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央行自2014年开始致力于数字人民币的研发,经多年不懈,如今数字人民币已实现从概念到应用的阶段,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数字经济正逐渐成为创新驱动和财富驱动的重要力量,更是全球经济发展实现变革的重要力量。
传统的经济模式正朝着数字化方向转变。做为日常交易枢纽,形成了域外数字货币和数字人民币这两大发展方向。前者由私主体发行,主要由Bitcoin、libra币等,这类主要运用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化、匿名性的特征,有利于激发市场的创新性,增强市场活力,同时也带来巨大风险,因其稳定性较差,缺乏专门政策法律监督。后者由国家发行,代表着对货币发行权的控制,有着天然优势,更具优势、稳定性更强,但生产成本较高、流通率较差。
数字人民币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以数字形式为载体的法定货币,遵循“中心指导,双层运营”的设计结构,“1+1”的组合模式使受众群体达到真正的数字化体验,是数字人民币实现快速发展的阶段性目标。
国内以支付宝、微信为首的第三方支付,已占据移动支付市场的头部,而商业银行在支付体系原有的主导位置被撼动。若要加固国内金融秩序、增强国家在商业领域上的话语权,法定数字货币的发行必将是大势所趋。主要体现在纸质人民币运行成本较高,现有主权货币体系被威胁,遏制层出不穷的金融不法活动这三个方面。事实上,我国在数字人民币发行上已经进行社会公测,相继在北京、上海、深圳的大型城市开展,并运用到北京冬奥会等国际场景。数字人民币APP上线并加速全场景覆盖进程,央行已积累更为丰富的应用经验,由支付结算领域漫入生活领域,加速融入日常生活。数字人民币账户的松耦合设计加速了金融服务的覆盖率。
数字人民币的出现必定冲击现有的支付体系,改变大众的支付习惯,首单其冲的就是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加剧了新一轮的竞争,“工农中建交邮”六大国有商业银行积极响应,成立专项小组,搭建新新新兴应用场景。数字人民币作为流通中M0的替代,大量取代纸质现金,在支付功能上取代了活期存款,对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规模产生可观的影响,会压缩货币乘数,影响商业银行信用扩张规模。弱化支付介质职能,冲击商业银行传统网点业务,需主动对接人民币业务,从而致使整个支付体系重新洗牌。
对于第三方支付机构来说,数字人人民币的强势推进,对第三方支付机构造成巨大的冲击,但三方机构的市场占有率有寡头垄断势头,仍需与各大金融科技巨头合作开发应用场景,发挥各自优势,加速进军步伐。在技术设计上,实现了双离线支付, 突破了第三方支付的地域、网络、竞争限制,可以满足匿名支付需求,对客户数据实行绝对保护,各大支付交易平台和银行无法查看用户交易信息。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投资理财产品的规模产生一定的影响,第三方支付机构对日常生活的潜移默化影响,致使用户粘度极高,要充分发挥数字人民币的自身优势才能吸引更丰富的社会用户。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文章投诉热线:182 3641 3660 投诉邮箱:7983347 1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