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岁阿婆眼前“黑影”,竟是眼睛长了“瘤”!

来源:看点时报 2024-04-19 17:20:40
A+ A-

期,#真实模拟飞蚊症#的话题在网络中流行,据悉是一个博主自制了一个飞蚊症的挂件模拟飞蚊症,引发很多网友的共鸣“我的眼睛承受了太多”。然而,安溪66岁阿婆左眼感觉眼前有小虫子在飞,以为是飞蚊症,结果竟查出左眼视网膜大动脉瘤。

眼前“飞蚊感”竟查出视网膜大动脉瘤

据了解,阿婆今年六十六岁,身体还算硬朗,突然左眼前一直有个黑影,遂来到安溪爱尔眼科医院检查。经过一系列专业的眼科设备检查后,阿婆的右眼视力1.0、左眼视力0.5,吴松一院长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报告上发现左眼黄斑中心凹可见,局部视网膜隆起,上方视网膜层内可见囊样低反射,各层层次欠清。

https://img2.danews.cc/upload/images/20240419/2d5b417da8c7b4b9a79a15e53923f1f5.jpg

结合眼底辅助检查和鉴别诊断,吴松一院长确诊王阿婆为视网膜左眼大动脉瘤。听到“瘤”字,阿婆脸色都变了,顿时紧张询问“这是什么眼病?肿瘤吗?”

医生一边安慰阿婆一边解释:“动脉瘤叫“瘤”不是“瘤”,而是动脉血管壁的薄弱区长期受动脉血流冲击引起的瘤形凸起,像您的这种情况,不必太过紧张,积极配合治疗有望慢慢变好。”

眼科医生吴松一科普:关于视网膜大动脉瘤

视网膜大动脉瘤(RAM)是一种少见的、获得的视网膜分支动脉局部扩张,可能导致黄斑水肿、伴有视网膜下液的浆液视网膜脱离以及视网膜内的脂质样沉积。多发于老年女,常伴有高血压(75%)、动脉硬化、高血脂等心血管疾病。临床上将视网膜大动脉瘤分为出血型、渗出型及静止型。静止型患者视力相对稳定,可随访观察。但出血型、渗出型如果不及时治疗,大量出血、渗出累及黄斑或引起玻璃体积血可严重影响视力。

因此对于确诊的患者,若出现黄斑水肿,应及早治疗,不仅可以控制病情发展,大大降低动脉瘤破裂出血的发生,还可以促进黄斑区水肿、渗出的吸收,从而提高视力。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82 3641 3660  投诉邮箱:7983347 16@qq.com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