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二届“夏友梅杯”全国青少儿故事大赛落下帷幕。年仅6周岁、来自上海市金山区枫泾镇的小女孩郑纯淳经过多轮角逐,从全国各赛区总共24组优秀选手中脱颖而出,摘得唯一特金奖项,也成了该奖项有史以来年纪最小的得主。
近日,记者就寻访了这名从中国故事基地——枫泾镇走出来的“特金奖”得主。
一起来看看吧~
两根小辫子,白皙而小巧的脸庞。郑纯淳一坐下就掏出两个手办娃娃作为“演员”,开始专注地讲起了自己想象世界里的故事。围绕郑纯淳成长历程的讲述,主要是由她的妈妈郁鹭完成的:“小毛与故事的缘分,远从她出生以前就开始了。”
小毛是郑纯淳的乳名。她的外公郁林兴就是一位中国故事届的重量级人物。2007年,郁林兴凭借作品获全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从2000年开始,他用10年时间打造枫泾文化品牌,把枫泾故事从“金山洼地”带到了“全国高地”的位置。2011年,枫泾镇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全国唯一的“中国故事基地”。2018年,郁林兴出任中国民协故事委员会副主任,分工负责全国故事活动的组织协调指导,推进中国故事之乡、各类故事基地的建设和管理。参照枫泾经验,全国建立起多个“故事之乡”和“故事基地”。为了开创一条崭新的中国故事年轻化之路,在连续10多年举办少儿故事讲演培训班的基础上,郁林兴从今年开始开设了青年故事作者训练营,亲自上台授课。
降生在这样一个“故事之家”,郑纯淳还在妈妈肚子里时,就已经在各种文艺活动现场感受氛围,刚刚落地就已经被外公抱着用沪剧小调哄睡,2个月大就被妈妈抱去“观摩”少儿故事大赛,呀呀学语时听得也是妈妈在练习朗诵。到3周岁左右,她开口讲话,口齿清晰、音色脆亮,在同龄人中格外醒目。
“很多孩子都有着强烈的表达欲,感情热烈真诚。我们发现这一特点在小毛身上特别突出,在她看来语言方面的练习本身就是游戏的一部分。”郁鹭说。
2020年,郁林兴即兴创作了一首抗疫童谣,一句一句念给郑纯淳听,孩子听两遍就记了下来。那一年,这个才3岁的小姑娘出现在一段广为传播的小视频里,抑扬顿挫地背诵着“一拳砸死小病毒”,给不少人带去了希望和勇气。到2022年,郑纯淳与妈妈合作讲红色童话《长征路上的红小丫》,与外公合作抗疫小诗《做核酸》。在母女合作的5分钟的亲子故事《妈妈,我长大了》中,“小毛自然放松,能贴近角色理解故事,表现比我好。”郁鹭评价道。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天真是最珍贵的天分。3岁到6岁,家里订《幼儿故事大王》她会缠着妈妈从头讲到尾,她听一遍就能记住梗概,然后用自己的话讲出来。妈妈没有空陪她的时候,她会对照着课外书上的插图,拼凑勉强读下来的断断续续的词语,舒展开想象的羽翼,编织成一个新的故事。在需要面部表情、肢体语言、情绪代入这些表演技巧时,孩子的表现总是比成年人更投入,并且能无师自通地设计一套自己的表情和动作。被创造的世界与现实经验交融,“小乌龟讲话昂着头,大象讲话会低头”,如何强调角色特点、如何角色转换,到了郑纯淳这里成了与生俱来的技能。
但是上佳的天分也需要后天的打磨。为了让郑纯淳的故事表演更为精准,一开始是郁鹭帮助女儿调整讲演的细节。从2022年开始,家人邀请浙江少儿故事培训专家潘晓炜来为郑纯淳上一周一次的网课。通常3周就能出一个新节目,“第一周能讲下来,第二周加入表演细节,第三周精雕细琢。”郁鹭说。而郑纯淳第一次从小视频走上大舞台,就是在枫泾古戏台。汇集了沪上众多滑稽戏笑星的“上海笑天地滑稽戏演出”来到枫泾,郑纯淳用故事讲演来进行热场,毫不怯场。
这些年,郑纯淳获得过的比赛奖项不止“夏友梅杯”。她还获得过2023年上海市幼儿艺术单项展示活动故事专场(大班组) 金奖、2023桃李杯舞蹈艺术展演(上海站)二等奖、“苏河源上海情”2022上海市民文化节沪语大赛 “百强沪语之星”称号。
沪语是上海实验幼儿园的特色教学,来自市沪剧团的老师会定期挑选一些有资质的孩子培训。郑纯淳这个听着沪剧入睡的小姑娘,在小班的时候又被挑中进了沪剧班,没多久就成为了领唱。有一次上海纪实人文频道来幼儿园拍摄一档《沪语进校园》的系列节目,也一眼就选中了她,在镜头下,她做起了同龄孩子们的“沪语小老师”。
今年9月,郑纯淳进入了小学,郁鹭对此也是充满了希冀。“每个孩子尚未开蒙的时候会表现出独属于她的天赋。我们要做的是发现她、珍惜她,因材施教,让天赋在沃土里开花”。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