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实践 | 澳游清微赴澳大利亚调研基础化工碳中和实践总结

来源:今日热点网 2024-02-29 17:29:07
A+ A-

实践背景

在全球能源绿色革命的大背景下,澳大利亚作为一个传统能源生产及出口大国,正在经历能源转型。这场转型不仅关乎澳大利亚自身的未来,也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启示。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来自清华大学探微书院的“澳游清微”实践支队赴澳大利亚进行了深入的调研与学习,希望通过这次实践,深化中澳在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

支队概述

“澳游清微”支队,全称为清华大学“澳游清微”赴澳大利亚调研基础化工碳中和发展支队,由清华大学魏飞教授团队的张晨曦副研究员带队,以及来自不同专业背景的九名清华大学学生组成。支队员专业背景涵盖化学工程、环境科学、高分子材料等专业方向。支队成员以青年视角放眼全球,致力于研究与探讨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支队立项于清华大学探微书院,立足强基计划,服务国家战略需求,青年挺膺,奋发图强。

学术交流

在为期十天的实践中,支队分别访问了悉尼大学、悉尼科技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和阿德莱德大学。通过与戴黎明、郭再萍、乔世璋、王少彬四位院士及数位教授的深入交流,支队成员不仅对碳材料、无金属碳基电催化剂等前沿科技有了更深的理解,也为未来中澳在科研领域的合作前景有了具体的认识。

在悉尼大学,陈元教授向支队介绍了他在碳材料的合成及其在可持续和环境友好方向的应用的研究。通过陈元教授的讲述,支队对碳材料领域的前沿科技进行了深入了解,也看到陈元教授团队为可持续能源和环境保护发展提出的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在悉尼科技大学,支队拜访了著名学者苏大为老师,深入了解悉尼科技大学的整体情况,苏老师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自己的研究领域,包括锌硫电池、钠电池、光照电解水制氢等方向。这次拜访深化了支队对悉尼科技大学及其研究领域的了解,为未来的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新南威尔士大学,支队与戴黎明院士的团队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戴老师介绍了其团队的部分项目,包括无金属碳基电催化剂的开发和多功能纳米碳材料的合成。随后支队参观了戴院士课题组的实验室。参观过程中,支队成员踊跃提问、收益颇丰。

在阿德莱德大学,支队前往乔世璋、郭再萍、王少彬三位澳洲院士的课题组开展交流,同时向乔院士课题组带去了清华大学化工系的科研样品。与三位院士交流的过程中双方都表示了强烈的长期交流合作意愿,支队就双碳主题对三位院土的研究课题进行了深入的了解与学习。

企业调研

支队此次还特别前往晶澳科技澳大利亚分部进行了企业调研。通过实地考察支队成员对澳大利亚光伏发电的普及情况、以及新能源交通的应用现状有了更为直观和深刻的认识。澳大利亚日照时间长,辐射强度高,地广人稀,这都为光伏发电的普及提供了良好的先天条件。在先天优势和政府政策的双重助力下,当地民众更倾向于选择光伏发电以覆盖家庭用电。而2023年澳洲冬季能源供应问题则从侧面反映出尽管澳大利亚的清洁能源发展已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但其能源供给仍旧依赖传统能源。

眼见为真,所悟尤实。支队深入调研一线,与澳大利亚当地同频共振,共同探索绿色能源转型的新出路。

领事馆座谈与文化交流

在中国驻澳大利亚阿德莱德总领事馆的座谈会上,支队员们深刻体会到了作为青年一代,在促进中澳友好关系、推动两国科研与文化交流方面所肩负的使命与责任。通过与当地民众的深入交流,以及在澳大利亚国庆节与中国农历春节期间举办的一系列文化活动,支队展现了中国青年的风貌,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春节的意义。

在科研方面,支队成员拜访澳大利亚华裔、华人学者,促进两国学者间的深度往来;同时,支队员们当地学联深度交流,站在青年视角,向世界展现中国态度,讲好中国故事;在文化方面,支队员积极宣传中国传统文化,邀请外国友人一同包饺子、贺新年,让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友人感受到中国人民与中华文化的热情和包容。

总领事馆的工作是为两国交流建立更好的氛围,而真正将交流成果落到实际、从观念上拉近两国之间的距离、增进两国人民的理解,需要我辈青年以亲历者的身份共同参与。

总结与展望

“澳游清微”支队的实践活动为两国的友好关系和未来的共同发展贡献了青年力量。支队期待这种交流与合作能够持续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更长足的贡献。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82 3641 3660  投诉邮箱:7983347 16@qq.com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