名求职者进行调查,询问他们是否后悔选择了自己学习的专业,很多人因为工作机会有限、工资较低、专业知识实用性差等原因而表示后悔选择了当初的专业。
与国内稍有不同的是,留学生在“选择”上面临的考验可不止“选专业”这一项,他们在“选课”上吃过的亏同样不少。受国内外教育体系差异的影响,留学生在选课时没有所谓的“培养方案”或“参考课表”,而是需要自己进行课程规划与选择,这不仅关系到留学生在Final中的表现,还与他们的最终绩点直接挂钩,由此,选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如何在以“绩点为导向”的大学生活中寻找到最佳的选课方案,成为了每年开学季留学生们要关注的头等大事。无数的留学生在选课中摸爬滚打,或一帆风顺,或走了很多弯路,都留下了宝贵的经验。
“千万别照搬,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John
吃尽选课苦头的杜伦大学学长
第一次选课时我以为和国内大学一样,会有一份清单列明这个专业需要在毕业前修够哪些课程,我只需要在选课系统里完成搜索和报名。结果根本就没有这种东西,我也没提前做准备,于是就耍了个小聪明,借来了同专业一名成绩优异的直系学长的选课表直接照搬,还暗自窃喜,他成绩这么好,选的课也一定不会有差错。
结果那位学长毕业后是要继续深造的,有几门专业课非常具有深度,对于我这种以就业为目标的人来说实在是太难了,那个Final季我过得痛苦万分还被挂了一科。所以要么自己老老实实查找课程和教授的介绍,要么直接找专业机构的专业老师量身定制一份,别人的永远是别人的,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不要挑战自己的极限,注意劳逸结合”
@Monica
因为专业课太多差点练出三头六臂的约翰霍普金斯学姐
因为我想毕业后直接工作,所以给自己列了很多的实习计划,想把专业课程和学分提前修够,给自己留出充足的实习时间。事实证明,我太高估自己了。
第一学期选课,我选的专业课比其他人多了好几门,而兴趣课程和所谓的“水课”则寥寥无几。刚开学的时候精力充沛,觉得还很OK,每天异常充实。时间一长,我就开始崩溃,感觉自己的脑子内存告急,每次学习时都昏昏沉沉的,学习效率严重下滑,但是由于课业压力重,又不敢随便放松,严重的时候甚至开始厌学。
欲速则不达,我的教训就是一定要控制好专业课和兴趣课之间的比例,一门自己喜欢的课程,或者教授风格活泼的课程,会提升学习满足感和快乐感,还有益于专业课程的学习。
“选课一定要注意所有细节!搞不定可以求助专业人士”
@Holly
主动求助的墨尔本大学INFP学姐
我在选课前也做了很多准备,观摩了网上的经验贴,但实际选课时要兼顾的因素实在太多了,我当时只顾着考虑课程的难易程度和教授的讲课风格,却忘了了解考核形式。
我更喜欢一个人写Essay,这样我可以控制Essay的选题和进度在我的舒适区内。结果我选的课程中有很多是Group Project,而我不擅长社交,也不懂得如何在小组作业中突显自己的亮点,结果大部分时候都在被别人安排做一些我不太擅长的内容,最终表现平平,成绩也不太理想,拉低了我的GPA。
为了尽快把GPA提升回来,下学期的时候我找了一个海马课堂的老师来帮我选课,因为那个老师在墨尔本大学待了很长时间,和我的专业也一样,我想她对课程肯定比我了解,就把我的要求都告诉了她,然后照着她给我反馈的方案进行选课。谢天谢地,下学期的课程体验好多了,GPA也有救了。
从留学前辈们的经验上来看,选课看似是一件简单的小事,实则处处藏有玄机,需要打起12分的精神来应对。如果凭借一己之力实在难以搞定,求助专业人士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毕竟无论采用怎样的方式,寻求谁的帮助,通过选课获得更多的知识与更好的成绩,才是留学生们最终的目的。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