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调查是发现行业痛病的关键,实践实验是突破技术难题的手段。"李萧,高分子专业的大三学生,根据自身研发经历给大家总结了经验。
从大一开始的校创新实验室学习让李萧予深刻意识到国内水体消毒后副产物过滤的重要性。一次次的实操训练更让他明白,由于过滤耗材依赖于进口品牌,使得检测的成本庞大,会击退许多企业和组织,使水体消毒副产物的处理成为行业的后腿,自此李萧便有了开拓消毒副产物处理新技术的想法。
经过走访调研和资料查询,团队确立了以纳滤膜过滤为主的初步改进方案。这一方案经过各项检验,得出的检测结果不输于其他消除方法,并且更加干净的过滤水体还提高了实验的准确性。
尽管国内品牌在低端市场已经有所建树,但在高端市场的占有率并没有多大成见,这主要是因为国产纳滤膜进水通量、污染溶出残留等方面存在技术缺陷。然而,李萧并没有放弃,他带领团队致力于解决这些问题,突破技术限制。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李萧在学校申请了专项实验室的,并在材料学院王章慧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初步的市场调查和实验。后来,实验室团队依托校企合作的平台,成功与方太有限公司合作,有了专业公司和老师的指导,团队开始稳步发展。
经过多次试验,团队确立了“超亲水表面”构建技术和原位纳米复合法为主的初步改进方案。这一方案相比于传统的国内外纳滤膜而言,具有更高的透水性和更好的过滤选择性,并且更加干净的图谱还提高了实验的准确性。相关技术已经申请了自己特有的专利,为自己的技术夯实了保障。
产品在小试生产后,通过校企合作渠道送至多方进行产品检验和销售检验,均获得了良好的评价。如今,李萧的团队已经着手成立公司,以进一步展为水体消毒副产物处理贡献更多力量。
李萧和他的团队展现了青年人的无畏精神和坚韧不拔的心性。他们通过研发纤维素纳滤膜,成功解决了现有纳滤膜滤水性差的难题,为“卡脖子”技术的突破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们的励志故事激励着年轻人要试验发现问题,实践解决问题。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文章投诉热线:182 3641 3660 投诉邮箱:7983347 16@qq.com