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饮料多种多样,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几乎都很喜欢喝饮料,不过每天喝饮料危害很多,平安健康调查发现,有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有18.4万人的死亡可归因于含糖饮料,含糖饮料的消费也被认为是全球死亡最大行为风险因素之一。
含糖饮料增加肝癌和慢性肝病死亡风险
含糖饮料指在制作过程中添加了葡萄糖、果糖、蔗糖、乳糖或麦芽糖等,并且含糖量超过5%的饮料,包括碳酸饮料、果蔬汁饮料、茶饮料、含乳饮料和咖啡饮料等。
今年8月份,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发表的一篇文章,揭示了含糖饮料和肝癌之间的关系。研究对近10万名50~79岁的女性随访了约20.9年,结果发现每天喝≥1份(约335ml)含糖饮料的人群,和与每月摄入3份或更少的人群相比,患肝癌的风险上升了85%,患慢性肝病死亡的风险也增加了68%。
饮料中的含糖量,比想象的高
有人觉得饮料喝起来并不算太甜,能有多少糖?是不是危言耸听?实际上饮料中的含糖量比想象中高,因为饮料是液体形式,不容易产生饱腹感,还会刺激食欲,容易喝多,吨吨吨喝掉一瓶,这一天的糖分就基本超标了。
除了包装的饮料之外,奶茶和水果茶也是含糖大户。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曾检测过51种网红奶茶,发现标着正常甜度的奶茶,平均含糖量是34克~62克/杯。所谓的无糖奶茶,一杯(500ml)也有12克的糖。
控糖势在必行
为了应对含糖饮料带来的危害,许多国家开启了“控糖”政策。世界卫生组织(WHO)呼吁各国对含糖饮料征收含糖饮料税,目前已经有40多个国家实施。
还有些国家采取正面标识的方法,让消费者有知情选择权。比如2022年,新加坡开始全面实施含糖饮料分级制,通过“红绿灯”的标识,把饮料分成分为A、B、C、D等级,深绿色A级最健康,红色D级最不健康。含糖量与含饱和脂肪含量越高的饮料,等级越低。
我国的控糖行动也没停止,2021年9月国家卫健委发布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征求意见稿),糖含量和饱和脂肪酸将成为强制性标识项目。
每天喝饮料代替喝水,快乐、解渴又解馋。殊不知,快乐水让你的身体因为超标的糖分而苦苦挣扎,容易长胖不说,肝脏也不堪重负。因此,平安健康提醒大家,虽然含糖饮料十分美味,但从健康的角度来看,一定要少喝或者不喝,可以用白开水、茶等健康饮品代替。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