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娱乐市场的发展,从2004年《超级女声》时期的全民觉醒到一片沉寂,从2018年《偶像练习生》时期的迅速崛起到2021年广电总局全面叫停“艺人养成类节目”,一直处于跌宕起伏的状态。
面对潜力巨大,前景可观却方向未明的中国娱乐市场,众多投资人、经纪公司有心无力,在大家都在驻足观望,等待一个突破口的时候。国内一线音乐制作人、王牌艺人捕手姜胜楠发现了当前中国娱乐市场发展的根本问题——艺术教育体系的不适配性,并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创办了W流行学院。
姜胜楠,中国娱乐音乐产业先锋级人物,在经历了武汉音乐学院长达十年的教师生涯沉淀后,开始了音乐制作人之路。期间,由于不仅培养了华晨宇、李泽珑等实力派明星歌手,而且为张韶涵、杨幂、金池多次打造专属爆款作品,所以她本人被称作“明星幕后推手”。
2018年,随着网络平台日渐发达,艺人养成市场爆红,被成为“造星元年”。遗憾的是,由于行业发展不规范,艺人打造市场的主要平台艺人养成类节目被广电总局全面叫停,艺人打造市场再次面临沉寂危机。
疫情结束后,人们对娱乐形式多样化的需求不断扩大。历经中国娱乐产业20年变迁的姜胜楠,根据多年从业经验,敏锐的觉察到属于中国的造星时代将要崛起,中国的娱乐产业即将迎来下一个新时代。
早前,姜胜楠在武汉音乐学院任教和为国内众多明星打造爆款作品期间进行了大量关于中国艺人打造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之后她又深入地研究了日韩造星文化发展史,在将日韩与国内的造星模式对比之后,一个很明了的结论摆在了眼前——由于多数训练生的培训时长较短,导致国内缺乏全能优质艺人。找到国内与美日韩产生差距的原因之后,姜胜楠萌生了想要研发一套专门针对中国艺人的艺术教育系统,并且建立一个专门培养全能优质艺人学校的念头。
“日韩的艺人培训体系已经有相当长的发展历程了,中国娱乐市场想要追赶甚至超越日韩,需要一套更成熟、更科学、更优质、更适配的培训系统和打造模式。这也是我想要建立W流行学院的原因”
寻找到合作伙伴后,姜胜楠的W流行学院诞生了。
如果说之前金牌制作人姜胜楠一直致力于为张韶涵、杨幂等独立艺人打造独角兽作品,那么如今的W流行学院的理念则主要在于培养优质艺人团体。
目前国内热度较高的艺人团体,大多是“南波万”、“十个勤天”、“0713男团”等依靠综艺火热出圈的“锦鲤组合”。许多粉丝认为中国娱乐市场找到了自己特别的发展路径。姜胜楠则认为:“目前出圈的‘锦鲤组合’虽然具备很强的亲和力和超高的呼声,为本土艺人团体吸引了不少关注度,但依靠随机性的艺人培育模式,并不能彻底改变国内艺人市场主流被韩团占据、本土艺人团体发展受限的现状。”
在对中、日、韩三国娱乐市场做了全面分析之后,姜胜楠发现本土艺术从业者普遍存在综合素质低,才艺能力差,文化素养弱的现象,而行业内纯模仿海外模式的概念无法解决根本问题。于是她带领国内顶尖大师团队,以兼顾文化知识及更具前瞻性的实战艺术教育理念,将中、美、日、韩等国专业高水准的培训方式重新整合,并潜心研发出更适用于中国学生的综合艺术教育系统。
“被W选中的人,都是免费的。我们希望尽最大的努力去帮这些极具天赋的孩子接受最专业的艺术教育。从而实现我们最纯粹的目的——为中国娱乐市场培养本土优质艺人团体。”
W拥有丰富的综艺、赛事、演出资源,与国内各大音乐赛事、国内各大娱乐平台都有合作关系,同时致力于发掘创造更多展演形式,为孩子们创造更多公演舞台。
“一个优秀的艺人的诞生,需要用无数的舞台去堆砌。我们希望能为孩子们创造更多的舞台,让她们在整个受训过程中拥有更多的演出机会,从而成长为更优质的人才。”
姜胜楠在打造艺人方面有自己的观点。在她看来,W流行学院打造的艺人必须要有强大的原创能力和极具辨识度的个人风格;除此之外,如何把灵魂融入音乐,把旋律谱进粉丝心中,引起粉丝共鸣,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挑战。
与此同时作为创办人的姜胜楠也很注重艺人与粉丝之间的关系,她认为不应该“闭门造车”,把艺人与粉丝隔离开来进行封闭式培养。粉丝鼓励艺人,艺人努力练习技能直至C位出道的养成体系才是健康的发展方向。
姜胜楠解释道:“养成体系能够让艺人及时去接收到粉丝的反馈,从而更快找到自己的优势和定位。同时,也能让艺人去接受粉丝的监督,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专业技能,成长为优质的艺人。艺人与粉丝共同成长,相互鼓励,彼此成就,形成一种健康积极的养成模式,才是中国娱乐市场未来的发展方向。”
不管是疫情前借着短暂的风潮诞生的艺人团体,还是近年来火热出圈的“锦鲤组合”,他们依然处于一个初级且略浮躁的阶段, W流行学院的存在就是希望能够引导这些学生沉心打磨三年,走一条更加长远的艺人之路。
姜胜楠相信在三、五年以后,优质的艺人团体文化一定会来,中国的艺人团体会井喷。而W流行学院正是这种文化的优质孵化基地,届时,类似于“BTS”“BLACKPINK”“SEVENTEEN”这样的多元化内地团体将从 W流行学院走出来。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文章投诉热线:182 3641 3660 投诉邮箱:7983347 1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