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商养测”乱象频出,消费者需警惕成商家“托儿”

来源:京报网 2024-02-06 17:07:19
A+ A-

日前,中消协发布了《“第三方测评”对消费者权益影响调查报告》,对12个互联网的350家“第三方测评”账号进行深入调查。报告显示,93.1%账号存在测评标准问题,55.7%涉嫌商测一体、以商养测模式,更有5.7%存在虚假测评现象。对于“第三方测评”来说,依标准开展并测得明明白白,不让其成为部分商家围猎消费者的“猎手”或“托儿”,已越来越重要

事实上,“以商养测”现象正悄然成为行业潜规则,尤其在母婴产品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部分自媒体通过马甲账号、直播间等手段,以测评为名行销售之实,影响并迷惑了消费者选择。奶粉、乳铁蛋白、维生素、DHA等产品测评直播间充斥着夸大宣传和误导信息,而这些测评者往往缺乏认证相关资质,他们的推荐和评价缺乏科学依据,却具有较大影响力。部分自媒体更借测评推波助澜制造焦虑,扰乱消费者心智。在八成消费者会在购物前观看“第三方测评”内容决策购买的今天,这类行业乱象引人担忧。

“第三方测评”问题频出的病根儿到底在哪里?调查发现,测评人员缺乏权威背景、测评缺乏权威公正的标准、测评不公正存在倾向,都是当前“第三方测评”存在的乱象。部分“第三方测评”丧失科学,如以颜色、外观等无关指标引导购买,在测评中一味推崇国外标准而贬低国内标准,或套用只利于某款商品的个别标准,以偏概全,断章取义;部分“第三方测评”缺乏权威,所谓“测评达人”既没有营养师、医生资质等证书,也没有认证官方背书。

中消协报告显示,国内“第三方测评”市场还处于发展前期阶段,准入门槛低,市场参与主体呈现零散特征,具备法人背景的账号仅占比23.4%;部分“第三方测评”丢掉公正,卖哪家产品,测评就倾向于哪家,选择引导带货,针对某几个品牌的产品成分进行评测,自定标准评选出孰优孰劣,暗示消费者某个品牌某个成分更好,表面看是帮助消费者决策,背后不过是变相的卖货手段。这些“第三方测评”非但无法帮助消费者做出正确判断,还扰乱了消费者心智。

针对“第三方测评”暴露的问题法律界人士认为,有关部门可规定从事“第三方测评”准入条件,设置基本准入门槛并制定合理申请审批机制,对商业测评账号进行备案管理,推进实名制认证,商品信息认证,使测评者和商品信息有源可溯。还有法律界观点提出,市场监管部门也应对相关问题具体分析,精准定、严格执法,为消费市场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中消协也发出建议,相关部门应组织市场主体形成行业组织,制定并发布相关职业规范,形成行业自律,促进行业良发展;同时加大监管力度,建立相关投诉的“绿色通道”。

作为消费者则需要提高警惕,理看待“第三方测评”,在购物前不妨多做功课了解真实情况,同时保持理消费观念,不盲目跟风购买,避免被不实宣传和误导信息所蒙骗。

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 赵鹏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82 3641 3660  投诉邮箱:7983347 16@qq.com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