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广州东华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黄和平撰写的论文《如何增强民办高校思政课感染力》(全文约8000字)在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现代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网)全文发表。
黄和平教授在论文中指出,立德树人作为高校的根本任务,关键在落实。必须把立德树人的要求体现在学校工作各个方面和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特别是体现在课程体系和教学过程之中。其中,最关键的就体现在思政课教育教学中。优秀的思政课要有感染力。思政课感染力是指教师通过思政课教学活动引起学生产生相同思想感情的力量,启发学生智慧激励学生感情的能力,是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目前我国共有民办高校785所,占全国高校总数的28.16%;民办高校在校学生840万,占全国大学生总数的24.1%。广东省共有高校147所,其中民办高校51所,占全省高校总数的34.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54个百分点。与公办高校相比,教学基础建设、师资队伍水平、学生来源等,民办高校思政课建设比较薄弱。认真总结民办高校思政课的成功经验,科学分析存在的问题,探讨增强民办高校思政课的感染力,提高民办高校办学水平,实现民办高校高质量发展,完成“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的迫切课题。
黄和平教授指出,民办高校思政课感染力不足存在的问题,一是部分民办高校党建工作比较薄弱,思政课感染力缺乏坚强组织保证。二是部分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信仰信心不够坚定,思政课感染力源头乏力。教师本人缺乏信仰信心,他们讲的思政课就没有感染力。三是部分民办高校思政教学的硬件设施不够完善,思政课感染力缺乏物资基础。条件的限制,使思政课教师要讲好课都难,更谈不上课程的感染力。四是思政课与民办高校学生有一定的心理距离,感染力对象难于打动。心理距离越远,思政课的感染力越小。五是部分民办高校思政教师教学方法比较落后,感染力传递渠道不通畅。思政课教学不生动,缺乏感染力。
黄和平教授强调,增强民办高校思政课感染力,主要有五条对策途径:
一是切实加强和改进民办高校党的建设,这是增强思政课感染力的坚强保证。切实加强民办高校党的建设。健全基层党的组织特别是教职工队伍党的基层组织,配齐配强专兼职党务干部,落实党务干部待遇。坚持三会一课制度,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加强民办高校党员教师队伍建设,特别要加强流动教职工党员的跟踪教育管理。要通过大幅度提高民办高校教师的待遇吸引更多的大学教师包括党员教师到民办高校任教,并且安心终身在民办高校任教。积极稳妥做好民办高校教师中发展党员工作。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坚持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适当增加民办高校发展党员数量,重视发展优秀大学生和青年教师入党。不断壮大民办高校党员教师的队伍,为加强民办高校党的建设,充分发挥思政课党员教师先锋模范作用提供坚强的组织基础。
二是提振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信仰信心,这是增强民办高校思政课感染力的关键。思政课教师政治要强,要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这是非常深刻的道理。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不仅要求思政课教师课讲得好,体现出科学理论的真理魅力,而且还要求思政课教师人做得好,具有人格的魅力。而人格魅力的核心,就是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并体现在实际行动中。紧跟新时代的步伐,用坚定、自信、奋斗、担当的时代精神充实自己,让自己热情饱满、精神抖擞地开展思政课教学。
三是改善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学设施,为思政课增强感染力提供基础条件。当前制约我国民办高校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资金问题。在西方国家,私立学校的经费来源除了政府资助和学费收入外,还有各种基金会、校友会、慈善机构等民办团体的经费支持。而我国民办高校主要靠收取学费支撑办学,当地政府的补助资金十分有限,基本没有其他途径的资金支持。建设教育强国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在组织领导、发展规划、资源保障、经费投入上加大力度。
四是创新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手段,为思政课增强感染力注入无限活力。民办高校思政课要适应新时代的要求,积极探索多种教学方式方法,增强教学的亲和力、针对性和感染力。思政课教学的内容和要求是统一的,但教学的方式方法可以是多样的,也应该多样化。我们正处于科技和生活日新月异的时代,面对的又是年轻的“00后”学生,必须适应时代变化和学生的要求,改变刻板单一的讲授式填充式教学方式,以学生所喜欢的方式来组织和实施课堂教学。教师还要善于运用比较的方法,通过生动、深入、具体的纵横比较,把一些道理讲明白、讲清楚。
五是切实关心爱护学生,这是思政课感染力直接对象。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为青少年的成长发展服务,把他们培养成为新时代中国优秀的建设者和管理者。热爱和保护学生是教师的神圣天职,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也是教育工作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思政教师关心学生就是胸中装着学生,心中想着学生,服务于学生。学生哪里需要教师,哪里就有教师的身影,时刻把学生的冷暖喜怒挂在心上。尊重是爱之核心。教师尊重学生,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尊重学生既可密切联系师生感情,又是可焕发学生创造热情,激发奋发向上,锐意进取心理,始终保持朝气蓬勃,成为新时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青年。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文章投诉热线:182 3641 3660 投诉邮箱:7983347 1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